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從學生游戲的德育價值、發(fā)展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游戲活動兩方面進行研究,指出小學校園應給學生提供游戲的平臺,游戲應伴隨著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德才兼?zhèn)洌恍W生;游戲;德育價值;游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4;G4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6-0015-01
校園既是學生求知的殿堂,又是生活的樂土、游戲的樂園。校園應給小學生提供游戲的平臺,游戲應伴隨著小學生的成長。
一、學生游戲的德育價值
游戲是學生從學習的義務中抽身而出,放松身心并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完全隨意的活動。從認知角度來看,游戲對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從情感角度來看,游戲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有特別顯著的作用;從社會文化角度上看,游戲中的學生又深受其文化背景和家庭支持的重要影響。
(1)學生游戲活動中蘊藏著最佳的德育契機。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品德養(yǎng)成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教師主動地、積極地關注學生的游戲活動,能發(fā)現(xiàn)許多品德養(yǎng)成教育的最自然的契機。學生在游戲當中的狀態(tài)是最自然、最自由、最投入的,其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就會把自己的身心完全交付給所愛的游戲活動。游戲中潛在的德育資源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學生產生影響。在現(xiàn)實的學生校園生活中可以看到,學生的游戲活動以角色扮演游戲、規(guī)則游戲為主,這些游戲方式對規(guī)范學生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形成恰當?shù)牡赖聭B(tài)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2)學生游戲中的道德資源。從教育的視角來看,學生的游戲活動極富規(guī)則性、交往性和情感性;自由自在的游戲所體現(xiàn)出的這些特性使得學生游戲本身就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資源寶藏。從游戲的規(guī)則性而言,學生可以在游戲中逐漸培養(yǎng)寬容、合作、尊重、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和品質;從游戲的交往性來說,學生可以在游戲中逐漸培養(yǎng)團結、誠實、合作、獨立、尊重等意志品質;從游戲的情感性而言,學生可以在游戲中逐漸培養(yǎng)幽默感、快樂感、堅韌、細膩、豁達的情感特質。
(3)游戲為學生提供了思想品德踐行的機會。游戲活動作為一種基于基礎需要、基于生活的實踐形式,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要。對于道德教育的實效性而言,在游戲活動中進行道德教育可以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德育效果。而且,如果能夠對學生的校園游戲活動給予恰當?shù)年P注,更可以對課程形態(tài)的道德教育形成有益的補充,幫助學生在自然、自由的游戲過程中進行廣泛、積極的思想品德踐行。
二、發(fā)展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游戲活動
校園游戲活動是學生游戲活動的主體,我們必須讓校園游戲活動豐富起來,通過提供多種多樣優(yōu)良的游戲資源,讓學生擁有自由選擇游戲生活的真正權利,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健康成長。
(1)發(fā)掘學生游戲的玩伴資源。在校園游戲生活中,尋找游戲伙伴是一件相對輕松的事情,以班級為單位劃分的學生群體有利于親密伙伴關系的長期維系。相比之下,放學之后的情形就不那么樂觀了。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許多家長考慮到安全問題,一般不主張孩子在外面玩耍,許多學生放學之后的活動范圍被限制在家中。學生缺少游戲的玩伴,這導致了游戲的孤獨化。因此,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切實有效地推進校外的群體游戲。對于學生,游戲小組應更多地發(fā)揮看護、陪伴的作用。以“游戲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廣泛開展戶外游戲,既能夠保證安全問題,也有利于消除獨生子女的孤獨心理,讓他們之間建立起親密健康的伙伴關系。
(2)對學生有益的傳統(tǒng)游戲的回歸。多種多樣的游戲形式是學生最迫切需要的游戲資源。當前,學生被不斷地推向電視、電腦、游戲機……這就直接導致了一些傳統(tǒng)游戲形式的流逝。學生變得不喜歡爬、跑、跳的運動游戲,只偏好被動、靜態(tài)的游戲活動。然而,從學生今天的生活環(huán)境、承擔的學業(yè)壓力以及身心發(fā)展的需要來看,一些傳統(tǒng)游戲具有十分重要的補償意義和發(fā)展價值?,F(xiàn)在我們的學生太缺乏鍛煉了,他們的肌肉松弛、四肢無力、缺乏靈性等,這與學生逐漸喪失了戶外游戲的熱情和能力有著密切關系。游戲不僅可以強健學生的體格,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
(3)學生應理性地對待“消費型”游戲資源。休閑物質化傾向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游戲的選擇,在學生的眼中游戲就是消費,游戲形式都與不斷升級的物質消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消費型”游戲資源的出現(xiàn)和張揚,標志著游戲形式在時代發(fā)展中的更新和變化,同時也反映出學生游戲中出現(xiàn)了與成人休閑相似的物質化傾向。這些新型游戲形式的發(fā)展和使用應能夠遵循積極健康的原則,應堅守適度消費的原則。而物品消費的游戲形式會讓學生慢慢失去進行真正游戲的機會、樂趣和創(chuàng)造性,喪失游戲的真義。
三、結束語
游戲廣泛存在于學生的生活中。教師應當了解游戲對于學生的意義與價值,主動關注學生的游戲生活,充分挖掘游戲中豐富的“育人”資源。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校園游戲呈現(xiàn)出的截然相反的兩種狀態(tài),以此為突破口思考如何讓學生擁有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游戲生活。同時,教師也需要思考傳統(tǒng)游戲在今天校園生活中的價值,設法為學生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游戲資源,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參考文獻:
[1]李敏.在教育建制中謀求兒童合理的游戲時空[J].當代教育科學,2012(11).
[2]李燕.游戲與兒童發(fā)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3]李敏.游戲與學習——以游戲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