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郜佐棟
(1.蘭州市西固區(qū)玉門街小學;2.蘭州市二十三中學)
淺談運用字理教學糾正錯別字
張 英1,郜佐棟2
(1.蘭州市西固區(qū)玉門街小學;2.蘭州市二十三中學)
低年級學生記憶漢字總是記得慢忘得快。新課程實施后,學生的識字量增加,這就意味著字形、字音混淆的可能性也增大。漢字結構復雜,有些字的結構相同或部分形狀相似,差別細微。學生在運用漢字的過程中,在很多同音字面前,不知道用哪個,造成同音字互相替代;或者是形近字混淆,于是出現(xiàn)了許多錯別字。那么,該如何有效防止學生寫錯別字成為教師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字理教學;糾正;錯別字
一份專家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xiàn)呈正態(tài)分布的態(tài)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三年級達到頂峰,到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常見病”“疑難病”。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漢字結構復雜,同音字多
一本小小的《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其中17畫以上的字就有221個;字形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如:“未——末”“酒——灑”。特別是在普通話中就有1000多個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diào),漢字僅有418個音節(jié),每個音節(jié)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調(diào))、一音多字的現(xiàn)象,如:“截至——節(jié)制”“香蕉——橡膠”等。
2.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小學生的知覺比較籠統(tǒng),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把“荊棘”寫成“荊刺”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還有的常常將字寫得左右顛倒。加之,學生的注意力不穩(wěn)定,記憶不清,有時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把“蘋果”寫成“蘋菓”。針對以上原因,我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對策:
根據(jù)“先入為主”的效應,糾正一個錯誤,要比傳授一個正確的知識難得多,所以,在備課時,我總是把本課易錯的生字及課文中的字標記出來,根據(jù)字形尋找策略,使學生從一開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降低錯誤率。例如,教“滾”這個生字時,記住“滾”中間部分的“公”字是關鍵,我用紅粉筆寫“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學生注意,刺激記憶,然后利用兒歌加深記憶。這樣做,不僅增加了識字的情趣,還加深了對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識記的準確性。
1.比較分析識字法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及大量形近字的出現(xiàn),學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認錯、寫錯。如:學會了“放”,再寫“游”總愛把右邊寫成“放”;學會了“東”再寫“練”總愛把右邊寫成“東”。這是由于牢固的舊知識對新知識起干擾作用形成的。針對這種情況,識字教學一開始,就要強調(diào)字形的差異,多觀察、多比較、多分析。比較分析時既要注意細微差別,又要考慮相互間的干擾作用。
2.字義字形辨析法
有些字學生用錯是因為不解其義,同音字互相替代而產(chǎn)生的。如“再”和“在”,“望”和“忘”,“藍”和“籃”。掌握這類字,就必須讓學生把字義弄清楚。如果學生知道了“再”是又一次,“在”表示一個動作或一種狀態(tài),這樣就不會把字用錯了。
3.創(chuàng)設情景聯(lián)想法
教師要根據(jù)字形的結構特點,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靈活有效地建立字音、字義、字形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把字記準確、用正確。如許多學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編了這樣一句口訣:“辛苦一點,幸福十分”,幫助學生區(qū)分。這句口訣根據(jù)“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點”和“十分”指導學生抓住字形特點辨析,用“辛苦”和“幸?!眱蓚€詞表示意思,組成的句子也溝通了形義聯(lián)系。學生讀后印象深刻,既準確掌握了字形,又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知覺不夠精細,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思維習慣的個性差異,所以學習中產(chǎn)生的錯誤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自己檢查、自己修改的好習慣,促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我要求學生每人建立一個“錯別字醫(yī)院”,就是把平時容易寫錯的字記錄在專門的一個小本子上,定期進行矯正訓練,要求同學之間互測互評,只測錯過的字。這樣,一方面學生想得深、想得全,從音、形、義三方面求同辨異,遵循漢字的字理,識字更牢固。另一方面針對性強,易于學生自我改正,突出了認知主體的作用。日積月累,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錯別字重復出現(xiàn)率會大大降低。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閱讀量的不斷增加,不熟悉的字和不能確定的字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假如學生一碰到這種情況,能及時拿出字典查閱,就有助于學生識字量的增長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當學生一開始碰到容易搞混的字,一定要讓學生查字典做出正確的選擇。只要教師經(jīng)常要求、經(jīng)常訓練、經(jīng)常檢查,學生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就會養(yǎng)成,漢字書寫的正確率會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明白錯誤的理由,并努力將教師的點撥轉(zhuǎn)化為學生主體的自我發(fā)現(xiàn)、主動探究,那么學生的錯別字就會越來越少。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