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琴
(河源市衛(wèi)生學校,廣東 河源 517000)
微課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以“有效咳痰、縮唇腹式呼吸訓練”教學設計為例
莊麗琴
(河源市衛(wèi)生學校,廣東 河源 517000)
在信息時代,高科技與教育相結合教學模式(如微課、慕課)成為課堂教學新趨勢。本文以“有效咳痰、縮唇腹式呼吸訓練”為例,介紹如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微課。
微課;內科護理學;教學設計;翻轉課堂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本文根據內科護理學教學特點,對“有效咳痰、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內容進行微課設計,具體如下。
1.1 學情分析
“有效咳痰、縮唇腹式呼吸訓練”是《內科護理》第二章“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一節(jié)“概述”中的內容,既是本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又是呼吸系統(tǒng)??撇僮髦械幕炯寄?,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難懂。盡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正確有效地進行咳嗽、排痰和呼吸訓練仍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技巧。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觀察咳嗽、咳痰和呼吸的變化,明白如何正確有效咳痰和進行縮唇腹式呼吸訓練。
1.2 教學視頻制作
根據“有效咳痰、縮唇腹式呼吸”教學內容,制作時長為6~8分鐘的教學視頻。內容包括3部分:相關知識介紹、操作演示和重點回顧。其中第一部分為語音配字幕介紹相關概念、操作要點以及注意事項等理論重點;第二部分為圖片和視頻相結合的標準操作演示;第三部分為圖片展示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重點步驟和易出錯環(huán)節(jié)。本次制作采用的訓練用品有:有效咳痰——痰杯、漱口杯、紙巾、大毛巾等;縮唇腹式呼吸訓練——蠟燭、氣球、窄口寬身的水瓶(盛1/3水,帶吸管)。制作視頻前,教師先指導一名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步驟,并準備好拍攝設計稿(包括講到哪里、放哪張PPT、什么時間、拍攝全身還是半身、拍攝什么角度的示教動作、對機位的要求、視頻剪輯要求等),以便在錄制過程中一氣呵成。
1.3 教學視頻的翻轉應用
教師先注冊名為“內科護理學習”的微信公眾號或建立QQ群作為師生交流的網絡平臺,然后把錄制好的教學視頻和自學評估表(目的在于檢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傳到微信或QQ群,并發(fā)布教學進度和要求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考。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填寫自評表,并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發(fā)布到群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自評反饋進行二次備課,以期在課堂教學中取得良好效果。
2.1 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導入
通過課前學習微視頻,學生對所授知識點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這為課堂學習、演示交流提供了方便。教師只需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微情景,如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張爺爺快要出院了,護士給張爺爺進行健康宣教時,如何教會他進行有效咳痰,并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呼吸功能呢?微情景創(chuàng)設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工作場景,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學生臨床思維的形成。
2.2 小組探究,合作交流
基于情景教學理念,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般6~8人一組,每組根據情景問題進行知識查閱、討論、練習和角色扮演。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再次觀看課前下載的視頻資料,教師在一旁進行適當指導。
2.3 角色扮演,成果展示
小組成員根據自行設計的場景進行角色扮演和操作演示,實現小組間互動交流。通過展示,各組成員相互監(jiān)督,發(fā)現操作中錯誤的方法和步驟,并觀察和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及好的做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只在旁觀察和記錄,不打斷學生的演示。
2.4 評價反饋,問題討論,橫向拓展
一是重視過程評價,通過學生自評、他評(角色互評)有效檢測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尤其是學生互相評價,既可以分享操作心得,又可使學生學會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不斷總結和思考更好的操作方法。二是教師點評。教師先就學生展示出來的優(yōu)點、亮點加以點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然后啟發(fā)、引導學生對演示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時間、學生學習能力進行知識橫向拓展,如提出問題:在呼吸內科工作時,可能我們遇到的病人并不僅僅只表現出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或許還有胸痛甚至咯血,那我們該如何護理呢?如此,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終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3.1 微課效果反思
微課是實現翻轉課堂的有力工具,是促進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和實現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嘗試。學生利用微視頻事先了解和學習課本知識,對原本抽象的知識點有了感性和直觀認識。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對微視頻中的操作演示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自信。此外,學生還提到:“老師,我以后上班了如果一時沒有教會病人,我也可以把這個小視頻發(fā)給他,讓他自己來學。”這就是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論課前、課中、課后,其影響都是極為深遠的。
3.2 微課制作反思
如果翻轉課堂成為一種常態(tài)的教學行為,那么微課制作必將成為日后教師備課的新手段。如何選擇合適的內容、如何應用微課并有效開展課堂教學等亟待教師思考。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筆者選取的微課內容是一些臨床常見的重要知識點、易學易掌握的??撇僮骷敖】到逃械募膊》乐?。這些內容微課制作設計較簡單,時間一般控制在6~8分鐘,符合中職生學習特點。同時,教師需要對每一個微課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和整合,并針對學生學習特點進行精心而巧妙的設計。因此,教師課前要進行兩次備課,一是制作微課視頻前的備課,二是使用微課視頻后的備課。
總之,以微課為載體的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它能夠讓理論教學更形象和具體化,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慎獨思辨能力。
G421
B
1671-1246(2016)11-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