李 濤(貴州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
白酒發(fā)酵過程的研究
李濤
(貴州大學,貴州貴陽550025)
[摘要]白酒發(fā)酵過程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過程,如糟醅質量、發(fā)酵管理等都制約著白酒的生產。基于此,從白酒的生產流程入手,介紹濃香型白酒的發(fā)酵過程。
[關鍵詞]白酒;發(fā)酵;操作流程
1.1制作白酒的主要原料
制作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一般將高粱完全粉碎,為了減緩其發(fā)酵速度,通常在較高的場溫下進行發(fā)酵,之后再用80℃的水潤摻,和母槽按照比例堆積并混合一段時間,讓高粱從母槽當中吸取一定酸度和水分,有利于其糊化及蒸煮。
1.2釀制酒曲的主要原料
釀制酒曲通常使用的是小麥,多糧發(fā)酵中的主要原料也可以是小麥。
1.3釀造白酒的主要填充輔料
釀造白酒的主要填充輔料就是稻谷所脫下的外殼,叫做稻殼。對于稻殼的要求就是開瓣較大、顏色金黃,沒有怪味,沒有霉變,沒有污染。
2.1上顫蒸餾
上顫蒸餾就是將酒酷中香味和酒精分離出來,上顫操作是釀制白酒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這樣一句話“生香靠發(fā)酵,提香靠蒸餾”。白酒的釀制過程中,經過嚴格的制作工序直到成酒,如果在蒸餾的操作過程中不嚴格把關,就會產生豐產不豐收的結果。上顫操作好了,就會提高酒的質量等級。
2.2混蒸混燒
制作濃香型白酒采用的是混蒸混燒,就是蒸摻蒸酒同時進行,等到摻糊化徹底后應立即出顫,之后放到晾床上鼓風來降低溫度,這樣做不但可以滿足其入池條件,且利于微生物的發(fā)酵生長及繁殖,還可以祛除殘留的揮發(fā)酸。當降低到合適的溫度時,應當按照比例加曲,之后進行攪拌均勻,使窖池之中糖化發(fā)酵平衡。
2.3入池
合適的入池條件才能夠使微生物進行正常的生長、代謝及繁殖,之后得到人們所想要的好產品。入池的淀粉濃度、入池酸度、入池溫度和入池水分,互相制約、互相聯系、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2.4調節(jié)酸度值和淀粉含量
所有的微生物都有與其相對應的酸度值,不同的微生物發(fā)酵之后能夠得到不一樣的產物。白酒生產中淀粉是生香和產酒的物質,發(fā)酵酷中淀粉含量取決于原發(fā)酵酷子、加入填充料的配合以及投料量。另外,還與底酷殘余的淀粉及酷中的含水量有關。
2.5控制水分含量
微生物進行活動的載體是水,其進行的生化活動是以水作為媒介的,之后代謝、生長、繁殖,適量的水分對白酒的質量及產量有相對大的影響,在釀酒的過程中水分不應過大,過大會使白酒產生苦味。
2.6封窖
在白酒入池發(fā)酵時,過程就是平整、踩實及分層入池,之后再用發(fā)酵泥來蓋頂,封閉的過程中應當平整,避免出現漏氣的情況。之后再根據入池的條件綜合分析,最終確定好糖化及發(fā)酵的最佳的條件。
2.7跟窖
在封窖之后,為了防止窖池閃邊,以及窖池里面的材料下降速度過快,就應及時跟窖,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及時管理窖池,及時抽出池子底部的黃漿水,用來降低母槽的酸度,為下一次出池的配料打好基礎。
2.8合理確定發(fā)酵周期
發(fā)酵周期指的是,在釀酒的封池當天算起,直到出池的那天,為一個周期,一般一個周期是40~45 d,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可以推遲日期或者提前日期。一般發(fā)酵的周期越長,酒的總醋、總酸的含量就會越高,微生物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就會增多,成分就會更加復雜,酒體就會協調,所釀造出來的白酒的酒質就會綿軟、濃香、味長、爽口[1]。但是,如果發(fā)酵時間太長,酒精就會大量損失,還會影響酒的產量??梢岳没鼐瓢l(fā)酵、雙輪底發(fā)酵等方式,注意掌握好入池糧酷的活性及酸度,否則會發(fā)酵不良,影響糧酷的正常發(fā)酵和正常糖化。
此外,在釀酒的過程中,應采用掐頭去尾的方式進行蒸餾,從餾分當中提取不同質量的原酒,邊接酒邊品嘗酒,準確把關酒的品質。
參考文獻
[1]劉子紅,李陽.論述北方濃香型白酒生產工藝流程與操作注意要點[J].釀酒,2014(6):83-89.
[中圖分類號]TS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16)03-95-1
作者簡介:李濤(1994-),男,本科,研究方向: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