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 儉
(安徽省亳州市估衣小學 安徽亳州 236800)
讓孩子在書香浸潤中成長
芮儉
(安徽省亳州市估衣小學安徽亳州236800)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沒有積累,就談不上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沒有積累,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讀寫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但是,開展課外閱讀也是一條重要途徑。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基本理念的具體理念之一,拓展閱讀是語文教學貫徹這一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沒有積累,就談不上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沒有積累,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讀寫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但是,開展課外閱讀也是一條重要途徑。下面,筆者就談幾點體會。
小學生經(jīng)過低年級的學習,到了高年級大都具備了閱讀兒童讀物的能力。這時,他們幼小的心靈對撲朔迷離的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
1.課內(nèi)制造“懸念”,引導學生課外解決“懸念”
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向?qū)W生推薦與課文主題相仿但藝術特色有差異的作品,或根據(jù)作文命題的要求,向?qū)W生推薦題材相仿而表現(xiàn)手法不同的作品。例如,教學《將相和》時,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勁頭十足。學完課文后他們意猶未盡,特別想知道廉頗和藺相如后來的故事及趙國的命運?!凹热悔w國將相和睦,同心協(xié)力,為什么最后仍敗于秦國?”這一問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這時,我因勢利導,向?qū)W生推薦《上下五千年》,讓他們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當學生拿到書時,他們歡呼雀躍,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2.掌握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激發(fā)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明顯的年齡差異。低年級兒童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到了中高年級,他們的興趣就轉(zhuǎn)向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和驚險神秘的故事了??戳穗娨暬驎?,學生還喜歡模仿其中的語言、動作等。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興趣的轉(zhuǎn)移,及時向他們推薦有益的讀物。如發(fā)現(xiàn)學生對電視劇《西游記》《水滸傳》等感興趣,教師就應推薦學生讀《西游記》《水滸傳》等書籍。因為,來自學生自身的需求更容易為他們所接受。
3.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面,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
知識是相通的,教師應指導學生讀各種門類的書,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教師在向?qū)W生推薦文藝作品時,可以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書中的某些動人的情節(jié),吸引學生去通讀全書;也可以從介紹作者入手,號召學生去閱讀。在推薦游記、傳記之類的作品時可以用直觀方法,如用地圖、山水畫、人物畫像等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指導學生獨立閱讀
中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要想辦法滿足學生的閱讀要求,教給他們一些讀書的方法,如讀、畫、批、寫等。為了提高閱讀效率,老師課前應告訴學生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要選好內(nèi)容,集中精力認真讀一兩篇即可。這樣,學生才會有所收獲。
2.指導學生分析讀物
對于課文讀物中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我經(jīng)常采取兩種形式進行:一是老師講述,學生評論;二是學生討論,教師總結(jié)。當然學生的討論不能漫無邊際,一般要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例如,在分析《我的姐姐》這篇作品時,我提出了兩個問題:① 作者寫了姐姐的幾件事?什么事?表現(xiàn)了姐姐的什么品質(zhì)?② 為了突出主題,作者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然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分組展開討論,最后全班討論。在這樣的分析活動中,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受到了思想教育,學到了許多好的寫作方法。
(4)If Michael ha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Ben,his son would not have become a workaholic just like him.
3.指導學生欣賞讀物
對于一些內(nèi)容生動,情節(jié)感人、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郎朗上口的作品,教師要推薦給學生讀,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獲得美的享受。
1.集體評書
全班同學讀同一本或同一篇文章后,談談對這本書或這篇文章的看法,就是集體評書。學生可就“你覺得書上哪些地方寫的最好?為什么?”這樣的話題展開討論,相互啟發(fā),共同探討。
2.介紹讀書的方法
有些學生讀書,只求速度和數(shù)量,并不關注文章的情節(jié)、語言、和寫法。為此,教師應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① 多查。查字詞典,解決疑難字詞;② 多想。讀過以后要想想主要內(nèi)容和主要人物,以及對自己有何教育意義;③ 多問。自己通過查和想還弄不懂的,就要問老師、同學或家長。④ 多寫。即摘錄好詞佳句,寫心得體會,記主要情節(jié),給文章編提綱等。
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的收獲,并把學生寫得較好的心得體會和內(nèi)容接受張貼展覽,以供觀摩。教師還可根據(jù)教育計劃或節(jié)日活動 的要求,給學生一個范圍,要求學生選讀這方面內(nèi)容的書或文章,然后舉行座談會,交流體會、感想。
4.開展“四個一”活動
“四個一”活動就是每人每月讀一本課外書,每人有一本“壘土集”、一本“浪花集”、一本“剪報集”。
“壘土集”是摘抄課內(nèi)外讀物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段落的小本子?!袄嘶笔怯脕矸e累寫作素材的本子。具體地說,就是學生把生活中星星點點的事情真實、具體的記錄下來,為以后作文積累素材。為此,我常把報上的“真人真事”讀給學生聽,讓他們明白應該怎樣寫和寫什么,同時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及時記錄?!凹魣蠹本褪菍W生把日??吹降膱蠹垺㈦s志上的好的文章剪裁下來,粘貼成冊,供以后閱讀和參考。
通過開展“四個一”活動,學生愛讀書、勤動筆的好習慣就會逐漸養(yǎng)成。
5.開展競賽活動
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時,教師還應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如比誰讀書認真,敘述精彩;比誰讀書有收獲,表現(xiàn)有進步;比誰團結(jié)互助,積極借書獻書等。
總之,閱讀教學只有堅持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由課內(nèi)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拓展,大力開發(fā)閱讀空間,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在書香中快樂成長,才可以煥發(fā)出獨有的魅力,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