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歡
(酉陽縣廣播電視臺,重慶 409800)
淺談策劃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
敖 歡
(酉陽縣廣播電視臺,重慶 409800)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競爭日益激烈,新聞策劃的作用也日益突顯,科學的策劃能有效整合新聞資源,讓報道提質量、出精品,擴大宣傳影響力,提升媒體競爭力。
新聞策劃;新聞價值;社會效應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越來越深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新聞競爭也日趨激烈,獨家新聞在日益開放的社會語境和競爭激烈的媒介環(huán)境中越來越難得,新聞同源化現(xiàn)象開始蔓延。面對這種現(xiàn)狀,新聞從業(yè)人員只有依靠新聞策劃,以獨特角度、獨特見解、獨特思考,在同一新聞事實中,采寫出特色新聞,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制勝。本文將從新聞策劃的定義、作用和注意事項來探討策劃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
在新聞刊物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新聞策劃”的字樣,在平日工作中,我們也時常把“新聞策劃”掛在嘴邊??珊沃^“新聞策劃”?新聞策劃,指新聞傳播工作者在一定時期內,為了達到某種傳播效果,對具體新聞事實的報道所作的設計與規(guī)劃。
這里所說的“設計與規(guī)劃”,不是“編造新聞”,而是充分發(fā)揮報道者的主觀能動性,在全面深入地對將要采訪的新聞事實進行深入分析、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從角度、方式等方面構思如何展開報道,經過反復思考、斟酌,做出最佳報道方案,并在采訪過程中,按照既定方案組織稿件,從而增強新聞的可視性。
策劃對于做好新聞至關重要,它就像平地起高樓的圖紙,沒有圖紙,建高樓就無從談起,沒有策劃做好新聞也是空談。
(一)策劃能充分挖掘新聞價值
新聞賴以生存的客觀事實是千變萬化,稍縱即逝的。對一般新聞而言,新聞事實發(fā)生不久,便不再是新聞??山涍^策劃的新聞則不然,因為經過策劃可以通過眼前的新聞事件,找尋曾經的歷史,預測未來的趨勢,將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之間存在的關系挖掘出來,給人啟發(fā)。例如,在2013年酉陽自治縣成立30周年之際,記者通過當?shù)財z影家吳勝延多年前拍攝的作品展現(xiàn)酉陽的舊貌,表面上是一種回憶,但實質上是對酉陽近年來城市建設的肯定,反映了酉陽城建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預示了酉陽未來的良好發(fā)展勢頭。
(二)策劃能增強媒體的社會效應
新聞從業(yè)人員不僅僅可以反映新聞事實,還可以通過策劃,用手中的鏡頭和筆墨,揚善抑惡、幫助弱小、為民解憂,發(fā)揮出媒體的社會效應。獲第十九屆重慶新聞獎二等獎的作品《新聞特寫:癌癥女孩的5分鐘婚禮》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策劃,它的成功之處在于從故事中的每個細節(jié)去反映社會的溫暖,人性的關愛,弘揚了正能量。鄒霞是一位癌癥晚期女孩,舉辦一場婚禮和捐獻器官成了她人生中最后的愿望。記者得知后,立即與志愿者聯(lián)系,幫助鄒霞完成心愿,并用攝像機記錄下了婚禮全過程,一路默默祝福的熱心市民;陌生的新郎以及婚禮上眾多的志愿者,上萬陌生人的見證等,都被記者翔實地記錄下來,讓即將離世的鄒霞感受到了溫暖,也給觀眾傳遞了人間的真情和無私的大愛,弘揚了正能量。
(一)全面了解新聞事件,梳理信息
新聞策劃立足于內容,必須以事實為基礎,做好策劃的前提就是要全面地了解和收集新聞信息,并進行梳理,做到有的放矢。在眾多的新聞信息中,哪些是影響較大的?哪些是與往年不同的?記者采訪前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的新聞。以清明為例,我們知道清明節(jié)各地都會開展祭祀活動,忠縣臺在今年的新聞報道中,把清明祭祀和傳統(tǒng)的家風文化結合起來,作了題為“傳承家風文化 祭祖勉勵后人”的新聞報道,突顯了與眾不同的新聞性。
(二)深入分析新聞信息,把握核心
新聞策劃就是對報道思路做出提前規(guī)劃,而策劃是否準確、有效,關鍵看記者能否深入分析新聞信息,只有把信息“吃透”才有可能更好地決定報道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前面所說的清明節(jié)忠縣臺的稿件《傳承家風文化 祭祖勉勵后人》,從選題上看是很有新意的。但遺憾的是報道中更多地展現(xiàn)了祭祀表面上的東西,沒有挖掘出“后人千里尋根問祖”其中所蘊含的血脈的共同性和文化的共通性,沒能把握住深層次的核心內容。倘若記者能夠對新聞事實多加推敲和分析,也許就能做到既有新意又能準確把握住新聞的核心。
(三)用心創(chuàng)新,策劃精品
新聞策劃不僅要把新聞信息“吃透”,更要求“新”若渴,因為策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報道上質量,成精品。然而新聞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記者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種創(chuàng)新體現(xiàn):選題有新意、角度新穎、內容新鮮、報道手法生動等方面。 例如,《全國土地日:酉陽在棄耕地上建起青花椒基地》,酉陽臺記者把土地綜合治理與脫貧攻堅的小故事結合起來,選題新穎,也突出了集約利用土地的主題。又如,“六一節(jié)”大渡口臺的《孩子們的誘惑》,記者通過記錄誘拐孩子的實驗過程,拋出了兒童安全意識堪憂的問題,從選題和報道手法上看,很有新意也很生動,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和家長、學校、社會對相關方面教育的重視。
新聞策劃要遵循新聞規(guī)律,尊重新聞事實,在新聞競爭日趨激烈的環(huán)境中,無論是反映社會方面的軟新聞,還是一些主題性報道的硬新聞,都需要依靠新聞策劃,有效地將新聞工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和受眾的需要結合起來,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發(fā)揮出媒體應有的效應。
G212
A
1674-8883(2016)16-0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