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內容摘要】學講模式倡導教師落實“五步”,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具體策略如下:教師充分行使教育的主導權,給予學生時間保證,“退一步”耐心傾聽學生,檢測反饋中落實“五步”。
【關鍵詞】學講計劃 五步 耐心 檢測反饋
學講計劃在徐州教育界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并已進入深水區(qū)。學講計劃強調教學方式轉變中“生進師退、學進教退”的理念,體現在“五步”的要求上,即“讓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緩一步”。小學生思維尚未發(fā)展成熟,更需要一些具體的、生活化的思維指導,“五步”關注差異,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如何走好這五步,對于落實學講計劃,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至關重要。
一、教師充分行使教育的主導權
學講模式下,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協(xié)助者、參與者、指導者。其主導地位主要體現在:對學情的把握,進行教學設計;組織學生學習活動;問題的點撥、指導;組員幫助解決或小組討論解決。如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低效課堂教師僅將討論問題拋給學生進行討論,但沒有注意指導的時間,甚至是在學生對問題未充分討論、未形成共識時。這樣,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弊端,如壓縮了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時間和空間,剝奪了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機會,沒有做到“慢一步”,對問題的理解停留在表層等。導致的原因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學情不了解,對學習進程把握不準,追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趕時間。而正確的方法是:學生學習不在狀態(tài),對問題一籌莫展,對問題有較大分歧,對問題認識片面,思維僵化;提供較低程度的指導,教師“指路”、“引路”,學生自己“走路”;體現“指導學法”的原則。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如“學講”對學生學的要求,如何預習教材,找到自己的疑點、困惑點;在小組討論中,我應該做什么;“講出來”大家講什么,如何講等。
二、給予學生時間保證
“緩一步”要求在教學任務即將完成時,不要急于總結、概括,給學生留有想一想、悟一悟的時間,讓學生通過板演、回答問題“講出來”,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問題的形成也需要有一個醞釀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在讓學生質疑時,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一方面,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能有機會對問題進行自我整理與加工。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有的教師在讓學生質疑時,略顯著急,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同學們,對于這部分內容,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沒有的話,我們就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合作學習的力量,要適時地讓學生在小組的交流與研究中篩選自己的問題,讓粗淺的問題在小組中先行解決,在此基礎上產生高質量的問題。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考或講出來遇到困難或障礙的過程中,要學會“慢一步”,“靜待花開”。
三、“退一步”耐心傾聽學生
在學生進行交流展示和質疑拓展時,教師要學會“退一步”,不要將其變成自己的“秀”,把黑板和講臺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出來”。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存在差異,理解能力也會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問題、同一個事物,其質疑情況也會不同。有時問題是有價值的,有時價值不斷,這時,高明的教師總是能包容、耐心地傾聽,不時地點點頭,以最大限度地呵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如特級教師張齊華“認識分數”一課,在認識1/2以后,他讓學生自己動手折出1/4、1/8……等不同的分數,接著組織學生展開交流是怎樣折的?一生說:“我把一張紙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張紙的1/4”,顯然他沒有說出老師期望的答案(丟掉了關鍵字:平均分),而張老師卻用充滿驚喜的語氣評價:“說的不錯,只差兩個字就完美了?!倍敲麑W生則充滿自信地又重新表述了一遍:“把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事實上,傾聽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一種呵護,一種期待。
四、檢測反饋中落實“五步”
檢測反饋是評價、反饋、矯正的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課堂活動質量的根本保障。檢測反饋也是教師自我反思,檢驗自己教學效果以及改進教學的依據,是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生態(tài)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觀察、測試等手段,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成就,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反饋,指導學生查漏補缺,提高當堂目標達成度。學習要求是出發(fā)點,活動方案是核心點,反饋檢測是落腳點。導學案或活動單結構中的“檢測反饋”就是本課題內容反饋與評價的紙筆測驗形式,也是本課題內容的全面反映,設計時應注意處理好與“活動方案”中涉及內容的關系,既要起到檢測的作用,又要對活動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拓展,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測試與反饋以本堂課知識內容為主體,要求學生獨立、閉卷、限時、規(guī)范完成;客觀題一般當堂檢查結果并迅速訂正,計算或應用題采用抽樣收取詳閱部分學生反饋檢測卷。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以中等學生能解決問題為標準,對于優(yōu)生采取“智者加速”的方式,即加大問題數量和難度;對于后進生則采用“惑者求助”的方式,可以向組內優(yōu)秀者,也可以在教師巡視時求助。練習要著眼于培養(yǎng)舉一反三和思維的靈活性,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這樣的訓練,學生能看到教師的解題方法,自己獲得解題的方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