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226300)特級教師 朱國忠
?
培育兒童的綠色詩心:放飛“繽紛暢想”
——童詩課《螃蟹兒童詩》教學漫談
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226300)特級教師朱國忠
[摘要]兒童是本能的繆斯。養(yǎng)護兒童的詩心,是語文課程乃至小學教育應盡的責任。在課堂上,我們要通過地域性嬉樂、陌生化暢想、童源式指導、生長型講評等方式,引導學生以詩眼觀天下,以詩情愛萬物,以詩想長智慧,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獲得一種清爽的詩意。這樣,學生就能在詩的世界里成長,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綠色詩心紛紛暢想兒童詩
兒童是本能的繆斯。他們因有快樂天真之情,故有詩心。如果兒童能夠永葆詩心,就有可能擁有詩化的第二世界與幸福的未來人生。因此,養(yǎng)護兒童的詩心,是語文課程乃至小學教育應盡的責任。所謂兒童的詩心(綠色詩心),就是指兒童用童心去想象,用愛心去接物,用真心去待人,用善心去理解,用美心去欣賞。就是說,兒童能夠以詩眼來觀天下,以詩情來愛萬物,以詩想來長智慧,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獲得一種清爽的詩意。有詩心的人能夠從花草鳥獸蟲魚身上、從凡人小事之中,有美好而有趣的發(fā)現(xiàn)。兒童詩能給別人帶來豁然開朗的驚喜,能讓別人變得更加聰明與敏銳,從而可以擁有更加完美與充盈的“語文生活”。
在這個散文化的世界里,兒童未必一定要成為詩人,但必須有詩心。這對兒童漸次展開的輝煌人生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寫兒童詩的最大意義,就是要喚醒、敏化、強大兒童的詩心。我在指導學生寫《螃蟹兒童詩》時,最先考慮的是如何更好地養(yǎng)護兒童的詩心。在我看來,所有的螃蟹都是孩童的朋友,所有的田園都是孩童嬉游的樂園,所有的相遇都是激活詩心的契機,所有的兒童詩都是詩心里飛出的歌兒。嬉樂、暢想,是培育兒童詩心的雙翼。
兒童是天生的游戲者。游戲就是他們的學習與工作。他們最富有游戲精神。而游戲精神與詩心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兒童的嬉樂活動是緊緊依托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順應自然的時節(jié)與祖輩的模式而自然地展開,就成為一種地域化的嬉樂活動。實踐證明,地域化嬉樂活動是養(yǎng)護兒童詩心的最匹配的方式。首先,這種方式順應了兒童喜歡游樂的心理,有助于激活兒童積極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其次,這種走向自然的方式為兒童的詩心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推動兒童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有助于激發(fā)他們對自然的真心、善心、美心、愛心;其三,地域化嬉樂的時序化展開,有助于兒童長線觀察自然、閱讀自然,與自然建立長久互動、頻繁相遇的關系??傊?,采用地域化嬉樂的方式來養(yǎng)護兒童的詩心,應該成為童詩教學策略方面的重要選擇。在教學《螃蟹兒童詩》時,我安排了一個前奏曲。這個前奏曲就是帶著學生與那些充滿奇趣的螃蟹進行嬉樂。
1.在野外現(xiàn)場逗螃蟹。讓孩子用“綠香腸”——狗尾巴草去逗引貪吃的螃蟹,用青翠而甜香的葦稈去誘惑洞中的蟛蜞,用結實的柞樹枝條來練它們的大鋸齒;趴在江灘上,用小鐵鍬和善于打“地道戰(zhàn)”的螃蟹斗智斗勇;更鼓勵孩子們勇敢地赤手捕捉張牙舞爪的螃蟹。孩子們總是和螃蟹打交道,越看越喜歡,越玩越開心。他們的游戲精神被最大限度地激活起來。教師用自己童年捕捉螃蟹之趣和學生共享,讓學生也懷著一顆真心與愛心去親近螃蟹、逗樂螃蟹。這樣,所有的野外活動,就成為一種“有詩心”的游戲。
2.在腦海里想象逗螃蟹。在野外接觸螃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說說,還想怎么和螃蟹一起玩。學生的想法很多,有用繩子牽著螃蟹散步的,有把螃蟹訓練成運動員的,有把它翻個八腳朝天的,有把兩只螃蟹放在一個“屋子”里練武功的……想象與現(xiàn)實中的地域嬉樂活動,為兒童的詩意暢想做好了心理鋪墊。
臺灣著名詩人林煥章先生在《童詩二十五講》一書中寫道:“詩想,比什么都重要?!娤搿恰姟乃枷??!彼€指出:詩,要想有內在的美,它一定得先有不平常的詩想。詩想特別,寫出來的詩就會很特別。詩想,對兒童寫童詩來說無疑是重要的。從更高的層面來說,豐富、奇特的詩想,正是流入詩心的健康血液,富含氧氣與養(yǎng)分。有繽紛的詩想如源源不斷的活水汩汩而來,就能持續(xù)不斷地滋養(yǎng)詩心。那如何才能持續(xù)地綻放兒童的詩想呢?陌生化暢想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陌生化,是對常識、常規(guī)的偏離,給予平常的事物一種不平常的氣氛,變常見為新異,傳遞鮮活的感受,獲得驚喜的發(fā)現(xiàn)。暢想,就是敞開思路、毫無拘束地盡情想象。陌生化暢想就是制造未知的新奇感覺,引發(fā)更自由、更神奇的想象。在正式啟動《螃蟹兒童詩》的教學之后,我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一)猜關聯(lián)的謎語,激發(fā)暢想的興趣
出示一個有趣的謎語,讓學生猜一猜:“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眼睛亮,//嘴里常把泡沫吐。”學生調動自己的想象力與生活經驗,很快就猜出了謎底——螃蟹。這個謎語幾乎集中了螃蟹所有有趣的特點,有助于激活兒童關于螃蟹的表象存儲。特別重要的是,這則具有童詩色彩的謎語,本身就是螃蟹兒童詩的一個范例,對兒童寫詩心理的自然過渡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聽匹配的歌曲,觸發(fā)暢想的動力
播放四川民歌《螃蟹歌》,讓學生說說螃蟹有趣的地方,模仿螃蟹的樣子舉舉鉗子、跑跑步、吐吐泡,并跳跳螃蟹操。這樣將歌曲、舞蹈、游戲更加緊密地融合起來,用兒童喜歡的恩戈麥的方式激發(fā)兒童關于螃蟹的藝術靈感。
(三)找有趣的工作,放飛暢想的翼翅
浪漫主義詩派認為,詩唯一承認的只是令人驚異、不可思議與神秘的東西。因此,當兒童與螃蟹相遇的時候,我著重引導學生把螃蟹當做陌生的事物,當做是與其第一次見面,甚至忘記它原來的“身份”,恢復螃蟹這種熟悉的小動物在大自然中“未知的尊嚴”。然后,讓他們展開童話式的暢想。我先啟發(fā)學生想“螃蟹有那么多的特長,那么多精良的裝備,做什么工作,最有趣、最合適?”讓學生去自由地暢想——“螃蟹適合當飯店里的廚師??梢杂脙芍淮筱Q子靈活地切菜,熟練地做刀削面?!薄绑π窇撊ギ斃戆l(fā)師,它的兩把大剪子鋒利無比,三兩下,就能為顧客理出一個時尚的發(fā)型?!薄绑π贩浅_m合去做裁縫,大剪刀咔嚓一聲就能剪開一千層布料,可以去開一家裁縫店?!薄俪鍪九e樹枝的蟛蜞、練武的蟛蜞、吐泡的螃蟹等圖片,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從不同的角度去想。最后,總結進行陌生化暢想的基本路徑——把螃蟹當做人類,讓嬉樂成為工作。這樣,螃蟹是螃蟹,也不是螃蟹了,我們也就獲得了更多更好的詩想。
童詩的寫作指導,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呢?這成為我們生命語文的一個重要考量點。童詩需要運用兒童的語言,要具有輕盈而富有生命的張力,質樸而富有生命的溫度。童詩需要順應兒童的思維方式,感性而富有生命的情趣,奇幻而富有生命的創(chuàng)造。如此,生命語文所倡導的童詩教學指導,必然是一切來源于兒童的。
(一)篩選趣點、熱點,合成詩行
梳理學生的說法,發(fā)現(xiàn)“螃蟹當園丁”的想法,學生很感興趣。于是,我就順應兒童關注的趣點與熱點,選擇這一詩想作為師生共同練寫的內容。根據(jù)學生的想法,采用學生的語言,合作寫出了童詩初稿:“螃蟹當園丁,//舉著大鉗子,//修剪草坪,//剪出波浪形的草坪?!?/p>
(二)加上合適的音響,增添詩趣
詩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有聲音,聲音就是音響。想要有生動活潑的詩,音響是必要的。我先講了波蘭詩人尤利安·杜維姆寫的童詩《火車頭》:詩人在寫了火車輪子越轉越快之后,用了四個擬聲詞“切哩喀嚓”,生動活潑地傳達出一種生命的活力與輕快的感覺;然后,啟發(fā)學生去想一想,我們該如何讓《螃蟹當園丁》這首詩也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有好的例子,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音響——“咔嚓咔嚓”。這樣,“園丁”干得更歡了,小詩顯得更生動了。
(三)跳換主體的意象,提升詩想
童詩初稿中三、四兩句都出現(xiàn)了“草坪”,顯得有些重復;最后“剪出波浪形的草坪”也不夠奇特。我啟發(fā)學生注意螃蟹大螯上的鋸齒,剪出的草坪邊緣是什么形狀的;然后鼓勵學生的思維大膽地跳一跳,跳到一種相似的事物上去。于是,學生“剪出了一枚綠色的郵票”。這樣的詩想更令人驚異、更顯神秘。
(四)修正主要的韻腳,優(yōu)化詩韻
詩歌講究煉詞,需要反復推敲。我讓學生朗讀這首詩,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讀著讀著,學生憑著直覺,發(fā)現(xiàn)“大鉗子”,改成“大剪刀”更好。這一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我努力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改的兩大好處:一是園丁用大剪刀更合適;二是“剪刀”的“刀”和“郵票”的“票”押韻。這樣,整首詩的韻律更加和諧,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最后,詩歌定稿為:“螃蟹當園丁,//舉著大剪刀,//修剪草坪,//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剪出一枚綠色的郵票?!?/p>
生命語文,對童詩的講評有自己的理解。講評童詩,對教師來說,同時也是個別化的指導;對學生來說,同時也是創(chuàng)寫,一種新的詩語的生長。因為,生命語文范疇中的童詩講評,追求一種有發(fā)現(xiàn)的分享。這是一種立體的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自己與他人所作的童詩中的精妙之處,又從分享中催生新的驚喜的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的驚喜,升騰起新的詩想,綻放出新的詩語。因此,在評講《螃蟹兒童詩》的過程中,我總是鼓勵學生以寫作的狀態(tài)進入講評,以創(chuàng)新的眼光來看待作品。
(一)提升有潛力的詩,醇厚詩味
對一些略顯稚嫩的童詩,在基本尊重的基礎上,對詩歌中過于啰嗦的語言進行精簡,對較為平淡的想法進行點化,讓童詩更有味道。例如,有個孩子寫了這樣的一首小詩:“螃蟹的背很有趣,圓圓的,大大的。它背著一個‘橢圓’?!薄氨持粋€橢圓”比較有意思。但是,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產生更奇妙的詩想。我啟發(fā)學生去想:當螃蟹站立起來的時候,特別像什么,比如哪一種樂器。用音樂的眼光來觀察,學生就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把原來的詩改成了“螃蟹的背是一面鼓,站起來的時候就是架子鼓?!苯又抑笇麄儙е?lián)系的眼光來暢想——有了合奏,江邊就會更熱鬧,還有誰會加入螃蟹的演奏呢?學生們的想法就更多了——有的說響著汽笛的大輪船嘀嘀嘀地伴奏的,有的說潮水一起來表演交響樂的,還有的說一行白鷺來伴舞的……最后,小詩人對詩歌又作了修改,并取題為《敲鼓手》:“我的身子是一面鼓,走起來就是架子鼓。潮水涌來的時候,一起演奏交響樂。咚咚咚,咚咚咚?!憋@然,修改以后的童詩更有味道了。
(二)放飛有張力的詩,流淌新語
在傾聽同伴所寫的童詩的過程中,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得到新的收獲。有個學生根據(jù)“螃蟹是吹泡的高手”這個詩想,寫了一首詩:“螃蟹喜歡吹泡泡,從早吹到晚,練成了一位高手?!逼渲械脑娤?,可伸展的空間很大。于是,我不斷地創(chuàng)設新環(huán)境,引導學生轉換想象空間。螃蟹在享受完美餐之后吐泡泡,這是在干什么呢?學生改成了《刷牙》:“我的牙齒特別好,吃飯?zhí)貏e香,因為我特別講衛(wèi)生,吃完東西都刷牙。噗噗噗,噗噗噗。”如果螃蟹潛入水中吹泡泡,它是在干什么?學生又改成了《珍珠泉》:“螃蟹在水里吹泡泡,泡泡排著隊往上跑,咕嘟咕嘟,吹動了一潭的珍珠泉?!比绻窍娜盏挠旰螅π吩诖蹬菖?,又是在干什么?學生改成了《彩虹》:“夏日的雨后,螃蟹一邊散步一邊吹泡泡。噗嚕噗嚕,噗嚕噗嚕,泡泡一個接一個飛到藍天上,成了七色的彩虹?!币苿涌臻g,學生的詩想就會徹底打開,產生了很多新的想法,流淌出很多新的詩語。
(三)欣賞有味道的詩,編輯詩集
精選三首最優(yōu)秀的螃蟹兒童詩《小詩人》《愛美的勞動模范》《螃蟹理發(fā)師》,讓作者到講臺前舉辦一個“微型朗誦會”。教師相機從“有詩想”“有音響”等層面進一步做寫作指導。其中《小詩人》的內容為:“潮水退了,我出來散步;//一邊走,一邊吹泡泡,//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小河攤開柔軟的宣紙,//我在上面寫出一行行整齊的詩句?!蔽蚁鄳脑u價是:“詩的題目是《小詩人》,老師覺得你是大詩人。童詩中有好的詩想,有好的音響。寫得真好哇!生活需要情調。詩人寫了散步的情調,吹泡的情調,寫詩的情調,悠閑的情調。老師相信你有一顆詩心?!睆那檎{的高度來對“詩人”提出新的要求,再將他們的童詩和全班學生的作品一起合編成一部詩集《螃蟹兒童詩》,激發(fā)兒童寫詩的成功感。
(四)朗讀有力道的詩,激蕩詩心
寫童詩,也是在養(yǎng)護詩心。因此,在童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動情地朗讀了一首即興創(chuàng)作的小詩《螃蟹·詩心·童年》:“螃蟹是大自然派來的使者。//我們應該更多地和它們交朋友。//童年本該就是江灘上與螃蟹的有趣游戲,//本該就是快樂的嬉游記。//讓我們自由地嬉戲,//知道大地上更多的事情;//讓我們自由地暢想,//發(fā)現(xiàn)大自然更多的秘密,更多的兒童詩。//如此,我們就能永葆詩心,//擁有詩意的童年?!庇镁哂懈腥玖Φ脑娬Z,激蕩兒童的情感,讓他們的詩心飛出窗外、飛向田園。
采用地域嬉樂的方式,繽紛兒童的暢想,符合兒童的游戲哲學,符合生態(tài)教育學原理,有利于激蕩兒童的游戲精神,養(yǎng)護兒童的余裕心態(tài)。這是詩心的教育,也是幸福的語文生活的教育。
(責編韋雄)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