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詠梅
摘 要:從“浮華”走向“真淳”,是新課標的要求;從“浮華”走向“真淳”,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步驟;從“浮華”走向“真淳”,讓學生掌握劃分段落的方法;從“浮華”走向“真淳”,讓學生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四方面進行探討,指出只有讓語文教學從“浮華”走向“真淳”,才能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步驟;浮華;真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6-0034-01
當前,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 “浮華”的陰影:如只重視課堂氣氛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而不重視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重視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聲、光、電、色,應(yīng)有盡有,而不重視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因此,我們提倡:要讓語文教學從“浮華”走向“真淳”。下面,重點談?wù)勅绾问归喿x教學從“浮華”走向“真淳”。
一、從“浮華”走向“真淳”,是新課標的要求
當前,我們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尤其是課外閱讀教學。我們要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學會閱讀的方法,動腦筋思考問題,逐步養(yǎng)成自己閱讀的能力。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僅能夠得到提高,他們的智力也會得到提高。在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應(yīng)用能力方面,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還很不成熟,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既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新教育的要求。我們要把閱讀教學落到實處,就必須使學生的閱讀從“浮華”走向“真淳”。如閱讀課外名著,就應(yīng)該要求學生讀原著,而不能只是讀名著導(dǎo)讀、內(nèi)容簡介、縮寫本(簡寫本)甚至靠做練習來應(yīng)付老師的檢測,這些讀法都是“偽閱讀”,而不是“真閱讀”。
二、從“浮華”走向“真淳”,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步驟
學生如果掌握了閱讀的步驟,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閱讀效率。學生閱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按這樣的步驟去做: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知道寫了什么內(nèi)容,碰到生字、新詞隨手畫下來,接著就去查字典、詞典,掌握它們的讀音和在課文中的意思。再讀課文,考慮作者寫作目的是什么,掌握它的中心。第三步是反復(fù)讀,研究作者為表達中心思想,是按什么思路寫的,文章的線索是什么,又是怎樣安排段落層次的。學生按這樣的步驟自學以后,還要做兩方面的整理:(1)自己已經(jīng)弄懂了什么問題?(2)還有哪些問題自己掌握不了?例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學生通過閱讀,基本上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義?!安濉笔莻€生詞,楔是把插子、釘子等錘打到物體里面,在課本原句“敵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毒牙,插入我們志愿軍的陣地”中是用其比喻義的。班內(nèi)學生通過查閱有關(guān)資料,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分段方面,大部分學生能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將課文分成四段,但也有個別學生分成三段。學生通過閱讀后的整理,還提出了不少問題。例如:(1)第二小段文章寫:“我們悄悄地摸進了‘39l高地下面的山坳,潛伏在一條比較隱蔽的山溝里?!庇质恰吧桔辍?,又是“山溝”,到底是什么地形呢?(2)第二小段寫:“敵人居高臨下,當然更容易看見我們?!钡珜憽芭まD(zhuǎn)頭”,他一動不就被敵人發(fā)覺了嗎?(3)課文最后一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边@句中的破折號是什么意思呢?這種閱讀方法看似“傳統(tǒng)”,其實它最“真淳”。它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譬如,學生在分段上有分歧,在課堂上各抒己見,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后認識統(tǒng)一了。通過討論,學生不僅知道這一課共分幾大段,而且能夠說出為什么分這幾段,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如果掌握了閱讀文章的方法,也就能夠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從“浮華”走向“真淳”提供了前提條件。
三、從“浮華”走向“真淳”,讓學生掌握劃分段落的方法
我們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其實就是再現(xiàn)作者當初的寫作思路。這種訓練有助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那么,怎樣教學生劃分段落的方法呢?
(1)按時間的變化,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劃分段落。如《第一場雪》就是以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劃分段落的。(2)按空間位置的變化來劃分段落。如《記金華的雙龍洞》,可按作者游覽的順序來劃分段落。(3)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質(zhì)或不同類別來劃分段落。如《冀中的地道戰(zhàn)》一文,作者總體上是從先介紹地道的產(chǎn)生,再說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最后點出地道戰(zhàn)的歷史地位這幾方面敘述的。其中介紹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時,分別從地道的式樣和總體結(jié)構(gòu)、地道的出口、冀中人民通過多種辦法粉碎敵人的毀壞、地道里的通訊聯(lián)絡(luò)這四個方面來說的。
四、從“浮華”走向“真淳”,讓學生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為了正確概括段意,先要讓學生認真研究每段的內(nèi)容。有的段落在開頭有總起句或在結(jié)尾有總結(jié)句,就可以直接提取作為段意。有的段落要把內(nèi)容加以提煉,概括出主要意思作為段意。有時為了讓學生正確概括段意,教師可先設(shè)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通過思考有關(guān)問題,真正理解了段意,這時就可以讓他們再來概括段意。
五、結(jié)束語
語文教學要從“浮華”走向“真淳”,最關(guān)鍵的還是要理解新課標的理念,并且要把這種理念落實到我們的教學之中。如果讓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方法、步驟,也就能夠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從“浮華”走向“真淳”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徐棟.小學語文評優(yōu)課應(yīng)走常態(tài)化教學之路[J].小學教學研究,2007(10).
[2]鄭成軍.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淺析[J].中國信息技術(shù)教育,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