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南開大學 哲學院,天津 300350)
中國休閑文化中的“閑”字考辨
張昕
(南開大學 哲學院,天津 300350)
目前,不少休閑學研究論著在解釋中國休閑文化中的“閑”字及相關詞語時,普遍存在著望文生義或誤讀現(xiàn)象。通過對幾個與“閑”相關詞語(如“閑居”“閑閑”“嫻”)的釋義進行考證辨析,可以弄清不同語境下“閑”的應有之義。同時,從“閑”字的古今文字演變的角度,分析導致當代人產(chǎn)生誤讀的原因,指出中國“休閑”文化中的“閑”對應于古“閒”字,有助于學界正確理解中國文化中“閑”的意義,深化中國休閑學理論研究。
休閑;閑;閒;嫻
筆者在研讀休閑學論著時,發(fā)現(xiàn)不少人在解釋中國休閑文化中的“閑”字及相關詞語時,普遍存在著望文生義現(xiàn)象,甚至錯誤理解。現(xiàn)舉幾例,加以辨析,希望能對正確理解中國文化中的“閑”文化有所幫助,加深對中國特色休閑文化的認識。
韓國學者孫海植的《休閑學》序言中引用了“四書五經(jīng)”中《大學》里的話“小人閑居為不善”[1]1,旨在為休閑引經(jīng)據(jù)典。實際上,這里的“閑居”并非“休閑的生活”的意思,而是“獨處”的意思。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解釋道:“閑居,獨處也”。聯(lián)系“閑居”的上下文,是講“誠意”的,希望人們要“慎獨”,在無他人見到或監(jiān)督的情況下,自覺地做到正心誠意、為善去惡,不能表面一套而背后又是一套。原文是:“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盵2]7可見,“小人閑居為不善”這句話里的“閑居”本無“休閑”之義,引用它來論說“休閑”可謂望文生義,是不對的。
另外,《莊子·在宥》中黃帝“閑居三月”的“閑居”也是“獨處”之義,而旅游學者劉德謙卻解釋為閑暇之“閑”,也不對。劉德謙說:“其實,‘閑’字用來表示‘閑暇’的意思,在中國古代更通行。如《莊子》一書就有黃帝‘閑居三月’的記載。如把這句話與上下文聯(lián)系起來理解,再加上后人的疏釋,那么這里的‘閑居三月’指的就是黃帝從他原有的帝位上退了下來,放棄了九五之尊的位置,安排了特別的屋子,在干凈的白茅草墊上席地而坐,不再過問過去的工作,整整地閑處了三個月?!盵3]《莊子·在宥》的原文是:“黃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閑居三月,復往邀之?!盵4]380這則寓言講黃帝第一次向有道之士廣成子請教“至道”時,遭到廣成子的訓斥,黃帝誠惶誠恐地回去閉門反省。這里的“特室”是“獨居的房子”的意思[5]149,“閑居”是“獨處”的意思,“席白茅”以示潔凈恭謹。黃帝獨處、恭謹、靜心反思三個月后,思想有所醒悟,第二次去拜問廣成子,不問治世之道而是去請教長生之道,才得到廣成子的贊許和教誨。在這種情況下,黃帝的退居生活不可能是“休閑”的,而是獨處反省從而恭謹嚴肅的。
那么,《莊子》一書中有沒有符合現(xiàn)代“休閑”意義的詞語呢?回答是肯定的?!肚f子·刻意》中的“閑處”一語就是休閑地生活的意思。莊子說:“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盵4]535此處的“閑處”“閑暇”之“閑”,顯然就是休閑,而“處閑曠”則指生活在曠野、荒涼的地方,此“閑”是荒地的意思。
再看《莊子》中如下幾句話?!翱鬃訂栍诶像踉唬骸袢贞涕e,敢問至道’。”[4]741“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diào)而閑乎!”[4]752“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閑。”[4]421“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盵4]457-458上面幾處文字中的“閑”都是“休閑”之義。
總之,不能一見古書中的“閑”字就直接生硬地解釋為“休閑”之義,這不是科學的方法。引用古文中有關“閑”字時,應當結合語境進行審慎的辨析。
李仲廣、盧崇昌在《基礎休閑學》中寫道:“休閑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是一種‘大知’者的境界?!肚f子·齊物論》說‘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大知大言’者寬裕廣博,言談美盛?!盵6]257章海榮、方起東在《休閑學概論》中也持上述意見[7]13。據(jù)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大知閑閑,小知間間”釋義:“閑閑,寬裕也。間間,分別也。夫智惠寬大之人,率性虛淡,無是無非;小知狹劣之人,性靈偏促,有取有舍?!盵4]51劉武《莊子集解內(nèi)篇補正》則說:“謂大知無所分別,即不事小察也,以與小知之間間反照?!盵8]36以上兩種解釋大意相同,“大知”指知識多的人,“閑閑”則意為胸懷寬廣、不斤斤計較。而曹礎基在《莊子淺注》中說:“舊注多把大知理解為褒義,似乎不妥。本段中的大知與小知,大言與小言,大恐與小恐,都是指爭論是非的人來說的,應屬貶義。閑,防。閑閑,拒絕接受意見的樣子。間間,細加分別的樣子。二句意思是,那些絕頂聰明的人自以為是,對別人的意見根本不聽,而那些才智低淺的人則只能在枝節(jié)問題上和別人計較。”[5]18體會莊子上下文義,莊子對“大知”和“小知”都是持批評態(tài)度的。筆者認為曹礎基的解釋是對的。所以,這里的“閑”也不是“休閑”,而是“閑”字的本義是“防范”,引伸為“拒絕、固執(zhí)”??傊瑹o論是據(jù)郭慶藩、劉武的解釋,還是曹礎基的解釋,“大知閑閑”都與“休閑”無關,引用來論說“休閑”完全是望文生義,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馬惠娣在《休閑問題的理論探究》一文中對“閑”字這樣解釋:“閑, 有范圍、限制、約束的意思?!墩撜Z·子張》:‘大德不逾閑’?!兑住ぜ胰恕? ‘閑有家’??追f達疏:‘治家之道, 在初即須嚴正立法防閑’?!e’又通‘嫻’, 具有嫻靜、思想的純潔與安寧之意?!盵9]由于馬惠娣系我國休閑學研究的開拓者,其關于“閑”的解釋被廣泛引用。
從文字學上考察,這種解釋是有問題的。下面從三個方面加以辨析。
(一)從“閑”的本義去解釋“休閑”會誤入歧途
從“閑, 有范圍、限制、約束的意思”之論則可看出,馬惠娣是從“閑”字的本義入手的。許慎《說文解字》云:“閑,闌也。從門中有木。”段玉裁注:“閑,闌也。引申為防閑。古多借為清閑字。又借為嫻習字。從門中有木,會意?!薄墩f文解字》將“闌”字釋為:“闌,門遮也。謂門之遮蔽也?!盵10]589“閑”就是門外的木柵欄,人邁過門檻才能進門,所以有設防、限制的意思。另有人釋“閑”為養(yǎng)馬圈,也是有根據(jù)的?!吨芏Y·夏官·校人》曰:“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边@就是說:天子有十二個馬圈,馬六種。從“馬圈”義又引申為“范圍”。如《漢書·武五子傳》:“制禮不逾閑。”就是說制禮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既然有一定的范圍,就有“防止”之義。如劉禹錫《天論》曰:“建極閑邪?!贝笠馐牵航蕜t,防止邪說??梢姡@里的“閑”就當“防止”講[11]204。從上可知,“閑”字本義是“柵欄”“養(yǎng)馬圈”,引申義是“范圍”“防止”等。從這個本義看,“閑”字與“休閑”毫不相關。如果硬從“閑”字的本義說“休閑”,則顯得牽強,也無法講通。所以,不能從“門、木”會意的“閑”字本義解釋“休閑”,而應當另辟蹊徑。
(二)中國休閑文化中的“閑”的本字應是“閒”
文字研究者必須了解漢字演變的歷史。1956年漢字簡化時,將“閒”字廢除了,將“閑”“閒”簡化為一個“閑”字。這可能是引起誤讀的主要原因。上古根本沒有“間”字,是后代寫作“間”的,上古都寫作“閒”。當產(chǎn)生了“間”字以后,人們把讀jiān(艱)和讀jiàn(見)的都寫作“間”,而把讀xián(閑)的寫作“閒”。在通常情況下,“閑”與“閒”是不相通的,只是在“空閑”的意義上有時寫作“閑”??梢?,“閑”字本無空閑之義,它之所以具有空閑之義,是由于它與“閒”字通假的緣故。因此,要理解休閑的“閑”就要轉而從“閒”字求解。
“閒”字是會意字,金文門上有一彎明月,月下有兩扇大門,這就表示由門中可以望見明月;小篆的寫法,把門上的月移至門內(nèi),表示從門縫中見月光,書寫更方便[11]20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從門月,會意也。門開而月入,門有隙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薄伴f,隙也?!f者,稍暇也,故曰閒暇。今人分別其音為戶閑切,或以閑代之。”[10]589由此可知,“閒”字本義就是空隙、空閑、閑暇,只是有時用“閑”字代替它,“閑”是“閒”的假借字。從金文的“閒”字字形看,明月在上,月光瀉入門內(nèi),朗照于室內(nèi)或庭院中,其情其境令人感覺很愜意,有一種悠閑的氛圍。古詩詞、散文來中這種表達很普遍。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12]280
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訪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3]592
從上面引用文字容易體會出:月色入戶,照人無眠,欣然而起閑庭信步的休閑情趣。更有現(xiàn)代學者發(fā)揮道:“閒這個字更明顯,你有多久沒有靠在門框上看月亮了?這個字就是門中間一個月亮。”[14]176說得雖然不一定那么嚴謹,但是意味是差不多的。
(三)“閒”與“嫻”是古今字的關系
上古本無“嫻”字,是后來根據(jù)語言文字發(fā)展的需要而新造出來的字,其古字是“閒”字,左邊加“女”字而構成“嫻”,叫做今字。這在文字學上叫古今字。在使用中,有時又以“閑”作為“嫻”的假借字,與“嫻”相通,有安靜、清閑、高雅之義,故而有“閑雅”“閑都”“閑靜”“閑麗”等詞語。 “嫻”的古字是“閒”而不是“閑”,探明其來源,有助于現(xiàn)代人理解“嫻”字和休閑的“閑”字的關系。
綜上所述,通過對“閑”字的本義、“閒”字的本義、“閑”與“閒”之關系、“閑”與“嫻”的關系的辨析,可以看出當前學界對休閑之“閑”的理解存在著許多誤區(qū)。這主要是由于漢語文字發(fā)展演變引起字形變化、字義變化,以及古今字、假借字的存在,特別是由于漢字簡化后,將“閒”字廢除,“空閑”“忙閑”的“閒”都寫作“閑”,這對正確理解休閑的“閑”產(chǎn)生一定影響。如果掌握當代人日常使用的“閑”字的字源、派生、演變及使用中的假借等情況,就會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中“休閑”的意義。
[1] 孫海植.休閑學[M].大連: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05.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 劉德謙.也論休閑與旅游[J].旅游學刊,2006(10):12-19.
[4] 郭慶藩.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1.
[5] 曹礎基.莊子淺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
[6] 李仲廣,盧昌崇.基礎休閑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7] 章海榮,方起東.休閑學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5.
[8] 劉武.莊子集解內(nèi)篇補正[M].北京:中華書局,1987.
[9] 馬惠娣.休閑問題的理論探究[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6):71-75.
[10]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 左民安.細說漢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12] 唐圭璋.全宋詞:第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3] 曾棗莊,舒大剛.三蘇全書:第14冊[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14] 蔣勛.天地有大美:蔣勛和你談生活美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王菊芹)
The Character “閑” in Chinese Leisure Culture
ZHANG Xin
(Faculty of Philosoph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At present, many papers and works interpret the Chinese character “Xian” (閑)without real understanding in Chinese leisure culture. So it’s necessary to compare some similar words and phrases with “Xian”(such as “閑居”“閑閑”“嫻”)to try to gain a clear idea of “Xian”(閑)in different contexts. Meanwhil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misread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閑”, and reveal that the character of “閑” in Chinese culture corresponds to the ancient character of ”閒”. This will contribute to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discourse “l(fā)eisure” in Chinese culture to deepen the Chines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leisure studies.
leisure; 閑; 閒; 嫻
2016-06-27
張昕(1991—),女,河南鄭州人,南開大學哲學院中國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
H021
A
1008—4444(2016)06—0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