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江帆小學顧麗星
?
“微故事”助力小學英語教學的“微時代”
?江蘇省張家港市江帆小學顧麗星
【摘要】現(xiàn)今,“微故事”教學的流行風不單單可以體現(xiàn)在教材上,也可以充分運用在課堂上。讓孩子們利用故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能有效提高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關鍵詞】微故事童趣課堂文化課堂復習課堂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種“微”文化已悄然興起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了醒目的時代標簽?!拔㈦娪啊?、“微新聞”、“微人物”等一些具有時代感的名詞帶領我們進入“微時代”。小學英語教學也在慢慢進入它特有的“微時代”。“微故事”作為這個時代的產(chǎn)物逐漸在我們的課堂中生根發(fā)芽。
小學里的孩子大都是愛做夢愛幻想的,五彩斑斕的事物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童話故事總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在2014年新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皇帝的新裝》、《金發(fā)姑娘和三只小熊》等經(jīng)典童話故事進入了我們小學英語高年級的課文。編者把這些故事進行了“微”處理,能讓孩子用“英語”去欣賞這些故事的時候更容易些,也給了孩子們不同的視角。而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契機和挑戰(zhàn)。
1.微閱讀“啟動”童趣課堂。心理學理論表明:“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具備強烈的創(chuàng)新的欲望,才會積極思考,追求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第一步。到了高年級,長長的課文讓孩子們一打開書就感受到無限大的壓力。課文中的每一幅圖片就成了孩子們一開始小小的慰藉。就拿新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The king’s new clothes》來說,雖然篇幅很長,但看見圖片就知道是熟悉的《皇帝的新裝》,就給孩子們無限的回憶遐想——英語版的故事又是怎么樣的呢?然后就由四幅圖片入手逐一進入故事的四個部分進行教學。每一幅圖片都有特定的故事情節(jié),那么我們對每一幅圖片的閱讀就成為了“微閱讀”。孩子們先前已對故事有所了解,教師可引導、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去學知。老師巧妙地為每幅圖片的故事設計一些問題,用這些問題連接整個故事的主線。孩子們的興趣也隨著“微閱讀”中的這些問題慢慢提升,隨著故事情節(jié)高潮迭起。
2.微情境“渲染”童趣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是英語課堂必不可少的元素。故事的角色扮演是掌握文本的孩子們喜歡的輸出方式。整個文本的角色扮演對于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如果能把文本分成各個“微情境”,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對文本的一小部分進行有效輸出,就在邊上課邊扮演中渲染了整個課堂氣氛。對于“微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應該發(fā)揮優(yōu)勢,喚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激情,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挖掘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使學生進入思維、探究的最佳狀態(tài)。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方式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可以一個人扮演多個角色的形式,或一個人表演另一個人配音的“唱雙簧”的形式等。通過以小組活動的不同方式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們對各個角色有不同的理解和記憶方法,讓學生認為講故事是一件很快樂的自我表現(xiàn)而不是純粹的死記硬背,可以通過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來講故事。
3.微欲望“引爆”童趣課堂。欲望是對能給以愉快或滿足的事物或經(jīng)驗的有意識的愿望和強烈的向往。孩子們在課堂中肯定有一點點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享受老師贊許的欲望就成為了“微欲望”。這一點點小小的欲望就催促著他們更成熟的思考、更靈動的回答。低年級的孩子不用說,小小游戲的成功都能帶來無限的欲望,一次小小幸運數(shù)字的選擇都能提高他對選擇以后要面對的要回答的問題興趣盎然。大家肯定常常覺得高年級的孩子會顯得很沉默。但是,“顯擺自己”是每個人的天性。要顯擺自己當然要推陳出新,多給孩子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如在教學故事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先顯擺一下自己編的英文童話故事。當然少不了學生的參與,可以通過填空的方式,幫助老師完成故事,也可通過續(xù)寫故事的方式完成故事的結尾。最后讓孩子們自己用英語編寫故事,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故事來給課文添上新的創(chuàng)意和靈魂。
關于要不要在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化教學的爭議都已成為歷史。正如拉多(Lado 1964)在《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比澜绲娜祟愒谡Z言交際活動過程中都要受到相應的文化規(guī)則的制約。要使學生有效地掌握語言,必須同時向學生傳授相關文化。語言學家Gillian Brown指出:第二語言習得與文化移入的不同階段有關。她區(qū)別了文化移入的四個階段:(1)最初的興奮與愉快;(2)文化休克;(3)文化壓力;(4)適應目的語文化。她認為階段3最為關鍵。我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孩子受母語文化的束縛比成年人更低,因此他們在社會文化方面更有伸縮性。所以孩子們比成人能夠更快地從一個階段過渡到下一個階段,進而更為迅速地習得第二語言。但是學習文化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用單純的講述,顯然是枯燥的。西方文化和我國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對這樣的文化差異定有很大的興趣,但如果用單純的講述和灌輸可能就抹殺了孩子們可貴的好奇心及對文化的深入思考?!肮适路ā本涂梢詽M足孩子們。
如何上好一節(jié)優(yōu)質的復習課一直都是很多老師所苦惱的。但是復習課對于學生來說又至關重要。復習課能讓孩子們知道復習重點和難點,知道自己的缺陷。而且每個學生的學習的程度又不一樣,良好的復習課不僅要讓優(yōu)秀生如魚得水,還要讓后進生勇于開口。復習課的枯燥是必須上好復習課的我們最要思考克服的。筆者認為“故事法”綜合復習能讓學生覺得復習課也可以有滋有味。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一個老師用故事上復習課的做法,令人欣喜若狂。教學過程生動有趣,簡單明了。這個老師把主要的復習內容串成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來訪》的故事:(1)創(chuàng)設情境: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要來訪。(2)復習交通工具:猜客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來。(3)白雪公主“答記者問”:學生提問有關姓名、年齡、愛好、家庭住址、家庭成員、中國印象等。此前先用小組活動熱身,采訪各小組派到的小矮人。(4)復習問路與指路:請客人吃飯,選擇飯店并說說怎樣走。(5)復習食物:在飯店為客人點食物、水果、飲料及本地特產(chǎn)。(6)當小導游:請客人在江山游覽,每組介紹一個風景點。(7)依依惜別:送自己制作的英語書簽、手抄報等給客人。這樣的設計把所有該復習的內容融入到了一個故事情節(jié)里,孩子們通過每個故事情節(jié)復習了所學的內容。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論什么課型,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接近于游戲形式的“微故事”源于教材,緊扣教材,而高于教材。它趣味性強,孩子們積極性高,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孩子們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積極思考。孩子們不再被動地等待老師灌輸式的教學,課堂變得靈動有活力。在故事活動中參與面廣,小組活動中無論何等能力的孩子都能夠參與其中,享受其中學習的快樂,讓孩子們在合作中鍛煉綜合能力。在今后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這種全新而輕松有趣的教學必將可以充分利用到我們普通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鍛煉了口語能力、合作能力,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激情四溢。它是一種常規(guī)課和競賽課都適用的理想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得到充分的操練,也有很好的課堂氣氛。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要滲透到我們教學的每個部分,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更加的靈動,有自己的想法?!拔⒐适隆苯虒W法對于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是一大考驗,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