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翻轉課堂”+“MOOC教學模式”在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中的意義
寧凱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前言: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翻轉課堂”作為新型教學方法得到師生的認可,這種方法是對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挑戰(zhàn),可以促進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加大師生間的交流,從而達到增進了解和感情的目的。翻轉課堂之所以得到師生的喜愛是由于增強了互動性,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不過目前對這種教學從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人們往往對學生活動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更加關注,卻忽視教師所起到主導作用,更有甚者提出教師退出課堂的理論,這是非常片面和不切實際的。雖然關于教育的理論很多,所執(zhí)觀點也各不相同,但在“教”與“學”是永遠不可能回避的內容?!癕OOC”教學模式運用的時間并不長,但已取得較好的成效,由于具有大規(guī)模、開放性、交互性,這些鮮明的特征在教育界引起較大反響,而在“MOOC”課堂上,教師的職責發(fā)生轉變,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轉為回答學生提問為主的方式,教師更加關注如何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倡導學生離開課堂后繼續(xù)對知識進行研究,把課堂的界限模糊化,翻轉課堂是教育改革的產(chǎn)物,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繼續(xù)推廣。
為了深化改革改革鞏固已取得的成就,黨中央提出“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方針,并倡導“八破八立”解放思想,力求創(chuàng)新,教育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進行教學改革“不破不立,有破才有立”,只有突破傳統(tǒng)的束服,才會取得改革的實效。從教育改革的現(xiàn)狀看,改革存在一定的難度,只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組織能力,才能夠適應變化并身體力行的投入到改革中來,但是部分教師墨守陳規(guī),對本科目的熱點問題和前沿問題不夠了解,對新舊知識和教學方式的差異也沒有形成新的認識,將會在教改中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針對這種情況,本人以學生認為較枯燥的《會展英語》為切入點,深入研究翻轉課堂與MOOC教學模式組合后應用于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分析這種綜合教學方式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
1當今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新模式概述
我國傳統(tǒng)教學一直沿襲“教材→教師→教室+學會”的模式進行,在課堂上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以“授”為主,學生以“聽”為主,師生之間各安其責,幾乎沒有互動,以《會展英語》為例,老師在教材的基礎,采取視覺演示的方法把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傳遞給學生,這種方法確實具有一定的效果,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在短期內得到提升,而且商務交際能力也隨之提高,但其弊端是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之中,在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都是缺失的,雖然接受了理論知識,但無法應用在現(xiàn)實之中,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十分突出,另外這種授課方式比較單純乏味,很多學生聽課過程中昏昏欲睡,浪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行改變,要增大靈活性,采取綜合應用問題導向式和體驗式教學方法,并且注重聯(lián)系實際,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以公開課的形式傳遞信息和資源,為了加強實踐性可以把會展行業(yè)的真實案例納入公開課之中,在進行教學時要認識到學生是主體的事實,使學生在學習逐步建立批判式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使學生逐漸形成憶→理解→體驗→學以致用→反饋的學習方式,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在開展教學改革活動中,MOOC作為一種新型的在線課程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中將改變傳統(tǒng)授課方式,從會展英語的各個知識點入手并將其細化,把一節(jié)課劃分為不同階段,每階段控制在十分鐘左右,學生不但在課堂上學習有吸納專業(yè)知識,對后繼學習也大有益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主動性也隨之增強。從師資隊伍看80后年輕教師數(shù)量較多,他們了解網(wǎng)絡,個性比較強,喜歡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接受新鮮事物速度快,參與意識強烈,在運用MOOC方面具有優(yōu)勢,可以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
2合理運用MOOC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2.1從思想上進行改革,融入新的教學理念。
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以“教”為主,而新型教學模式則強調“導”將成為中心,考核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也由給夠給予學生多少轉化為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多少知識,目前新型教學方法很多,其中問題導向式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AL)效果較好,其基本內容是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中心地位,而完成任務則是過程的核心,這種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自主學習,同時采用分組等方式安排一定難度的任務,學生要綜合利用專業(yè)知識予以解決,要在解決方案中體現(xiàn)出過程性、經(jīng)歷性和互動性的特點。為了達到教學目標,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采取提問和討論的方式對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進行檢驗,另一方面要準備相關的課件和音頻視頻等資料,還要列出要求學生閱讀的清單,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把知識細化并且在實踐中予落實。在課堂對于重點知識加以強調,形成深刻的認識,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以采取設定具體的情景任務,要求學生完成時運用行業(yè)術語以及專業(yè)知識,并且把商務禮儀等因素融入其中。
以“Exhibition Preparations(展前籌備)”為例進行課程策劃:
第一,要劃分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在劃分時要考慮到小組成員的性別、個性、特長等情況,搭配要合理,各司其職,分工與合作相結合,每個學生都要參與進來。
第二,通過問題帶出任務。“If you were the man in charge, where would you hold the convention? ”(如果你是策劃負責人的話,你會在哪里召開此次會議呢?),然后給五分鐘時間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以小組形式進行。
第三,針對討論結果進行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十分重要,討論的重點聚集在如何選擇會議地址,這是關系到會議質量的首要因素,是活動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討論。一方面為技術指標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比如場館中座位的多少(Number of seats)等。另一方面是服務和設施(Services and Facilities),比如消防設施(fire fighting devices)、安保力量(Security)、緊急情況照明系統(tǒng)(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音響設備(Sound equipment)、清潔服務(Cleaning)、餐飲服務(Food)、展廳布置服務(Exhibition hall layout services)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思考,盡量豐富討論的結果,盡量不要有所遺漏,最終擬定具有可行性的計劃和方案。
第四:開放性思考。提出假設性問題:“If you were a staff of convention center, what information would you transmit to the visitors?”(如果你在會議中心任職的話,你會將哪些信息告知給訪客呢?),讓學生們了解兩個問題的一致和差異,然后利用上一步驟中討論出來的結果介紹會議的一些情況。
第五,小組在經(jīng)過上述程序后制定出規(guī)劃,體驗式教學則可以進行下去,情景實拍也要落實,最后遵循要求并要以會展試聽設備與課程結合起出片,并進行優(yōu)缺點討論,視頻材料存檔,對以后的教學具有示范作用。
2.2創(chuàng)新協(xié)同機制,做好與其他高校教師、科研院所、企事業(yè)單位的協(xié)同工作。
MOOC不但是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其最大的功效在于保障學習效果的同時降低教育成本,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形成共享,使辦學效益得到提升,同時也緩解了場地、時間、人力等方面投入所引發(fā)的矛盾,教育成本有效降低。MOOC是需要以網(wǎng)絡為載體的平臺,注重實踐效應,企事業(yè)單位也可以參與到教學中來,利用平臺與高校、科研院所把對課程的理解以及建議、教學方法進行分享,教師走出課堂,在開放式的環(huán)境下開展教學活動,并做好有針對性的研究,在MOOC平臺中獲取寶貴的資源,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jīng)驗和好的教學方法,融入現(xiàn)代教學理念。MOOC做為載體,把學校、教師、社會、企事業(yè)單位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協(xié)同合作,實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加強實踐,拉近與社會的距離。
2.3構建團隊,成立教師發(fā)展中心
MOOC課程是創(chuàng)新式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引導作用,但是教師的責任卻加重了,在課下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準備工作,做好課程日常維護工作,不斷更新內容并上傳到平臺上,并要管理論壇,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活動,課程龐大,工作量增加,僅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需要教師之間加強合作,相互支持,構建出強有力的教學團隊,分工合作,共同承擔起講授課程、維護網(wǎng)絡系統(tǒng)、解答疑難等工作,每個教師都要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做好準備工作,承擔起不同的教學任務,一方面要注重吸取他人先進經(jīng)驗,對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價,找出不足之處并及時調整,先進方法和寶貴資源要與他人分享,共同建設MOOC平臺,推行新的教學模式。除此之外教師團隊還要加強素質,善于和學生交流并聽取學生意見,教師之間也要多交流教學經(jīng)驗和心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尤其是好的教學方法要共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對求知欲并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最后還要針對學生在MOOC平臺的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對學生在學習過程和討論活動中的表現(xiàn)做出反饋,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也要指出存在的問題。
3“翻轉課堂”可以使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大幅提升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為了使教學效果更好,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亟待提高。教學能力是經(jīng)過長期實踐和用心揣摩才能形成,是寶貴的無形財富,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個人素養(yǎng),是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內容,面對課改的新要求,教師首先要進行重新定位,提高自己的組織和教學能力。從表面看教師需要講授的內容少了,但是課后的工作量卻增加了,“翻轉課堂”需要教師具備高水平的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使80后的年輕教師不但能夠“勝任”教學,更要“擅長”教學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各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而采用新型教學模式對青年教師具有吸引力,可以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專長和優(yōu)勢,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課堂優(yōu)化的目標,這對實施黨中央的“一帶一路”“八破八立”的要求將起到積極推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汪瓊,MOOC用于教師培訓——“翻轉課堂教學法”MOOC課程實踐,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1
[2]藍星,周興霞。會展管理英語。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05
[3]白聰敏,翻轉課堂:一場來自美國的教育革命。廣西教育,2013
[4]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
[5]王龍,王娟。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運用項目經(jīng)驗評述。開放教育研究,2005
[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251-02
作者簡介:寧凱(1981-),男,民族:漢,籍貫:湖南衡陽,講師,研究生,單位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市場營銷,項目管理,會展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