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 麗
(海西晨報社,福建 廈門 361009)
淺談互聯(lián)網時代的紙媒采編技巧
滿 麗
(海西晨報社,福建 廈門 361009)
隨著時代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lián)網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數(shù)量已達6.32億,網民手機上網使用率達83.4%,首次超越電腦的使用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紙媒必須改革采編技術,實行“走轉改”,才能強化自身的傳播功能,通過版面、文字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互聯(lián)網時代;紙媒;策略
按照報紙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當天發(fā)生的事情要第二天才能見報,違背了新聞即時性的原則。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各紙媒開通了官方微博、微信用以彌補報紙的不足。例如,小吃店煤氣爆炸當天,晨報讓前方記者第一時間傳回采訪內容,通過官方微博和微信發(fā)布消息,讓讀者有一個了解事情真相的權威渠道,及時遏制了謠言。
必須改變報紙的生產機制。直到現(xiàn)在,很多記者還是習慣做完采訪后,晚上才寫稿,這明顯不符合新形勢下的傳播要求。為此,新聞工作者必須轉變思維方式,緊扣時代變革,運用新的傳播渠道,改變生產習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媒體的職能是傳播消息,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而在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發(fā)生改變,很少有人愿意把大把時間浪費在晦澀難懂的文字上,但報紙依然悶頭搞報道,刊登大眾不愿意看的內容,導致報紙的閱讀量大量減少。為此,報紙要從“我報道什么,你看什么”的思維中跳出來,轉變成“你愛看什么,我就報道什么”。
以時政報道為例,以前的報道都是公式化的,充斥著“強調”“指示”“指出”等官方字眼,大而空,沒有實質性的內容。這樣的文章不僅沒有人看,而且會讓人產生錯覺,會覺得政府不作為,整天就會講些大而空的東西,跟百姓生活沒有任何關系。事實上,領導在會上講了什么、為什么這么講、講這些東西與百姓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或產生什么影響,這些才是老百姓最想知道的。
為此,記者不能坐在家里等開會通知,然后到會場坐一下就回家寫稿。而是必須會思考,多挖掘會議以外的東西,多了解人民的心聲,解答百姓得疑惑,這樣的文章才有意義,才會有人看。
另外,在網絡化時代互聯(lián)網上的消息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特點,人們只能從中了解單個的信息,而無法了解新聞事件的縱深,人們在某條新聞上停留的時間很短。
同樣,城市里發(fā)生的突發(fā)新聞,如車禍、火災等就發(fā)生在大家身邊,是人們比較關系的,可以多報道這類新聞。但報人必須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挖掘事情背后的東西,因為那些淺顯表層的信息完全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只有深刻思考這件事中有沒有感人的瞬間?新聞的主角有沒有故事?這件事情會對別人產生什么影響?怎么杜絕類似事情?……才能拉近新聞事件和讀者的距離,讓讀者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在網絡化時代,人們的閱讀是快餐式的,喜歡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信息。在互聯(lián)網的專題新聞中會常常出現(xiàn)圖表用以剖析事件,相比黑壓壓的文字,這樣的方式更直觀,更容易受到大眾的喜愛。報紙作為權威傳播渠道,更應該借鑒互聯(lián)網的操作模式,讓新聞變得生動有趣。只有這樣,媒體才能為大眾所接受,傳播的內容才能深入讀者心中。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報紙的讀者中,讀圖表的人遠遠多于讀文章的人,圖表閱讀率遠遠高于文字閱讀率。因為圖表不僅能節(jié)約人們的讀報時間,還能讓他們對新聞有直觀的理解。
在實際操作中,圖表主要出現(xiàn)在解讀類新聞、時政類新聞、深度類新聞的報道中,因為這類文章的信息量大,如果全部用文字來表述會顯得很晦澀,而且版面呈現(xiàn)的效果不好,容易給人一種除了文字還是文字的感覺。相反,如果能夠用色彩鮮明、條理清晰、一目了然的圖表來解說這樣的文章,會更方便讀者掌握信息。
前段時間,廈門進行了政府機構改革,整合加強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市場監(jiān)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與公務員管理、工業(yè)和信息化、涉農以及教育管理機構等,進一步調整理順部門職責分工。關于機構調整的方案,字數(shù)很多,當時,同城的報紙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用圖表來表現(xiàn)機構改革。這樣一來,讀者一看到這張圖表,就知道哪幾家單位是新組建的,哪個單位的職責發(fā)生了變化。
報紙必須在編排方面進行改革,才能適應“快餐式閱讀”時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承載的職責。
網絡化時代充斥著各種言論,人們極易被誤導。新聞工作者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傳播者,理所當然要把學習、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以身載道、律己導人,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正能量。
作為新聞工作者,要看到社會的主流,多宣傳那些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和事,要善于引導一些社會丑惡現(xiàn)象和少數(shù)人的非正常言行,不跟風炒作。
同時,媒體也要加大正面宣傳,引導社會風氣。加大正面宣傳不能是空洞無物、枯燥無味的說教,而是要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基層,善于用事實說話,用真情打動人心。2011年6月,一名女子在廈門忠侖公園附近被搶劫,來自莆田的三兄弟見義勇為抓歹徒,歹徒捅傷人后逃走。之后,廈門各家報紙紛紛報道英雄三弟兄,他們見義勇為的事跡感動了很多市民。之后幾年,報紙一直關注三兄弟,讓市民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
這類主旋律的報道很打動人,宣傳了正能量,能鼓舞人心。同時,媒體持續(xù)不斷的關注也讓人們明白,做了好事,別人不會忘記你。
網絡化時代,報紙只有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改變新聞文風和題材、加大深度報道、宣傳正能量,才能找到生存之道,才能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羅彥軍,王溪勇.圖解兩會:時政報道的“可視化”探索[J].新聞戰(zhàn)線,2013(5):46-48.
[2]林佳.公民新聞的傳播價值與發(fā)展對策[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吳亞楠.傳統(tǒng)媒體與自媒體的博弈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
G214.1
A
1674-8883(2016)16-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