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磊(江蘇省大港中學)
當前思想政治課堂容易忽略的幾個問題
董夫磊
(江蘇省大港中學)
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nèi)涵上,高中思想政治課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教學探索新理念和教學實施新嘗試也不斷涌現(xiàn)。但是隨著這些新探索和新嘗試的出現(xiàn),政治課堂也暴露一些新的問題,政治課堂教學應該堅持的原有陣地也漸漸被老師忽略。無論新課程如何改革,無論教育理念如何更新,無論教學實踐如何多樣,政治課堂都不應丟失它應有的色彩,迷失它應堅持的方向。
基于思想政治課本身的特點,德育的功能一直是思想政治課的主陣地。而為了應對當前的考試模式,一些學校減少了思想政治課的課時,一些教師為了完成考試任務眼睛僅僅盯住了知識任務,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
眾所周知,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較為系統(tǒng)地傳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知識和相關社會科學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而又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素質,塑造完整人格。因此,思想政治課在培養(yǎng)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思想政治課更不能忽視對中學生的德育。思想政治課教學與道德素質教育是形與質的關系,根本上是一致的,不能顧此失彼。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尤其是自媒體時代的出現(xiàn),社會上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文化現(xiàn)象,在這些多樣的文化中夾雜著不少落后腐朽的文化現(xiàn)象。中學生由于年紀較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再加上社會缺乏完善的監(jiān)管和必要的引導,他們很容易接觸到不良的文化并受其影響。這勢必會影響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因此,思想政治課的德育目標在今天顯得尤其重要,思想政治教師非常有必要利用思想政治課對中學生做出及時正確的引導。
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靈魂。教師不僅要肩負起傳授知識的任務,更要肩負育人的重要任務。所以,政治教師要善于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結合生活中的德育事例,根據(jù)中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內(nèi)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去,將德育目標真正落實到位,將培養(yǎng)學生完整人格和高尚道德修養(yǎng)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
新課程改革激發(fā)了教師大膽探索嘗試教學新形式的勇氣,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也讓教師大開眼界。但目前有些教師過分追求教學形式,過分追求課堂熱鬧,甚至有的教師認為只要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了就是新課程。這種課堂無疑只重視了形式,而忽視了實質,缺乏內(nèi)涵。
記得前一段時間我聽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國家財政》。教師讓學生先閱讀課文,然后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接下來的大半節(jié)課,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看起來這種形式很好,但是我覺得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學生的提問五花八門,甚至有些問題嚴重脫離了本課的內(nèi)容,學生沒有討論出什么結果,教師最終也沒有給出相應的解答,很顯然這些問題已經(jīng)超出了本節(jié)課應該教授的知識目標范圍;第二,本節(jié)課學生討論的很熱鬧,但是討論之后學生學到了什么?關于財政,學生是否形成了相應情感、價值觀的提升?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并不否定活動的多樣化,但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要做到活動中“形散而神不散”,不能因為活動本身而脫離了教學應有的內(nèi)涵,更不能讓活動隨意化和泛濫化。思想政治課的內(nèi)涵應該具有明確的教學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思想政治課各種活動的展開都應該圍繞這條主線開展活動。教師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既定的知識,在活動中學會思考問題,在活動中體會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和日常生活極其密切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時代性。但思想政治課程中的一些概念知識又難以讓學生接受,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如果一節(jié)課教師都是在講枯燥的理論,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乏味心理,喪失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從而降低課堂效率。如果教師善于從生活中挖掘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景,將教學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生活情境為基礎引出問題,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生活是教學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為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即生活?!苯處熢谶M行教學設計時應努力把教材內(nèi)容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可用題材結合起來,圍繞學生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來組織教學內(nèi)容。
例如,在講到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時,就可以結合朝鮮和韓國目前的關系進行講解。因為朝鮮發(fā)射導彈和進行核試驗造成半島局勢緊張,給周邊國家?guī)戆踩[患,因此韓國決定全面中斷韓朝合作項目開城工業(yè)園區(qū)的運營,恢復日期未定。這活生生的事例告訴我們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正如丘吉爾說過:“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痹诔r半島安全問題上我國的立場是什么呢?我國一貫主張通過政治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問題。這正說明了我國政府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我國在國際社會和平與發(fā)展中是個負責任的大國。結合朝鮮半島核問題進行教學,學生不僅了解了國際時事,還掌握了相應知識。例如,在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課時,我組織學生觀看了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時的相關視頻。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更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和責任感。
教材給予我們的只是一個話題,生活才是學生真實的世界,思想政治課就是要提供與學生生活和周圍世界緊密相關的知識。思想政治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題材,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場景學會思考,把現(xiàn)實生活和抽象理論融為一體,讓原有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靈活易學,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而使課堂煥發(fā)生命的色彩。
以上是筆者對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教學容易忽略問題的幾點看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真正貫徹新課改理念,如何落實教學目標,如何立足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實踐,少一些急功近利。我們要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別人之長處,克服自身之短處,在否定之否定中探索前行。
王曦.高中思想政治課人格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3.
·編輯任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