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以家庭課稅的問題研究

      2016-04-05 04:33:11佳木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韓洋洋金鑫
      中國商論 2016年2期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佳木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韓洋洋 金鑫

      ?

      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以家庭課稅的問題研究

      佳木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韓洋洋 金鑫

      摘 要:實行個人課稅的個人所得稅制,難以發(fā)揮調(diào)節(jié)收入差距的作用,而以家庭課稅則是一個很好的改革方向。但是實行家庭課稅的個人所得稅制,又會受到家庭范圍界定、費用扣除以及征管難度和征管成本等因素的制約。我國推行以家庭課稅的個人所得稅制,必須要明確界定家庭的范圍、合理確定費用扣除項目和標準,以及完善征管制度和征管政策。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家庭課稅 費用扣除

      1 我國個人所得稅現(xiàn)狀分析

      我國于1980年頒布了《個人所得稅法》,并于1994年開始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同時將原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調(diào)節(jié)稅、城鄉(xiāng)個體工商業(yè)戶所得稅這三個稅種合并為新的個人所得稅。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以個人為課稅對象,實行分類征收制,涉及個人的工資和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和經(jīng)營所得等十類征稅內(nèi)容,稅率方面則以超額累進稅率為主。

      近十幾年來,我國對個人所得稅所進行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個稅起征點改革上,個稅改革共提高了三次起征點,分別為2006年提高到1600元,在2008年調(diào)整為2000元,到2011年又調(diào)整為3500元。在歷次調(diào)整過程中,也對各級超額累進稅率做出了相應的調(diào)整。

      截至2014年,我國全年征收個人所得稅款為7376.57億元,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總稅收收入的比重為7%。

      目前我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只有2800萬人左右,還不到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2%。

      可見,個人所得稅覆蓋人口的范圍很小,籌集財政收入的作用也不明顯。為了更有效地發(fā)揮個人所得稅在促進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調(diào)節(jié)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需要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和征繳管理進行相應改革和完善,探討實行家庭課稅征收個人所得稅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2 實行家庭課稅的原因分析

      家庭是我國社會構成的最基本組織單位,每個具體的個人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其背后都有著一個家庭。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都不僅僅要解決自己的生活所需,還要供給整個家庭的生活需要。

      而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為課稅對象,并沒有考慮到每個具體個人背后的家庭情況。對于由少數(shù)有經(jīng)濟收入的成員負擔整個家庭全部生活開銷的家庭來說,以個人為課稅對象時,無疑會增加該家庭的稅收負擔,影響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

      假如每個家庭的總收入所得相同,但家庭成員數(shù)量及每個成員的具體收入所得情況有明確差異,那么這個家庭的納稅負擔則會出現(xiàn)較大差異。

      現(xiàn)假設有四組家庭,他們的家庭總收入相同,均為8000元,每組家庭的成員工資收入情況存在明顯的差異,則家庭生計扣除的金額不同。在超額累進稅率的基礎上,通過相關計算,可得出每組家庭每月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金額,如表1所示。

      根據(jù)表1可知,當家庭總收入相同的情況下,因家庭成員工資收入的不同,家庭合計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而且,家庭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工資收入差異越大,該家庭所負擔的個人所得稅相對越多。

      表1 工資收入不同家庭的應納個稅合計

      3 實行家庭課稅的制約因素

      3.1家庭范圍的界定

      實行家庭課稅,關鍵要明確家庭的界定問題。家庭本意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和收養(yǎng)關系等將個人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社會基礎單元。

      首先,從婚姻關系來講。我國目前大多數(shù)的中青年人群在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后,通過申領結婚證而確定的法律意義上的婚姻關系,這是我們對家庭最主要的一種理解方式。還有一些人并沒有明確法律意義上的婚姻關系,但以家庭這一形式而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名義上的家庭。如在我國的一些農(nóng)村地區(qū),青年男女在還沒有達到法定結婚年齡時,就過早的組建了名義上的家庭,甚至一輩子都沒有申領結婚證,最終未形成法律意義上的家庭關系。還有一些青年人選擇了未婚同居,而中老年人在喪偶或離婚之后同居在一起,也選擇了名義上的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家庭關系。實際上,名義上的家庭關系在我國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比例。因此,在個人所得稅實行以家庭課稅時就要明確,家庭是僅指法律意義上的還是也包括名義上的家庭關系。

      其次,從血緣關系來講。無論是法律意義上還是名義意義上存在的家庭,必然涉及因此而形成的血緣關系成員,主要包括子女和父母。子女工作后獨立居住,這就又涉及界定家庭成員時,其是否包括在內(nèi)。如果子女獨立居住后,收入支出都由其自己支配,那就形成了另一個實際意義上的家庭。而子女成家之后,也會出現(xiàn)父母單獨居住以及與子女共住的情況,那么在界定家庭時也要考慮具體如何確認的問題。

      最后,從收養(yǎng)關系來講。一些無孩家庭可能會通過過繼或者收養(yǎng)的方式吸納新的家庭成員。但在收養(yǎng)的實踐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通過正規(guī)的收養(yǎng)手續(xù)完成收養(yǎng)程序,這也導致了家庭成員的界定問題。而且過繼形成的收養(yǎng)關系,在我國還存在一些更為復雜的問題,如無孩家庭從親屬那里過繼來的孩子,在自己生孩子后再將孩子送回原來的家庭,也會影響家庭成員的界定。

      3.2費用扣除

      從我國目前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關于費用扣除方面來說,由于以個人為課稅對象,因此有關的費用扣除主要是由納稅人所負擔并實際交付一些基本保險稅,如養(yǎng)老保險費、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還包括一部分津貼和補貼,如差旅費和餐食補貼等。在扣除了上述費用后的收入部分再計征個人所得稅。在以家庭為課稅對象時,相關的費用扣除則更為復雜。

      目前世界上實行家庭課稅的國家,原則上是將家庭的基本生活費用進行扣除。那么,由于我國各地區(qū)間、行業(yè)間、行業(yè)內(nèi)的收入差距懸殊,生活消費水平和支出在不同地區(qū)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實行家庭課稅的話,就需要對基本生活費用進行明確的界定,確認其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比例,同時還需要對不同地區(qū)的基本生活費用進行分類分級。另外,還需要根據(jù)通貨膨脹情況和居民消費價格水平變動情況,對基本生活費用扣除標準進行實時的動態(tài)調(diào)整。

      3.3征管難度和征管成本

      我國目前是實行源泉扣繳和個人自行申報兩種方式,來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而且是以源泉扣繳這種方式為主。那么通過用人單位在員工工資發(fā)放時,替員工完成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個人所得稅的征管難度和征管成本。

      而在采用家庭課稅的方式下,家庭成員分屬于不同的企事業(yè)單位,甚至工作也在不同的地區(qū),那么這樣就為個稅的征繳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需要考慮是以某個家庭成員的工作單位為代扣代繳的主體,還是以家庭為單位自行申報。而且在核算家庭成員的各種收入時,涉及的人員較多,會增加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成本。我國離婚率居高不下,導致家庭的組建、分割、重建的情況層出不窮,也給家庭課稅增加了征管難度和征管成本。

      4 實行個人所得稅以家庭課稅的建議

      在我國推行以家庭課稅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面臨著上述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個稅改革,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明確界定家庭的范圍

      將以法律婚姻關系為基礎的家庭認定為征稅對象的基本單位,這也符合法制社會對婚姻和家庭的界定和認識。以是否有結婚證為判斷依據(jù),這樣也降低了界定的難度。前文提到的名義家庭,從法律角度來看,本身就不受相關法律體系的保護,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管理。而從個稅角度來看,家庭課稅方式下的家庭納稅壓力是小于個人課稅方式的,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和促使名義家庭走向法律意義上的家庭。對于未成家的子女可認定為其父母家庭的成員,而對于夫妻家庭的父母來說,可考慮由其自由申報來確定。即某個家庭中夫妻雙方的父母可以自行申報為獨立家庭,也可以申報為同一家庭。這既尊重了老人本身的意愿,又倡導了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因為申報同一家庭后,能夠享受到一定的減稅福利。

      4.2合理確定費用扣除項目和扣除標準

      家庭課稅與個人課稅在費用扣除項目方面應該有明顯不同。在確定費用扣除項目時,應該著重將家庭的生活負擔和壓力考慮在內(nèi)。前面已經(jīng)提到,家庭經(jīng)濟支出涉及很多方面,如家庭基本日常生活支出、子女教育支出、老人贍養(yǎng)及醫(yī)療支出、房貸與車貸支出等,以上這些均應列為費用扣除項目。如果在征繳個人所得稅時,不考慮以上支出或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扣除,個人所得稅將無法充分發(fā)揮調(diào)節(jié)收入差距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確定費用扣除項目及相應標準。根據(jù)家庭人口數(shù)及居住區(qū)域,分檔次確定基本家庭生活費扣除標準。根據(jù)子女的不同教育階段,分檔次確定教育費扣除標準。根據(jù)老人數(shù)量、年齡、疾病類別,分檔次確定老人贍養(yǎng)費扣除標準。根據(jù)家庭擁有房屋和汽車數(shù)量以及相應貸款情況,分檔次確定房貸與車貸扣除標準。這一費用扣除項目與前幾項有著顯著區(qū)別,因為房屋和汽車數(shù)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較高,如果扣除越多,實際上沒有起到調(diào)節(jié)收入差距的作用。在確定這一項目扣除標準時,可以分情況確定。如家庭首套房和首輛車的貸款利息可以全額稅前扣除,而二套以上的房和車的貸款利息扣除部分逐漸減少或不予扣除。

      4.3完善征管制度和征管政策

      首先,由城市家庭所在社區(qū)或農(nóng)村家庭所在村鎮(zhèn)開展家庭界定工作。其次,個人課稅時,以源泉扣繳這種方式為主。主要由企事業(yè)單位和政府機關在發(fā)放工資時,進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和代扣代繳。而采取家庭課稅時,需要明確繳稅主體??梢砸约彝ツ骋怀蓡T所屬單位為代扣代繳主體,這就涉及加強該單位與其他家庭成員所屬單位的合作,盡量降低代扣代繳單位在個人所得稅核算時的難度。也可以以家庭所在社區(qū)為代繳主體,需要增加社區(qū)相關人員的編制。還可以由家庭自主到稅務機關申報和繳納,因此應該加強為避免虛報而開展的審計工作。無論繳稅主體如何確定,建立家庭收入支出統(tǒng)計綜合信息平臺,將企事業(yè)單位工資平臺、教育系統(tǒng)、醫(yī)療系統(tǒng)、銀行系統(tǒng)、稅務系統(tǒng)平臺整合在一起,極大地降低了個稅核算與審計工作量和難度。最后,制定和完善個人所得稅繳納的獎懲制度,打擊瞞報虛報行為,做到應繳盡繳。

      參考文獻

      [1] 薛鋼,李煒光,趙瑞.關于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單位的選擇問題[J].南方經(jīng)濟,2015(7).

      [2] 謝俊.我國個人所得稅家庭課稅模式之探求——以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制為借鑒[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10).

      [3] 李煒光,陳辰.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制度設計問題[J].南方經(jīng)濟,2014(8).

      [4] 荊平.論家庭養(yǎng)老背景下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單位選擇的稅收公平考量[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4.

      [5] 陳博.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改革研究[D].廣西大學,2014.

      通訊作者:金鑫(1981-),男,黑龍江五常人,佳木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物流管理、經(jīng)濟管理方面的研究。

      作者簡介:韓洋洋(1992-),女,黑龍江佳木斯人,本科生,主要從事會計學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1(b)-155-03

      猜你喜歡
      個人所得稅
      累進稅率在稅收籌劃中的應用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28:52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08:37
      淺談我國個人工資薪金納稅籌劃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58:34
      如何通過《個人收入系統(tǒng)》計算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
      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思考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05:25
      我國個人所得稅問題研究
      網(wǎng)絡紅包之個人所得稅問題探討
      整體變更涉及個人所得稅問題淺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40:27
      淺析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巴青县| 黄大仙区| 湛江市| 姜堰市| 孟津县| 卓资县| 临沧市| 滁州市| 平凉市| 托克逊县| 长汀县| 云梦县| 古浪县| 武威市| 磴口县| 安丘市| 九龙坡区| 大埔县| 波密县| 庆安县| 云龙县| 乌恰县| 淳安县| 邳州市| 佛教| 云浮市| 英超| 丰县| 荥阳市| 含山县| 本溪市| 进贤县| 盖州市| 望城县| 会泽县| 巫山县| 姜堰市| 社会| 梅河口市| 绥棱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