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莉(黑龍江財經(jīng)學院,哈爾濱 150000)
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對策
劉琳莉
(黑龍江財經(jīng)學院,哈爾濱 150000)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一直是研討的重要課題,這一課題所強調(diào)的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已成為共識。然而,實際中大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參與度低,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一直難以打破。這也造成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成效甚微,學生逐漸偏離了語言學習的正確軌道,最終失去語言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勢在必行。
大學英語教學;學生參與度;對策
1.1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的限制
一直以來,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占據(jù)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課堂教學以知識灌輸為主,幾乎沒有學生主動發(fā)言,僅有的學生參與是在課文設定的問題回答環(huán)節(jié)。即使在這一設定的參與環(huán)節(jié),學生大多是機械重復課文中的原句子,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yún)⑴c其中,這就使得學生的參與沒有任何意義。另外,單一的、完全與實際能力相悖的考核方式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也沒有任何作用。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的考核方式還是以學期末的筆試答卷為主,無法體現(xiàn)和提高學生能力的實際運用。
1.2第二課堂的缺失
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與其語言能力的高低有直接關系,而提高學生語言能力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即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教高司[1998]2號(1998年4月10日)《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提到“第二課堂主要是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名著導讀、名曲名畫欣賞、影視評論、文藝匯演、課外閱讀、體育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yǎng)”??墒?,就目前來說,不少大學的第二課堂僅限于每周一次學生自主組織的英語角活動,第二課堂的豐富性完全沒有得以體現(xiàn)。
2.1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與勇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對于教師而言,研究所教授學生的身心特點,找出正確的對策,對提高教學效果意義重大。既然已經(jīng)了解到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強,愛面子,就要在平時教學包括生活中幫助其增強自我效能感,樹立語言表達的信心。具體到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問題和任務設置的難易度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相匹配,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以鼓勵為主,從而增強其參與課堂活動的勇氣與信心。例如,每次課前為學生預留10分鐘,請學生用英語做課前展示。具體內(nèi)容可以是學生熟悉的話題,小故事,猜謎,或是小組排演的短話劇。這樣既使學生的表現(xiàn)欲得以滿足,也為后面課程的進行營造了輕松的氛圍。
2.2改進教學模式,變更考核評估方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可以與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模式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授課模式,有利于教師較好的掌控課堂活動,把握授課節(jié)奏。結合多媒體教學則可以通過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的界面,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形象生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記憶力,改進教學效果。以《綜合英語教程4》第六單元Chinese Food為例,在課文講授之前,利用多媒體課件將中國八大菜系一一展示,同時穿插播放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面的精彩片段,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參與課堂活動做了鋪墊。
采用分組教學,將學習任務布置到每個小組。由于我們的班級學生人數(shù)較多,集體授課很難照顧到每位學生,采用分組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發(fā)展能力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三點。其一,每個小組都有一位組長,負責任務的分配以及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在小組成員分配上,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性。具體的做法是,把控好學優(yōu)生和后進生的比例。其二,學習任務的布置要合理、開放、有深度,為學生提供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第六單元Chinese Food的分組教學任務就是要求學生以自己喜愛的美食為主,講述其發(fā)展和制作的過程,探究美食背后的文化根源。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比較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其三,教師要把控全局,做好點評和總結。在這單元的分組教學結束時,筆者除了對每組的表現(xiàn)做了點評之外,還著重引導學生思考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體現(xiàn)的“天人合一”、“中和為美”、“以烹飪喻治國”的哲學思想。
改變過去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考核方式,轉向知識與能力并重的評估方式。采取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估方式。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
其一,建立學習檔案,對學生課堂參與做出評價,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依據(jù)。在這一層面,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每次認真參與的活動,教師都要給出客觀評價,并且在參考全班同學的意見下打分,做到公平公正。讓學生看到參與課堂活動對其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成績的影響,鞭策其自主自愿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
其二,階段測試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綜合給定學生成績。在每學期中,可以布置一些實踐任務,學生在實踐結束后提交一篇以體現(xiàn)思考能力、調(diào)查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小論文。實踐任務可以多樣化,比如閱讀原版英文小說、組織英文話劇表演、參加慈善義工、介紹一次旅行經(jīng)歷,等等。當然,英語學習不能忽略平時對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等方面的積累,而學期末所進行的常規(guī)筆試也是對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檢驗。
2.3開辟英語第二課堂
要想學好英語,第二課堂的重要性不能忽視。英語學習是為了交流,學生不愿參與課堂活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更無從說起用英語與人交流。社會建構主義主張“我們通過使用語言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互動來掌握一門語言”(Williams,1997)。第二課堂的開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其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加學生用英語與人互動的機會。在校園營造課外學習英語的氛圍:利用校園廣播播放相關英語知識,組織英語協(xié)會和英語角,組織英語演講比賽,學唱英語歌曲,觀看英文原版電影,開展英語學習講座,等等。只有在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中建立起學習英語信心與熱情,學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找到學習的動力。
打破大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沉默,提高學生參與度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教師要研究學生心理,從課上和課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參與語言活動的機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真正的發(fā)展,使大學英語教學朝著更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方向前進。
[1] 張鑫.論提高學生參與度的英語教學策略[J].教育革新,2014,(01):182.
[2] 張琪.多元互動教學對提高學生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4.
[3] 周炎根,桑青松.國內(nèi)外自主學習理論研究綜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14,(01):125.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degree of engagemen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IULin-li
(HeilongjiangInstitute ofFinance and Economics,Harbin 150000,China)
For a long time,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of discussion,the subject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process has become a consensus.However,the actual students'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is low,the traditional"teacher talk,students listen"model has been difficult to break.This also resulted in the work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th little effect,students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the correct path of language learning,and they eventually lose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to language learning.Therefore,to improve students'participation degree is imperati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Students'degree ofengagement;Countermeasure
H319
A
1674-8646(2016)11-0064-02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