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杰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各種教學性研討活動的不斷展開,政治教學出現(xiàn)了新的特征,即思考性、自覺性、探索性、綜合性。在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實效性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并且成為了教學的重點問題。在新課程標準下,一定要從寓教于樂、與時俱進、拓展思維等方面著手,全面提高中學政治教學的實效性,以此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 政治教學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64-01
目前正處于舊課程標準與新課程標準交替的階段,針對升學壓力大、政治課程作用日益突出的情況而言,怎樣提高政治教學實效性成為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定要充分掌握政治教學的特征,以此加強生活的融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新課標下中學政治教學特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人才培育要求越來越高。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一定要深入分析新課標下中學政治教學的特征,提高教學實效性,以此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新課標下中學政治教學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思考性
在新課標下,中學政治教材中融入了很多實際生活事例,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對生活產生了一定的思考。針對已經發(fā)生的事情,應該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或用什么理論予以解釋,這是政治教學中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政治教材蘊含了很多思考性問題,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可以盡快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通過分析與思考,對問題予以解決[1]。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思考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政治知識產生興趣,并且加強政治知識和生活實例的聯(lián)系,以此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與此同時,在新課標下,一定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思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自覺性
在新課標下,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倡導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舊課標有著本質的差異。在此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與模式,引導學生展開自覺、自主的學習,從而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與重點,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探究性
在新課標下,中學政治教材更加重視探究性課題的設計,在每個單元教學后均設有相應的探究性課題。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均對此予以忽視,導致教學實效性較差。在新課標下,探究性是一種新特色,也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手段,必須予以高度重視[2]。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相關知識點展開探討,并且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對實際問題予以有效解決。
(四)綜合性
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綜合性也是其新課標下的一項新特征?,F(xiàn)階段,新課標課程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進行一些實驗,以此探索更加有效、便于實施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在滿足學生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中學政治教學綜合性特征角度分析,就是要不斷總結與發(fā)現(xiàn)新課標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此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予以完善,充分實現(xiàn)育人目標。
二、新課標下提高中學政治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一)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滿足教學要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標下,必須重視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以學生為核心,展開全面、有效的教學,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在中學政治教學中,要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重視寓教于樂,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為了達到寓教于樂,可以在課堂中設置懸念、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帶著疑問展開學習,以此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3]。比如,在學習《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原則》時,教師可以先讓提出問題:“如果讓你制定《班級衛(wèi)生管理辦法》,你會怎樣制定?”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與時俱進
在中學政治教學中,一定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識,促進學生政治水平的不斷提高。眾所周知,政治課程具有鮮明的社會性與時代性,在中學政治教學階段,時事政治是一個教學重點內容,盡管近些年來不再直接涉及時政熱點的考核,但是時政材料依然是中考考點。所以,加強教材知識與時政熱點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貫穿時政熱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增強學生對時政熱點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4]。比如,在學習《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時,教師可以播放《普法欄目劇》、《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影像資料,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提高教學實效性。
(三)拓展思維
在中學政治教學中,主要就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標的不斷實施,在中學政治考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為目標。政治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社會學科,要想學好這一學科,就要具有良好的拓展性思維。在政治學科中,不只是解決單一問題或用某一知識點分析某一問題,而是需要對不同知識點展開綜合運用,以此全面分析問題[5]。針對同一材料而言,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不同角度展開分析;針對同一問題而言,可以運用不同知識點進行解釋。在實際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對各知識點進行全面掌握,并且了解各知識點間的關聯(lián),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予以有效掌握,從而對實際問題予以全面解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框架式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并且能夠與時俱進,及時掌握時政變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融洽師生關系
在政治教學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huán)境。為此,教師需要想方設法的和學生做朋友,建立互相尊重、信任、互助、友愛的關系,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均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以此增進師生關系,使教學活動得以全面展開,從而提高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定要認真分析與總結中學政治教學的特征,并且強調中學政治課程的應用性與綜合性,以此加強對政治教學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政治教學實效性。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轉變觀念,在實踐教學中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此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曾梅仙.信息技術與中學政治教學有效整合途徑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4(12):204.
[2]郭婧.中學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滲透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4(09):97-98.
[3]姚建華.中學政治教學成果的智能評價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8):226-226.
[4]馬珊珊.淺議網絡信息技術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6):102-102,104.
[5]王永紅.提高初中政治教學實效性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13):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