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伊尹扶湯”與“武王伐紂”
      ——馬致遠《漢宮秋》中君臣文化研究

      2016-03-15 11:22:07蔡勇
      關鍵詞:漢元帝馬致遠君臣

      蔡勇

      (廣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0)

      “伊尹扶湯”與“武王伐紂”
      ——馬致遠《漢宮秋》中君臣文化研究

      蔡勇

      (廣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0)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忽必烈未即帝位之前,就宣揚“三綱五?!薄!镀朴膲艄卵銤h宮秋》是馬致遠前期創(chuàng)作的著名歷史悲劇?!稘h宮秋》在思想表達上,不僅展現(xiàn)了明妃出塞給以元帝為首的整個王朝所帶來的無奈與悲哀,在情節(jié)的步步展開中更感受到了劇作中元帝與匈奴、元帝與毛延壽、元帝與以尚書為代表的輔佐賢臣之間的似是而非的君臣文化,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國家興亡之時帝王所發(fā)出的歷史悲鳴。

      馬致遠;《漢宮秋》;君臣文化

      元朝是以我國蒙古族上層貴族集團為主要統(tǒng)治者掌握國家政權的時代,元朝的政治、文化制度基本上沿襲宋朝和金朝,同時也保存了蒙古族的舊制。其中,三綱五常就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最早源于孔子?!昂霰亓椅醇吹畚恢?,就宣揚‘三綱五常'。說:‘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則無以立于世矣。'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也曾對臣下說:‘儒者可尚,以能維持‘三綱五常'之道也。'同時,元代的理學家也用他們的哲學義理論證倫理綱常,以倡導和鞏固封建統(tǒng)治秩序?!?/p>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是馬致遠前期創(chuàng)作的著名歷史悲劇。它取材于正史和民間傳說,經加工創(chuàng)作,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覺震撼,也必然帶有濃烈的元代特色。對于《漢宮秋》的思想表達,張大新認為,《漢宮秋》“有機地融入了帶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歷史興亡之思,寄寓了一代文士對帝業(yè)沉淪、山河易主乃至傳統(tǒng)文化體系整體性崩毀的緬懷和傷悼之情”;過常寶則認為,《漢宮秋》“使劇作成為金元、宋元之交的家國興亡和民族情緒的曲折反映。劇作揭露了恃強凌弱的外敵,譴責了膽怯無用的文武大臣,批判了賣國求榮的叛臣”。在閱讀《漢宮秋》的過程中,筆者不僅感受到了國勢衰微所帶給元帝的明妃出塞的無奈與悲哀,也感受到了劇作中元帝與匈奴、元帝與毛延壽、元帝與以尚書為代表的輔佐賢臣之間的似是而非的君臣文化,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國家興亡之時帝王所發(fā)出的歷史悲鳴。

      一、從人物設定上看《漢宮秋》中的君臣文化

      《漢書·匈奴傳》中記載:“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皆倍于黃龍時。單于自言愿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后宮良家子王墻字昭君賜單于?!薄稘h書·元帝紀》:“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乎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xiāng)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愿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后漢書·南匈奴傳》:“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后單于閼氏焉?!敝钡綎|晉時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所描述的昭君出塞故事,在敷衍史實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毛延壽一角,則更明顯地具有民間文學的色彩:“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

      在昭君出塞故事的流傳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人物角色的變化,除了《漢書》、《后漢書》和《西京雜記》中的漢元帝、昭君、毛延壽和呼韓邪單于外,《漢宮秋》中又添加了一個在整個事件中至關重要卻又極易被忽視的角色——尚書。從人物設定上來看,筆者發(fā)現(xiàn),在《漢宮秋》和親主題下所顯示的作者馬致遠對于君臣文化的思考與反思。

      在楔子部分,呼韓邪單于、毛延壽和漢元帝都紛紛上場,對各自的身份、地位、現(xiàn)狀作了介紹,呼韓邪單于“實是漢朝外甥”“稱藩漢室”,毛延壽是“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諂佞奸貪”,漢元帝自認為“邊塞久盟和議策,從今高枕已無憂”,卻又認為“非朕躬有德,皆賴眾文武扶持”,這是對朝臣的極大肯定,也為下文昭君出塞的進一步發(fā)展做鋪墊。

      呼韓邪單于聽信毛延壽的挑撥,以武力向漢朝索要王昭君和親時,以尚書為代表的朝臣上奏勸漢元帝以昭君娘娘和親,“以息刀兵”。此時的元帝說了這樣一句話:“俺又不曾徹青霄,高蓋起摘星樓。不說他伊尹扶湯,則說那武王伐紂?!边@是來自漢元帝的質問,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當時的君臣文化:“伊尹扶湯”與“武王伐紂”。毋庸置疑,在《漢宮秋》楔子部分,漢元帝就把自己的朝中大臣當作是伊尹的代表,輔佐漢元帝“獨掌乾坤四百州”。然而,對于“武王伐紂”,在劇中,呼韓邪單于的武力威脅就像是武王,而漢元帝自己倒成了昏庸無能、酒色魚肉的商紂王,而自己的新寵王昭君就這樣莫名奇妙地成為了誤國昧主的妲己?!拔渫醴ゼq”,商紂王(漢元帝)正是不聽朝中忠臣賢相(以尚書為代表的朝中大臣)的諫言,卻一味地寵信奸臣——毛延壽與昭君,從而招致國家的滅亡。這樣簡單的八個字,卻一再強調了朝中忠臣賢相的重要性。然而,這種看似合情合理的邏輯,在劇中的現(xiàn)實面前卻顯得有點欲蓋彌彰。此時漢元帝和整個漢朝面臨的問題與商紂王時期是完全不一樣的?!稘h宮秋》中所顯示的君臣關系是顛倒的,而這種顛倒正是可悲的:首先,漢元帝與以尚書為代表的忠臣賢相之間是最正統(tǒng)的君臣關系,即所謂的“伊尹扶湯”,但實際上面對匈奴的威脅,他們卻不能準確分析形勢,只會讓帝王妥協(xié);其次,漢元帝與匈奴之間,是匈奴“稱藩漢室”,但實際上呼韓邪單于覬覦明妃美色,以武力威脅元帝;再次,漢元帝與毛延壽之間,按理說毛延壽的功名利祿都應仰仗元帝賜予,但實際上毛延壽哄得皇帝對他“言聽計從”,最終導致元帝的窘境;最后,漢元帝與昭君之間,昭君皇帝與后宮嬪妃,應受到帝王的庇佑,但實際上她不僅沒有得到帝王庇佑,反而卻要犧牲自己來庇佑帝王。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實力是有明顯差距的,呼韓邪單于的這一請求也是不道德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面對內憂外患的呼韓邪單于自己不敢輕易發(fā)兵——“我欲待起兵南侵,又恐怕失了數(shù)年和好。且看事勢如何,別做道理”,但朝中以尚書為代表的朝中大臣卻只懂得一味地勸元帝以明妃和親……在漢強匈弱的情形下,最終釀成了這樣一出悲劇,這正是對所謂君臣文化的極大的諷刺和批判。

      二、從情節(jié)設置上看《漢宮秋》中的君臣文化

      《漢宮秋》對昭君出塞的具體發(fā)展相較于正史作了較大的改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點:

      第一,漢匈之間地位的改動。在史書記載中,漢匈之間的主次強弱關系非常明顯,在《漢宮秋》的楔子部分,對于漢匈之間的實際形勢并沒有做出較大的改動,而是直言其各自的情勢,但是在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卻讓甘心“稱藩”的呼韓邪單于敢于以武力威脅“獨掌乾坤四百州”的漢家天子。這種情節(jié)的離奇變換既受元代社會的影響,也必然有馬致遠的匠心獨具。過常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書中指出,“由于元朝是以少數(shù)民族中的上層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全中國的王朝,它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現(xiàn)象”,這或許是有些影響的,以匈奴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集團,即使他們在與中原政權的對比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卻并不代表他們沒有一決高下的勇氣和膽量。而另一方面,這也更突出了元帝與朝臣的昏聵,在漢強匈弱的形勢,面對藩屬國的無理要求卻不能冷靜分析解決問題,竟然只能一再地妥協(xié)退讓,君王過分依賴朝臣,朝臣以歷史上的紂王寵信妲己為借口逃避自己的責任,只是一味地勸自己的君主妥協(xié)。這是很可悲的。

      第二,昭君身份的改動。在史書中,王昭君的身份是良家子或者掖庭待詔,雖是入選宮中,卻與《漢宮秋》中的明妃形象有著很大的差別。身為良家子或掖庭待詔的王昭君,她的身份從根本上只是一名普通的漢家女子,在和親歷史上,她可以被賜予公主身份遠嫁番邦。然而,身為帝王妃卻要和親,這是中國傳統(tǒng)所不允許的。在中國和親史上,和親女主有身份地位極其尊貴的公主,如唐肅宗寧國公主,[1]卻沒有妃嬪和親的先例,即使是再不得寵的妃嬪,也是不能和親的。然而,呼韓邪單于所索要的,各位王公大臣所勸導元帝割愛的,正是他新寵的明妃——王昭君。元代雖然是由蒙古族貴族階級掌握的政權,但是早在忽必烈未即帝位時,就一再呼吁對中原文化的學習與沿用,所以此一情節(jié)的改動,不僅是中原傳統(tǒng)道德觀念所不容的,也是當時元代各少數(shù)民族所別扭的??烧窃谶@樣大的社會背景下,馬致遠還做除了這樣的改動,也正是對漢朝官員昏聵無能的有力批判與譴責。

      第三,故事結局的改動。《漢宮秋》的最后,王昭君選擇了犧牲自己,在番漢交界的黑龍江自殺,這樣既無損于國家利益,也維護了元帝的尊嚴。這一舉動,既光輝了昭君的形象,也是對男權社會的重重一巴掌。對于政治而言,極強的功利性是它的根本著眼點。就拿和親來說,它的政治目的性極強,與“和親女主”的真實身份并無根本關系:不一定非要是公主,只要是皇帝認可的身份即可;公主的死活也不重要,關鍵是雙方承認這種和親關系——昭君被元帝寵幸,加重了這一層政治悲劇色彩的必然性。在危機出現(xiàn)之時,面對綱常有道的君臣關系,能徹底解開這個死結的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小女子,這也是極大的諷刺。

      三、總結

      元代1271年建立,1279年滅南宋統(tǒng)一中國。馬致遠是元代前期著名的雜劇作家和散曲作家,而《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又是馬致遠前期創(chuàng)作的著名歷史悲劇。五代十國間長達數(shù)百年的戰(zhàn)亂與對峙,使得國與國之間在對抗之余也增加了更多的學習。對中原儒家文化的學習定是必然的選擇。君臣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伊尹扶湯”還是“武王伐紂”,都一再地強調君臣關系的重要性,帝王的英明與臣子的賢明輔佐都是分不開的。三綱五常就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忽必烈未即帝位之前,就宣揚 ‘三綱五常'”。然而,公元1234年,大蒙古國(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滅金,廢科舉。而這一廢就長達七十年。從此切斷了像馬致遠這樣的一代文人的仕途之路。而這種極其渴望建立卻始終無法建立的君臣關系投射到作家的腦海中。

      馬致遠運用戲劇的豐富的想象力,在人物角色設定上將史書中弱化的朝臣展現(xiàn)在舞臺上,讓我們更清晰直白地看到兩者之間的君臣文化。而在情節(jié)設置上,又作了幾次較大的改動,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這種不正常的君臣文化所帶來的悲劇意味。眾所周知,元雜劇之通例為一人主唱,正旦主唱為旦本戲,正末主唱為末本戲?!稘h宮秋》則為末角(漢元帝)主唱之末本戲,全劇之情節(jié)均圍繞其展開。在很多學者看來,本劇雖然漢元帝是主唱,但昭君無疑是劇中之主角。這一點是筆者所不認同的,昭君這一角色的設定,是為了進一步的深化戲劇的主題,凸顯君臣文化失衡所帶來的悲劇意味,從而抒發(fā)了自己作為一代文士的時代感受。

      [1]過常寶.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

      [2]張大新.論元代前期歷史劇的民族意識和時代精神[J].文學評論,2010,(4).

      [3]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2941.

      [5]葛洪.西京雜記[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6]崔明德.中國古代和親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猜你喜歡
      漢元帝馬致遠君臣
      宋代君臣殿上間距考論
      《天凈沙·秋思》新編
      明清兩朝邊疆治理中的西夏歷史借鏡——兼論明清君臣的“西夏觀”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7:34
      回天乏術的傀儡皇帝
      怎樣勸人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月讀(2017年6期)2017-06-13 12:11:59
      馬致遠:有一種失望叫歸隱
      百家講壇(2016年5期)2016-09-28 18:47:44
      新編豫劇《王昭君》之漢元帝塑造體會
      馬致遠:聽他端坐瘦馬自吟自話
      《漢宮秋》人物形象分析
      戲劇之家(2015年1期)2015-02-03 14:48:58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
      当雄县| 广平县| 乐平市| 黄陵县| 陕西省| 樟树市| 宜城市| 朝阳区| 永丰县| 桐庐县| 新宾| 专栏| 临潭县| 玉龙| 鹤岗市| 会泽县| 大连市| 塔城市| 鹿泉市| 南澳县| 朝阳县| 平谷区| 齐齐哈尔市| 贵港市| 灵台县| 陵水| 灵丘县| 卫辉市| 大渡口区| 舒兰市| 临清市| 合肥市| 乳山市| 巴林右旗| 新巴尔虎右旗| 禹州市| 阳曲县| 敦化市| 政和县| 嘉善县|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