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吳進 王藝霖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淺析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教育
劉毅 吳進 王藝霖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學生干部既是優(yōu)秀校風即教風、學風和工作作風建設的有生力量,而且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學校學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學生干部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干部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的風氣與學生工作的質(zhì)量,影響到學生工作的績效。在新的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向?qū)W生干部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學生;學生干部;培養(yǎng);教育
學生干部既是優(yōu)秀校風即教風、學風和工作作風建設的有生力量,而且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學校學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學生干部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干部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的風氣與學生工作的質(zhì)量,影響到學生工作的績效。在新的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向?qū)W生干部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有些學生干部,天天很忙,今天開會策劃這個活動,明天準備舉辦那個比賽,后天又穿街走巷,登門拜訪,談“生意”,拉贊助。這種積極開展各種學生活動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有的人誤以為當學生干部就是要搞活動,誰搞的活動影響大、規(guī)模大,誰就是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則是十分錯誤的。因此,一些學生干部開展活動很多,自己學習卻很少,成績逐漸下降。這些學生干部在同學們心目中是缺乏威信的,也是不適宜做干部的。
還有一些學生,不愿意當“小干部”,只愿意當“大干部”。他們熱衷競選學校、學院的主席、副主席,有時甚至投入不小的成本來“競選”,而不愿意當班上干部,特別是不愿意做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這種“官小”事多的干部。有的學生干部,喜歡搞轟轟烈烈的“大”活動,而不喜歡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地為同學做些實事。顯然,這些人當干部的目的,恐怕不是想為同學服務,而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的甚至只是為了綜合測評的加分而已。這種學生干部也是為廣大同學所不滿的。
更有極少數(shù)學生干部,與老師關系很好,但與同學關系一般;成天圍著老師轉(zhuǎn)。更有甚者,個別學生干部誤把老師對他的信任,作為指手畫腳的權力,頤指氣使,官腔十足,忘乎所以,影響很壞。這不僅有損老師的聲譽,而且敗壞學生干部在廣大同學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這種學生干部,更是全體同學極其反感的。
固然,大多數(shù)學生干部是品學兼優(yōu)的,上述現(xiàn)象只是少數(shù),但也要引起我們的深刻反省。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我認為,主要是一些學生干部沒有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沒有正確擺正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沒有弄清楚什么是學生干部。
那么,什么是學生干部呢?我認為:首先,是學生。既然是學生,就應該踐行學生的本份,做一個合格的學生。學生的本份是什么呢?評價學生的標準是什么呢?是學習。這里,學習是廣泛的,既包括現(xiàn)代科技的學習,文化知識的學習,又包括思想道德的學習,文藝體育的學習;既包括理論上的學習,又包括實踐中的學習;既包括自己的學習,又包括同學間的學習。不言而喻,大學生的學習主要還是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思想道德的學習。我們開展學生活動,固然是學習的一種方式,一種載體,一種形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且,即使活動本身,也要把知識性和思想性融入活動之中,才能作為學習的一種方式,起到促進自己和促進同學們學習的作用。那些為活動而開展活動,甚至以犧牲自己或同學們的學習而開展活動的行為,則與學習這個中心背道而馳,也違背了學生的本份。
其次,是干部,是學生的干部。既然是干部,就應該履行干部的使命,做一個合格的干部。干部的使命是什么呢?是緊緊圍繞促進學生學習這個中心,牢牢抓住培養(yǎng)學生成才這條主線,協(xié)助老師,帶領同學,服務同學,為學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不僅是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自己認真工作、樂于奉獻的精神,也就是要在工作過程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做干部。很多情況下,這要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而實現(xiàn)這些目的。因此,組織活動就成為干部的一項重要工作,一種重要的手段,但絕對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目的本身。如果把開展活動作為干部的目的,把開展活動作為評價學生干部的唯一標準,那就是手段與目的顛倒,是本末倒置。
最后,是學生干部。既是學生,又是干部,兩者不可分割。因此,如果只顧自己學習而不顧服務同學,這樣的人可能是合格的學生,而不是合格的學生干部;如果不顧自己學習而專搞所謂的活動,或者只為自己的私利,這樣的人既不是合格的學生,也不是合格的學生干部。此其一;其二,是學生干部,而不是社會上的干部,因此,不能染上社會上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風,不能變成脫離同學、高高在上、只對老師負責、不對學生負責的官僚主義干部。
總而言之,學生干部,首先是學生,其次是干部,最后是學生干部。他們的作用是,服務同學,提高自己,奉獻學院。這樣的人,就是學院、老師和同學們都歡迎的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干部。
不少同學進入大學后都希望擔任學生干部,因為這是全面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能力的極好機會。事實證明,在大學期間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同學,踏上工作崗位后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大學學生干部擔負著配合學校各方面力量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使其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四有”人才的職能。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信息接收快,知識面寬,因此,大學學生干部必須具備多方面的優(yōu)良素質(zhì)。我們在選拔學生干部的時候就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要在干部隊伍建立的初期階段就做到任人唯賢:
(一)政治思想素質(zhì)。
學生干部作為學生基層組織各種活動和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品質(zhì)。當前,我國正處在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年代,改革開放為我們的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給各種社會思潮和思想文化的進入提供了條件,使傳統(tǒng)的社會意識和思想觀念面臨著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大學學生干部更要自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定不移地宣傳和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俗話說,“其身正,無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大學學生干部更應以身立教,為人楷模,把學生緊緊地吸引和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事業(yè)心,自覺認識所從事的學生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所肩負的重托,增強責任意識,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兢兢業(yè)業(yè),積極工作。
(二)業(yè)務素質(zhì)。
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水平,而且求知欲強,喜歡探索,這就要求學生干部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合理的知識結構。一般來說,學習成績好的干部更容易贏得同學的尊敬和愛戴,更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對同學實行有效的領導。業(yè)務素質(zhì)不僅只表現(xiàn)在本專業(yè)學科的學習成績方面,還應包括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與本職工作有關的自然、社會科學知識,這些知識對于學生干部提高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為大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導與服務,從而提高領導行為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修養(yǎng)素質(zhì)。
學生干部要做好領導工作必須先服眾,而出色的人格魅力是與學生干部的領導才能相輔相成的。學生干部除了要在能力上強于普通學生外,其個人人文修養(yǎng)也很重要。就算能力再強,學習成績再好,如果官架子太大,為人傲慢,那么同學們還是不會服的!
(四)能力素質(zhì)。
要想學生干部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就應不斷增強他們的領導才能,提高其能力素質(zhì)。大學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zhì)包括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交往能力。學生干部要熟悉交往藝術,善于同各種類型的同學交朋友,學會與各種群體和組織打交道。只有這樣,學生干部才能和同學以及其他組織和群體建立密切的關系,各種信息也會源源不斷地向自己傳來,為開展各項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擴大視野,開拓思路,做好各項工作。 分析、判斷能力。學生干部面臨的工作往往是紛繁復雜的,這就需要提高自己分析、判斷各種社會現(xiàn)象、社會思潮和客觀事物等各種信息的能力。沒有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就沒有正確的決策,也就沒有正確的領導行為。 決策能力。決策是領導行為的基本功能,領導行為的效果,依賴于決策的性質(zhì)。學生干部應根據(jù)我們布置的中心工作,結合本部門或本系、本班的特點和具體工作的實際情況,找出關鍵問題所在,權衡利弊,及時作出有效可行的決策。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學生干部來說尤為重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干部,正是能為學校和社會帶來希望和發(fā)展的新生力量;組織能力。學生干部要把性格各異,素質(zhì)不同的同學組織起來,合理安排,充分調(diào)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把他們的活動協(xié)調(diào)起來,團結互助,擰成一股繩,為共同目標的實現(xiàn)而努力,保證決策的實現(xiàn)。這就需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而學生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的最大差別,具體表現(xiàn)為待人處事的方式以及組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因為學生工作要求學生干部能夠著眼于全局,在處理問題時考慮到絕大部分同學的利益,同時,學生干部繁重的工作也要求其具備學習、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五)心理素質(zhì)。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學生干部對同學實現(xiàn)有效領導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包括廣泛的興趣,豐富的情感和堅定的意志等方面。一個人如果興趣狹窄,情感貧乏,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缺乏主動精神和自主能力,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diào),是很難有大的作為的。相反,一個人有了廣泛的興趣,能使自己更加接近和了解同伴,更多地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增加和同伴的共同語言,從而有效地激起和培養(yǎng)群體成員的集體主義觀念。豐富的情感是聯(lián)絡和溝通同學之間關系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增強領導者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得到同學的信任和敬佩。堅定的意志就是要求干部要自覺地確定目標并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而努力奮斗,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主動精神和獨立自主精神,勇于為自己的決定和行動承擔責任。對工作中出現(xiàn)的挫折和干擾有堅強的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帶領同學完成預定任務。
(六)集體素質(zhì)。
學生干部個體的素質(zhì)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集體素質(zhì)不平衡,就會導致群體領導層的內(nèi)耗。對于大學生群體的干部來說,合理的集體素質(zhì)構成應該具有互補性。它要求各位學生干部在性格、氣質(zhì)、能力上彼此取長補短,優(yōu)化組合,并互相尊重,注意滿足對方的需要。這種心理上及能力上的互補有利于學生干部集體的團結,有利于形成集體的合力。
①缺乏對國家形式政策、現(xiàn)實國情和校情校史,學?,F(xiàn)狀的了解與把握;
②缺乏足夠的大局意識、奉獻精神和責任心。不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并認真履行職責、很好的做到個人的需要服從工作需要,個人安排服從工作安排;
③不重視宣傳發(fā)動和群眾骨干的培養(yǎng);
④缺乏計劃性與條理性,決策不經(jīng)過民主集中的正常程序,導致群眾意見紛紛;
⑤忙于工作和交際,卻忽視了專業(yè)學習。
(一)完善學生干部的思想認識。
學生干部中普遍有主觀意識太強的現(xiàn)象。這實際上是青年人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強的體現(xiàn)。雖然大學生都已成人,但思想并未成熟。追求成功與渴望證明自己的想法占了上風,但又不能通過較為合理的方式表現(xiàn),因而會出現(xiàn)自負、浮夸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干部與很多學生一樣不了解自己奮斗的方向,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定位還不夠明確。
為此,我們認為學生干部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為同學服務的使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甘于奉獻的精神認真做好學生工作。大學生干部除了應該比普通學生有更強的工作能力之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應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應比一般人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更有序的組織能力,而且責任心也應比一般同學強,對待工作也應更加務實些。
(二)加強學校、教師與學生干部的溝通與交流。
大學學習生活已不像中學那么直接、頻繁地與學校老師接觸了,各項事務工作均需由學生自己來聯(lián)系、策劃和組織。無疑,學生干部是學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甚至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然而學生干部除了做好信息傳送工作之外,也不能忽視了自己與教師的溝通。
在大學校園中,教師主要起著引導學生的作用。但由于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思想認識的差異,學生與教師之間總存在著無形的障礙。工作中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干部可能會主動找教師交流,但這僅止于單純的工作經(jīng)驗的交流。有些學生干部只是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很少與教師交流思想,教師不了解他們身上的缺陷,自然也無從指導。大學生干部與老師的這種關系削弱了學生干部的橋梁作用,學校上層管理與學生管理出現(xiàn)了脫節(jié)。對此,輔導員可以通過談心的方式和學生干部經(jīng)常交流思想,建議學院也可以加強心理咨詢方面的建設,解除學生干部心中的困惑,引導其健康發(fā)展。
(三)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
大學生干部是大學校園一個必不可少的群體,有其存在的重要價值。對學生干部存在的不足我們也要進行辯證分析。學生干部的不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可以全部歸咎于學生本身。大學生有很強的可塑性,尤其是在大學教育這樣的環(huán)境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達到治標、治本的目的,就必須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在現(xiàn)實情況下,青年學生普遍存在只重視分數(shù)而忽視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只重視專業(yè)教育和科研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象,這些都不利于促進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與確立。同時不良社會風氣也影響了菁菁校園,如果不加以有力的引導和有效的教育,也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然而,長期以來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在某些方面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需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就要求學校以及其他教育管理機構共同努力,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為學生干部的健康成長提供保證。
吳進(1985-),男,漢族,四川成都人,講師,法學碩士在讀,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藝霖(1990-),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助教,本科,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簡介:劉毅(1987-),男,漢族,四川成都市人,助教,文學碩士,四川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