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wěn)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臨床效果分析
郭海鵬王迎潮
河南能源焦煤中央醫(yī)院心內二科,河南焦作454150
心房顫動是臨床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因器質性心臟病導致疾病發(fā)生,呈持續(xù)性、反復性發(fā)作,發(fā)作時常合并血流動力學改變,并會引起胸悶、心悸、頭暈等癥狀,持續(xù)時間過長可導致心房內附壁血栓的形成,增加患者發(fā)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險性[1]。采取何種方式加強對心房顫動的治療已成為臨床關注的一項重點課題。本研究采用穩(wěn)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搜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6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58.09±2.33)歲;對照組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43~71歲,平均年齡(59.07±3.15)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患者入院后行常規(guī)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診斷等,符合WHO規(guī)定的心房顫動相關診斷標準[2],排除嚴重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精神系統(tǒng)疾病。
1.3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心功能等。對照組給予胺碘酮(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872,0.2 g/片)治療,口服,負荷量為0.2 g,每日3次,1周后改為每次0.2 g,每日2次,自第3周起以0.2 g的維持量服用,每日1次,6個月后再減少劑量,每3~6個月減量1次。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穩(wěn)心顆粒(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26,9.0 g/袋)治療,口服,每次9.0 g,每日3次。2組均治療2個月后進行療效比較。
1.4觀察指標
觀察2組治療期間臨床癥狀變化情況,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室率以及轉復時間。
1.5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經治療,患者陣發(fā)性心房顫動不發(fā)作或偶爾發(fā)作,持續(xù)性心房顫動轉為竇性心律;有效:治療后,患者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發(fā)作次數降低>60%,持續(xù)性心房顫動轉為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無效:治療后,患者情況改善未達到上述標準[3]??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統(tǒng)計學處理
2結果
2.12組心室率變化和轉復時間的比較
治療后,2組心室率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心室率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的轉復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2組患者心室率變化和轉復時間比較
組別心室率(次/min)治療前治療后轉復時間(h)對照組126.33±2.4086.21±2.45**7.44±2.19觀察組126.38±2.4980.16±4.47**△4.19±2.14△△
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2.2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7%,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33,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心房顫動是臨床中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病癥,研究[4]證實,其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5歲以上人群的心房顫動發(fā)病率約為4%,而75歲以上人群的發(fā)病率則高達15%。心房顫動不僅會導致心功能衰竭的發(fā)生,還會增加栓塞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增加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采用有效的治療方式,加強對心房顫動的控制和治療至關重要。
胺碘酮是一種多通道阻滯劑,為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具備Ⅰ~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功效[5],主要表現為對房室交界區(qū)和竇房結的自律性抑制作用,可減緩房室結與房室旁路、心房的傳導,延長心室肌、心房肌動作電位的時程及有效不應期,頗具臨床療效[6]。本研究中,2組患者治療后,心室率均明顯下降,證實了胺碘酮單一應用于心房顫動治療的效果。穩(wěn)心顆粒是一種治療心房顫動的中成藥,主要由甘松、黃精、黨參、琥珀、三七組成,其中黃精和黨參可養(yǎng)陽益氣;三七、甘松具有行氣止痛之功,還有理氣化瘀之效;琥珀可定驚安神、寧心復脈、活血利水,諸藥合用可發(fā)揮良好的定悸復脈、養(yǎng)陰益氣、活血化瘀的效果[7]?,F代藥理學研究[8]證實,甘松中含有纈草酮、甘松揮發(fā)油,具有類胺碘酮Ⅰ類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穩(wěn)定細胞膜、抑制鈉鉀通道,降低心肌細胞自律性。同時具備類胺碘酮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功效,可延長心室肌、心房肌和傳導系統(tǒng)的動作電位時程,進而打斷折返的形成。本研究給予觀察組胺碘酮和穩(wěn)心顆粒聯合治療,心室率降低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療效也優(yōu)于對照組,證明了胺碘酮聯合應用穩(wěn)心顆粒治療心房顫動的協(xié)同效果。
綜上所述,對心房顫動患者采用胺碘酮聯合穩(wěn)心顆粒治療可發(fā)揮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有效降低患者心室率,縮短轉復時間,療效安全可靠,值得臨床重視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舜源,陳波,史宗杰,等.伴心房顫動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的療效[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4,23(12):1314-1318.
[2]尤壽江,曹勇軍,肖國棟,等.伴有心房顫動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的療效及預后[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3,46(10):681-686.
[3]婁一萍,嚴慎強,張圣,等.合并心房顫動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后臨床結局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43(1):28-35.
[4]王貞,張萬里,馮靚,等.心房顫動與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預后的相關性[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3,46(11):725-729.
[5]牛國棟,張澍.心房顫動(6)心房顫動導管消融圍手術期的抗凝治療(續(xù)5)[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3,28(4):247-249.
[6]曹煒,石開虎,沙紀名,等.強化阿托伐他汀聯合胺碘酮對瓣膜置換同期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心房顫動早期復發(fā)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48(7):814-817.
[7]權曉強,程兆云,趙健,等.老年冠心病患者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心房顫動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3):231-233.
[8]韓瑞平,郭麗娟,張俊嶺,等.心房顫動周長與導管消融效果的關系[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2,26(4):307-309.
(收稿日期:2015-10-21)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6.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