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勤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以聽障、智障、視障等殘疾學生為教育對象,其工作復雜、艱辛而又繁重。由于人們對特教工作或多或少存在著不理解、不尊重傾向,很大一部分特教教師對自己的職業(yè)有一種自卑感,以至于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如何提升特教教師幸福感,讓他們心情舒暢,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從事特教管理多年,感觸良多,下面提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積極宣傳國家關于特殊教育的好政策
近年來,關于特殊教育國家下發(fā)了不少好政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作為八項發(fā)展任務之一,獨立成章,勾勒出特殊教育的發(fā)展藍圖;黨的十八大報告還明確提出了支持特殊教育,要積極發(fā)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加強特教教師隊伍建設和保障;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在各類會議中提到要加大特殊教育關注力度,促進特殊教育發(fā)展。對于這些信息,要加大宣傳力度,要讓特教教師知道各級政府正在身體力行地為特殊教育辦實事,特殊教育的春天即將來臨。
二、設法體現(xiàn)特教事業(yè)潛在的價值
1.引導教師發(fā)現(xiàn)特校工作的優(yōu)勢。與普通學校相比,特校沒有擇校、收費、減負、家教等熱點難點問題的困擾和煩惱,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情。相對來講,特教工作起步較晚、起點較低,問津人員較少,雖然相對寂寞,但畢竟空白較多,缺乏現(xiàn)成模式和方法,框框較少,可以更加放開手腳去開創(chuàng)性地干事業(yè)。國外的特教事業(yè)非常發(fā)達,很受重視。隨著國內文明程度的不斷增強,我國的特教事業(yè)正在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現(xiàn)在特教行業(yè)的形勢正在逐步好轉,前景一片光明。
2.幫助教師認識特校工作的意義。特殊學生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培養(yǎng),不能自強自立,滿足于接受施舍和照顧,就永遠只能是社會的包袱和家庭的累贅。通過若干年的學校教育,使特殊學生具有基本文化知識,掌握一技之長,能主動地融入社會參與社會,能自食其力自謀出路,可以減少不少社會福利支出,降低國家許多和諧社會成本,其意義和價值毫不亞于將健全學生培養(yǎng)成大學生和社會專業(yè)人才。
三、真誠關愛特教教師身心健康
1.體會教師的疾苦。在實際工作中,特教教師心理壓力很大,既有來自外界的各種壓力,又有來自自身的壓力。作為學校領導,要善于觀察和思考,要非常清楚地認清這一事實,并認真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為教師減負,減去那些只為檢查而加重教師負擔的工作等。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個寬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環(huán)境,減輕教師心理上的壓力。
2.讀懂教師的需要。當前,特教學校大部分學生在校寄宿,寒暑假除外,其他時間均有學生住校。教師最缺乏的就是快樂。原因主要是“三煩”即煩心、煩惱、煩神。教師時刻牽掛著學生的安危,謂之煩心;教師天天關注教學的質量,謂之煩惱;教師處理不完各種問題,謂之煩神。學校領導要讀教師而且要讀懂每一個教師的所思所想,知道了教師最需要的是快樂,就要給教師的心靈一個詩意的居所,給予指導、引領、理解、體諒、關心和依靠,推進微笑工程建設。
3.關愛教師的生活。學校領導要對教師生活給予足夠的關心,通過走訪、探望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師的家庭、父母、子女等狀況,關注教師的生活與健康,幫助教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積極有效地提高教師身心健康水平。
四、堅持實行開放的民主管理
1.強化學校的教育改革和管理改革。學校要賦予教師主人翁地位,賦予教師更多的權利和更大的責任,營造“學校是我家、發(fā)展靠大家”的氛圍,依靠民主的力量,讓教師直接參與學校管理和建設。在制定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和制訂工作方案時,教師有建議權和謀劃責任;在執(zhí)行目標時要保證教師賦有的監(jiān)督權和應負的實施責任;在進行具體的教育教學時教師有自主權和創(chuàng)新責任,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的新見解,鼓勵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從而使教師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2.努力建立提高教師幸福感的校內保障系統(tǒng)。加強對教師工作效果的反饋,為教師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正確合理運用獎勵措施,改善教師福利待遇;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心理滿意度,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與動力。
特殊教育學校的工作很累,設法提升特教教師的幸福感,讓他們以陽光的心態(tài)去從事這一工作,不僅是特教教師自身發(fā)展的愿望,也是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保證,更是特殊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需要。◆(作者單位:江西省樟樹市特殊教育學校)
□責任編輯: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