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普
中國.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陜西寶雞) 721016 E-mail:chenxiaopu68@126.com
?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與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的關(guān)系
陳小普
中國.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陜西寶雞) 721016 E-mail:chenxiaopu68@126.com
【摘 要】目的:探討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征及其與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的關(guān)系。方法:運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時間管理傾向量表、青少年學業(yè)情緒問卷對陜西某師范院校341名師范生進行測試。結(jié)果:①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別、專業(yè)、生源地以及低年級組與高年級組差異(t=2.190,2.362,2.339,2.105;P<0.05);②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yè)情緒均存在顯著相關(guān)(r=0.423,0.219, 0.405;P<0.01)。結(jié)論: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以及學業(yè)情緒顯著相關(guān)。
【關(guān)鍵詞】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相關(guān)性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于1977年首先提出,是指個體在特定情境中對自己行為能否達到滿意結(jié)果的預(yù)期。Bandura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越高,越傾向于積極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就越容易獲得更好的成績。并且,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也高[1]。之后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在此概念基礎(chǔ)上提出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德國著名健康心理學家Schwarzer認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在面對各種不同環(huán)境、挑戰(zhàn)以及新事物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般性的自信心[2]。
時間管理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既是個體對時間的態(tài)度、計劃和利用等認知特點,也是個體對時間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是一種具有多維度多層次心理結(jié)構(gòu)的人格特征[3]。善于管理時間的人,其生活必定井然有序,因此能體會到更多的積極情緒和成就感。國內(nèi)已有研究表明,時間管理傾向與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學業(yè)情緒(Academic Emotion)的概念由德國心理學家Pekrun等人在2002年首次提出,是指在教學或?qū)W習過程中與學生學業(yè)相關(guān)的各種情緒體驗,包括高興、厭倦、失望、焦慮、氣憤等[5]。學業(yè)情緒伴隨著學業(yè)活動,無論其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會對學習、復(fù)習、考試等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個體的身心健康。Pekrun的研究表明,學業(yè)情緒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的相關(guān)[5]。
我國學者圍繞大、中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較多,但針對師范生群體的相關(guān)研究并不多見。師范生在培養(yǎng)目標、職業(yè)選擇等方面與普通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并且社會對師范生的心理素質(zhì)、從業(yè)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征及其與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的關(guān)系進行專門研究,為提高師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借鑒。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陜西某師范院校400名師范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回收有效問卷341份(85.3%)。其中男生111人,女生230人;大一103 人,大二104人,大三77人,大四57人;文科116 人,理科225人;來自城市99人,來自農(nóng)村242人;獨生子女85人,非獨生子女256人。
1.2 方法
1.2.1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由Schwarzer等人編制,王才康等人翻譯修訂為中文版[6],并對其信效度進行分析。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0.87,重測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r =0.90(n=401,P<0.001)。量表共有10個項目,使用Likert 4點計分法,從“完全不正確”到“完全正確”依次賦值為1~4分,得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
1.2.2 時間管理傾向量表 由黃希庭、張志杰參照國外文獻并結(jié)合我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編制[3]。該量表由時間價值感(10個項目)、時間監(jiān)控觀(24個項目)和時間效能感(10個項目)3個分量表構(gòu)成,共計44個項目,采取Likert 5點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別評定為1~5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管理時間的能力越強。該量表各維度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為0.62~0.81,重測信度系數(shù)為0.71~0.85,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被廣泛運用于青少年的時間管理傾向研究。
1.2.3 青少年學業(yè)情緒問卷 由董妍和俞國良在Pekrun等人的學業(yè)情緒理論和系列研究基礎(chǔ)上編制[7]。該問卷將學業(yè)情緒確定為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消極高喚醒、消極低喚醒4個維度,包含72個項目,采用5點計分法。該量表具有較好的理論構(gòu)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標,是研究青少年學業(yè)情緒問題的一個有效工具。
1.3 統(tǒng)計處理
運用SPSS 20.0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處理。
2.1 被試一般自我效能感狀況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表明,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為(25.93±4.37),處于中等水平。以性別、專業(yè)、生源地、是否為獨生子女以及年級組為自變量對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1。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別、專業(yè)、生源地及年級組差異:男生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城市學生高于農(nóng)村學生,低年級組(大一和大二)學生高于高年級組(大三和大四)學生。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為獨生子女方面不存在差異。
表1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個體差異(±s)
表1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個體差異(±s)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 一般自我效能感 t P 性 別 男 26.78±4.390女 25.51±4.313 2.19 0.029 專 業(yè) 理科 26.38±4.472文科 25.03±4.042 2.362 0.019生源地 城市 26.92±4.595農(nóng)村 25.52±4.221 2.339 0.020是否獨生子女 是 26.19±4.227否 25.84±4.424 0.552 0.581 年 級 低年級組26.51±3.831高年級組25.05±4.766 2.105 0.037
2.2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的關(guān)系
由表2可知,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guān),即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其時間管理能力越好。
表2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的相關(guān)(r)
2.3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情緒各維度的關(guān)系
從表3可知,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情緒中的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兩個維度呈顯著正相關(guān),而與消極高喚醒、消極低喚醒兩個維度呈顯著負相關(guān)。
表3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情緒各維度的相關(guān)(r)
2.4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的相關(guān)
為了解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之間的關(guān)系,采用皮爾遜積差相關(guān)方法對三者之間的相關(guān)程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4。
表4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的相關(guān)(r)
數(shù)據(jù)表明,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之間相關(guān)顯著,與學業(yè)情緒之間相關(guān)顯著;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yè)情緒之間相關(guān)顯著(雙尾檢測)。
3.1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征
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別、專業(yè)、生源地以及年級組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在性別方面,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這與之前很多學者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6,8],原因在于我國社會傳統(tǒng)觀念對男性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和更高的期待,使得男生的成就動機高于女生。在生源地方面,來自城市的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來自農(nóng)村的師范生,因為就我國目前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與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農(nóng)村學生在感受這種差距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體驗到失落或自卑等消極情緒,無疑會降低他們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但管培雯對醫(yī)學生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存在生源地差異[9],研究結(jié)果的不同是否出自于師范生與醫(yī)學生群體的特殊性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在專業(yè)方面,理科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文科師范生;在年級方面,低年級組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高年級組師范生。本研究在專業(yè)和年級這兩個因素上得出的結(jié)論與以往某些研究結(jié)論不同,如江君的研究顯示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存在專業(yè)和年級差異[8]。筆者通過訪談了解到,本研究中自我效能感的專業(yè)差異應(yīng)該源于學科性質(zhì),相比文科課程,理科課程的難度較大,心理學研究表明,完成難度較大的任務(wù)更能提高個體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個體的自信心;師范生在低年級和高年級時的自信水平有所不同,低年級組師范生經(jīng)過激烈的競爭進入大學校園,躊躇滿志、躍躍欲試,自信水平自然較高,而高年級組師范生已經(jīng)開始規(guī)劃未來,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特長、理想及就業(yè)形勢在考研、考公務(wù)員、招教、轉(zhuǎn)行找工作等多種出路面前做出理性的抉擇,難免覺得困難重重或力不從心,使得自信水平降低。3.2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時間管理傾向、學業(yè)情緒的相關(guān)
師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顯著相關(guān),同時與時間價值感、時間監(jiān)控觀、時間效能感3個因子也存在顯著相關(guān),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yè)情緒顯著相關(guān),與已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0-12]。
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情緒中的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兩個因子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消極高喚醒、消極低喚醒兩個因子呈顯著負相關(guān),也就是說,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師范生在學業(yè)活動中越容易體驗到高興、快樂、自豪等積極高喚醒情緒,或者滿足、平靜、放松等積極低喚醒情緒,而不易體驗到消極高喚醒情緒如焦慮、羞愧,或者消極低喚醒情緒如厭倦、無助、沮喪等。反之,一般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師范生在學業(yè)活動中更容易體驗到消極的學業(yè)情緒,更不易體驗到積極的學業(yè)情緒。這與李潔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13]。
一般自我效能感反映的是個體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的自信,其水平越高,個體的自信心越強,也就越傾向于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進而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時間。相反,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個體,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容易喪失信心、產(chǎn)生消極心態(tài),導(dǎo)致疲于應(yīng)付、手忙腳亂。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師范生越善于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管理時間,使自己的學習、生活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因而更容易體驗到積極的學業(yè)情緒、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進一步增強學業(yè)自信、獲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最終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總之,師范院校應(yīng)該通過相應(yīng)的教育教學活動提高師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能力,以幫助他們體驗積極的學業(yè)情緒、維持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從而提高師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從業(yè)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1997:133-134
[2]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1997(3):177-190
[3]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 2001,33(4):338-343
[4]張志杰.時間管理傾向與自尊、自我效能、學習滿意度: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科學,2005,28(3):566-568
[5]Pekrun R,Gortz T,Titz W.Academic emotion in students'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2,37(2): 91-105
[6]王才康,胡中鋒,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應(yīng)用心理學,2001,7(1):37-40
[7]董妍,俞國良.青少年學業(yè)情緒問卷的編制及應(yīng)用[J].心理學報, 2007,39(5):852-860
[8]江君.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自我效能的相關(guān)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104-106
[9]管培雯,張德亮,孫宏偉,等.醫(yī)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的關(guān)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 (12):1908-1910
[10]張敏,張林,阮魯君.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之間的中介效應(yīng)[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9):1088-1090
[11]徐先彩,龔少英.學業(yè)情緒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 2009,17(1):92-97
[12]馬憶萌,孟勇,徐金英.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倦怠的關(guān)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現(xiàn)代預(yù)防醫(yī)學,2014,41(17):3161-3164
[13]李潔,宋尚桂.大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學業(yè)情緒與學習適應(yīng)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9):1429-14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Academic Emotion of Normal Students
Chen Xiaopu
School of Education,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of normal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im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emotions.Methods: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 and Academic Emotional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test the 341 students in a Normal College in Shaanxi.Results:①General self-efficacy of Normal students had gender(t=2.19,P<0.05),professional(t= 2.362,P<0.05),students origin(t=2.339,P<0.05)and a low-grade group and high-grade group(t=2.105,P <0.05)difference;②Normal students'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r=0.423,P<0.01), and academic emotions(r=0.219,P<0.01),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academic emotional(r=0.405,P< 0.01)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Conclusion:General self-efficacy of normal students is associated with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academic emotions.
【Key words】Normal students;General self-efficacy;Time management tendencies;Academic emotions;Correlation
(收稿時間:2015-09-21)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3.021
中圖分類號:R395.9,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3-03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