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

      2016-04-05 02:10:24侯志軍何文軍王正元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6年2期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

      侯志軍 何文軍 王正元

      ?

      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

      侯志軍何文軍王正元

      摘要:通過782份有效問卷,調查了研究生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發(fā)現:不同的學科類型存在著不同的導師指導風格和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特征,理工科研究生較多感受到控制型導師指導,而文科研究生較多感受到支持型導師指導;不同的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的影響方式不同,支持型導師指導風格更能有效預測研究生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而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則是更多地通過影響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進而影響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認為高校應該從導師指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及知識共享等三個方面來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教育。

      關鍵詞:研究生知識共享;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和形成研究生的學術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和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在影響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行為的眾多因素中,導師指導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導師指導影響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及提升的內在機理,現有研究還鮮有涉及。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知識共享行為緊密相關,大量研究證實知識共享行為是提升組織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人創(chuàng)造力,促進組織和個人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基礎[1-3],知識共享作為影響研究生創(chuàng)新成果產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4]57。因此,深入研究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內在機理,并為促進研究生知識共享進而提升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建議。

      一、理論基礎及研究假設

      在對知識共享行為(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導師指導風格(mentor guiding style)、研究生專業(yè)認同(graduatemajor identity)等相關概念進行理論回顧的基礎上,選取了10位導師及不同學科專業(yè)、年級、性別的30位研究生進行半結構化訪談。訪談發(fā)現:一方面,導師指導既影響著師生之間以及研究生和其他創(chuàng)新主體間的知識共享行為,又影響著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和學術創(chuàng)新主動性,進而促進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的專業(yè)認同程度也影響著知識共享行為,進而影響學術創(chuàng)新績效。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初步提出了導師指導通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及知識共享進而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概念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導師指導通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及知識共享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概念框架

      導師指導是影響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因素。導師指導風格是指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導師對研究生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學業(yè)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指導行為特點,主要體現在指導理念、指導目標、指導行為、指導方式及指導效果等維度。結合王茜、古繼寶對導師指導風格的相關研究[5,6],本研究團隊對來自不同高校的碩士研究生進行了導師指導風格的相關訪談,并對訪談結果進行了質性歸納。整體上看,導師指導風格可以概括為控制型和支持型兩種指導風格??刂菩椭笇эL格表現為在指導過程中,導師重視對研究項目及計劃的總體控制,為研究生制定嚴格的科研計劃、進度和期限以保證學術任務按時完成,較為強調研究生指導過程中的學術導向和目標導向,較多以計劃、指令、監(jiān)督的方式指導研究生科研工作,多采用高年級研究生協助導師指導低年級為主的指導方式。支持型指導風格表現為在指導過程中,導師重視對研究生的知識引導與技能培養(yǎng),重視研究選題與研究生興趣和能力特征的契合,能夠傾聽研究生學術、生活、心理及成長等多方面訴求,較為強調研究生指導過程中的成長導向與支持導向,較多以支持和討論的方式指導研究生科研工作,多采用構建和完善研究生團隊的研究生指導方式。

      知識共享有利于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指的是在高校場域,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研究生與其他創(chuàng)新主體之間的知識相互發(fā)散與吸收、相互交流與學習、共同創(chuàng)新的知識分享行為,包含顯性知識發(fā)送、顯性知識吸收和隱性知識傳遞三個方面。在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過程中,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都有利于知識發(fā)現、知識互動、知識融合及學術創(chuàng)新。研究者與利益相關者保持知識互動與共享,有利于獲取組織外部新知識,并通過與自身已有知識的融合,可采用新觀點重新理解已有認知圖式,從而推動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7,8]。個體通過不斷試誤、反饋和糾錯的溝通過程有選擇地將本身所擁有的知識(內隱的或外顯的知識)傳遞給其他的創(chuàng)新個體或組織,并能使這些知識在原有基礎上產生知識增值、知識創(chuàng)新,這一過程具有互動性、創(chuàng)造性[9,10]。研究生的知識共享是由知識積累、知識轉移、知識整合構成的知識創(chuàng)新過程,包含著知識、個體、關系、組織等四個影響要素,知識共享對提升研究生的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促進研究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拓展創(chuàng)新途徑,催化創(chuàng)新過程,提高創(chuàng)新績效[4]59。

      研究生專業(yè)認同與其學術創(chuàng)新效果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11]。研究生專業(yè)認同是基于研究生對該專業(yè)學習的認知經驗,形成的專業(yè)目標認同、專業(yè)價值認可、專業(yè)方法明晰、專業(yè)投入積極、專業(yè)行為遵從,進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術創(chuàng)新行為中去的一種專業(yè)態(tài)度傾向。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表現為采取積極的學業(yè)行為方式,克服學業(yè)和學術創(chuàng)新中的各種困難與阻礙,完成專業(yè)學習任務和學術創(chuàng)新目標,體現著研究生自身專業(yè)學習和學術創(chuàng)新的內在主動性,是影響研究生學業(yè)投入與科研創(chuàng)新的主要內在動因,與研究生的學習效果、學習目標、學習動力、創(chuàng)新投入、創(chuàng)新績效緊密相關。

      如前所述,知識共享行為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已經得到證實。為此,本研究的重點是研究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和知識共享之間的關系,故而形成了若干假設:假設1: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專業(yè)認同及導師指導風格在性別、年級及學科等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存在差異。假設2:導師指導風格與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正相關;研究生專業(yè)認同與知識共享行為正相關;導師指導風格與研究生專業(yè)認同正相關。假設3: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在導師指導風格及知識共享行為之間起到中介作用。

      二、研究過程及研究結果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武漢市某高校碩士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總共發(fā)放問卷950份,其中有效回收問卷782份,有效回收率為82.32%。其中男生416人,女生366人;研究生一年級578人,二年級162人,三年級42人;文科144人,理科232人,工科381人,其他25人。本研究團隊首先對現有量表進行了修訂。修訂后調查問卷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①對《導師指導風格問卷》[6]17進行了修訂,修訂后問卷的α系數為0.92,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支持型導師指導風格兩個維度的α系數依次為0.76 和0.93;②對《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問卷》[12]進行了修訂,修訂后問卷的α系數為0.84,顯性知識發(fā)送、顯性知識吸收、隱性知識傳遞三個維度的α系數依次為0.82,0.71和0.63;③對《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問卷》[13]進行了修訂,修訂后問卷的α系數為0.88,專業(yè)價值觀、專業(yè)投入行為、專業(yè)價值感、專業(yè)意志行動四個維度的α系數依次為0.81,0.72,0.70和0.60。問卷各項指標均符合統計學要求,說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1.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專業(yè)認同及導師指導風格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1)比較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在性別、年級、學科類型上的差異,發(fā)現:知識共享行為在性別和年級上沒有呈現出顯著性差異,在學科類型上則有顯著性差異(p<0.05)。①研究生整體知識共享水平均較高(32.4~32.6),在性別上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②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在年級上沒有呈現出顯著性差異,這說明,隨著研究生年級升高,知識儲量的增加和提升并不是促進知識共享行為的決定性因素。③學科類型是影響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的重要因素,理工科研究生在知識共享行為總分及顯性知識發(fā)送、顯性知識吸收和隱性知識傳遞三個維度上的得分都要顯著高于文科研究生。這說明,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和創(chuàng)新過程與學科背景顯著相關。

      (2)比較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在性別、年級、學科類型上的差異,發(fā)現:除專業(yè)價值觀維度之外,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及其他三個維度在性別、年級、學科類型上均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性別、年級和學科類型不是影響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的主要原因。整體來看,我國研究生招生入學是研究生個體自主選擇的結果,研究生對于報考專業(yè)具有較大的選擇權,因此,研究生對于所學專業(yè)的認同度、價值感和歸屬感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在專業(yè)價值觀維度方面,女性研究生的專業(yè)價值觀顯著高于男性研究生(p<0.05);低年級(2013級)研究生的專業(yè)價值觀顯著高于高年級(2011級)研究生(p<0.05);文科生的專業(yè)價值觀顯著高于理科生和工科生(p<0.05)。

      (3)比較導師指導風格在性別、年級、學科類型上的差異,發(fā)現:①不同性別的研究生在感知導師指導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女性研究生感受到的支持型指導要顯著高于男性研究生。這說明,女性比男性研究生對導師依賴性更強,更加希望獲得導師更多的資源、指導與支持。②不同年級的研究生在感知導師指導風格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導師指導風格作為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與行為特質,在指導研究生的兩年或三年期間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③導師指導風格在學科類型上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理工科研究生較多感知到控制型導師的指導風格,而文科研究生較多感知到支持型導師的指導風格。這說明,理工科導師注重研究規(guī)范與研究程序,更加強調學科邏輯與科研范式,因而具有更強的指導力度和更嚴格的控制力度;對比而言,文科研究生導師較為注重師生間的知識交流、探討與發(fā)散,強調與研究生知識與心理之間的共享、聯結與互動,更加注重隱性知識的轉化與吸收。

      2.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行為三者的關系

      導師指導風格是影響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的重要外在變量,而研究生專業(yè)認同是影響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的重要內生因素。Weiner的歸因理論[14]說明對于個體行為的影響主要存在著內因和外因兩種,而外在因素又往往是通過影響內在心理動機與預期等對個體行為發(fā)揮作用。外在的導師指導風格與內在的研究生專業(yè)認同之間是否存在著中介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明確。本研究對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行為三者之間進行了相關分析,并對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在導師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間的中介作用進行了檢驗。

      (1)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行為兩兩顯著正相關。如表1所示:導師指導風格與研究生專業(yè)認同顯著相關(r=0.63,p<0.001);研究生專業(yè)認同與知識共享行為顯著相關(r=0.46,p<0.001);導師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顯著相關(r=0.65,p< 0.001)。

      (2)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在導師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如圖2、圖3所示,研究發(fā)現:①導師指導一方面直接影響知識共享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通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的部分中介作用影響知識共享行為;②相比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支持型導師指導風格既有利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β= 0.63,p<0.001),又有利于知識共享行為(β=0.54,p<0.001);③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在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應(0.124)高于在支持型導師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應(0.078),這說明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更多的是通過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影響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而支持型的導師指導風格更多的是直接影響研究生的知識共享行為。

      表1 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行為相關矩陣

      圖2 專業(yè)認同在控制型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間的中介作用檢驗

      圖3 專業(yè)認同在支持型指導風格與知識共享行為間的中介作用檢驗

      三、研究結論及對策建議

      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探索了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對知識共享及學術創(chuàng)新的影響,通過對782份有效問卷的研究分析,有如下發(fā)現:

      第一,研究結果部分證實了假設1。①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在性別及年級上沒有呈現出顯著性差異,但在學科類型上,理工科研究生在知識共享行為及其三個維度上顯著高于文科研究生;②除了專業(yè)價值觀在性別、年級和學科類型上存在顯著差異外,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及其他三個維度在性別、年級、學科類型上均沒有顯著性差異;③不同性別的研究生在感知導師指導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女性研究生更多感受到支持型指導風格;不同年級研究生在感知導師指導時沒有出現明顯差異;理工科研究生較多感受到控制型導師指導,而文科研究生較多感受到支持型導師指導。

      第二,研究結果證實了假設2。①導師指導風格、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行為之間兩兩顯著正相關;②相比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支持型導師指導風格更能有效預測研究生的知識共享行為。

      第三,研究結果證實了假設3。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在導師指導風格和知識共享行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①導師指導一方面直接影響知識共享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通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的部分中介作用影響知識共享行為;②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更多的是通過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影響知識共享行為,而支持型的導師指導風格更多的是直接影響知識共享行為。

      研究結果證實,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績效與導師指導的有效性、研究生自身學術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緊密相關。從研究生而言,研究生自身的專業(yè)認同程度影響學術創(chuàng)新投入程度和知識共享行為,進而影響學術創(chuàng)新績效;從導師而言,一方面有效的導師指導直接促進了導師與研究生之間以及研究生和其他創(chuàng)新主體間的知識共享行為,另一方面導師的示范效應和有效指導深刻影響著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和學術創(chuàng)新主動性,這兩方面共同作用從而推動了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中,非常有價值的研究發(fā)現有兩點:一是不同的學科類型對于不同的導師指導風格和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會帶來不同的影響,理工科研究生較多感受到控制型導師指導,而文科研究生較多感受到支持型導師指導;二是不同的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知識共享及創(chuàng)新的影響方式不同,支持型導師指導風格更能有效預測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及創(chuàng)新,而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更多的則是通過影響研究生內在的專業(yè)認同進而影響知識共享行為及創(chuàng)新。

      總體來看,高校應該從導師指導、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及知識共享等三個方面來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教育,具體對策和建議如下:

      1.提高導師指導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導師指導對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和知識共享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和發(fā)揮導師的指導作用,促進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①把握研究生特征及心智發(fā)展水平是發(fā)揮導師有效指導的前提。隨著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高校研究生群體呈現出學習基礎、學習經驗、學習目標、學習期望、學習動機、學習方式等各方面的多樣化特征。導師在與研究生的學術溝通和日常接觸中,應注意關注研究生的現有學術水平和科研經驗,找準研究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關注研究生的思想行為和個性特征,找準研究生成長的經驗特征及心理特征。②因材施教是發(fā)揮導師指導作用的關鍵。研究結果表明:支持型和控制型導師指導風格都有利于研究生的知識共享,究竟采取何種指導風格主要是根據學科專業(yè)特點以及研究生個體實際情況和特點來決定。對于專業(yè)認同度高、個人主動性強的研究生,導師應給予更多的自主權,發(fā)揮其個人能動性;而對于專業(yè)認同度較低、習慣于接受導師指派的學生,導師需要加強管控,監(jiān)督并審查其科研進度和成效。③完善研究生反饋系統是發(fā)揮導師指導有效作用的保障。導師指導要避免成為導師單方面的知識傳遞,要高度重視研究生對導師指導效果的主觀評價和反饋,注重運用多種方式調動研究生融入學術氛圍,在討論、對話、互動中推進導師有效指導。

      2.強化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和自我效能感

      研究發(fā)現,研究生的專業(yè)認同對知識共享行為的影響既通過獨立作用預測,又通過中介作用預測。這說明,一方面,研究生專業(yè)認同能夠直接促進知識共享與學術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導師指導能夠強化研究生專業(yè)認同進而影響知識共享行為。因此,強化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始終是導師指導和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①重視研究生對所選課題的認同感。在訪談中發(fā)現,在研究生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所學專業(yè)非常認同但對自己所從事的研究課題不認同的現象。導師與研究生都應著力挖掘所選課題的意義和價值,確立研究的共同愿景,促進研究生與本領域高水平學者的對話交流,推動研究生選擇更為適合的選題,加強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提升研究生的研究選題認同效果。②培養(yǎng)研究生的專業(yè)價值感和專業(yè)歸屬感,增強研究生的專業(yè)—職業(yè)—事業(yè)規(guī)劃設計和管理能力,以多種途徑促進研究生形成對本專業(yè)的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研究生的專業(yè)效能感。學校和導師都應該不斷提升學科專業(yè)建設水平,積極提升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特別要積極推動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參與國際交流、撰寫學術論文、豐富學術經歷,進一步增強研究生的學業(yè)自信、學術自信和學者自信,提高研究生的學術自我效能感。

      3.創(chuàng)建有利于知識共享的學術環(huán)境

      知識共享過程中包含著知識特征、共享個體、雙方關系、組織背景等四個要素。理工科和文科不同的知識背景和學科范式帶來了導師指導及知識共享行為的不同,研究生不同的組織及個體特征影響了知識共享及學術創(chuàng)新效果,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系以及學校學術創(chuàng)新的制度氛圍影響了知識共享的深度和高度。因此,高校要著力構建有利于研究生知識共享的環(huán)境和制度:①構建有利于交叉共享的知識聯結平臺。推進跨學科、多學科、交叉學科研究有利于不同學科、領域、視角和方法的知識融合交匯,更有利于促進隱性知識顯性化和顯性知識傳遞與吸收,從而更加有利于學術創(chuàng)新思維的產生。構建由跨學科、多學科、校內外、產學研等各種橫向、縱向和交叉知識途徑構成的知識共享與協同創(chuàng)新的聯結平臺,強化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學習及研究支持資源體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②完善知識共享激勵保障機制。高校要形成完善統一的知識產權及創(chuàng)新支持制度,實現對知識貢獻及學術成果的科學認定,切實保障研究生和導師各自的學術權益,強化導師和研究生對知識共享的責任和義務,尤其要實現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及導師評價制度中對導師和研究生共同學術貢獻的對接及認可,營造充滿活力、務實高效的知識共享及學術創(chuàng)新氛圍。

      參考文獻

      [1]路琳,梁學玲.知識共享在人際互動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中介作用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9(1):118-123.

      [2]王士紅,彭紀生.學習型組織對于知識共享以及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9(2):63-67.

      [3]王艷子,羅瑾璉.目標取向對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知識共享的中介效應[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5):164-169.

      [4]侯志軍,王正元,朱譽雅.研究生學術創(chuàng)新中的知識共享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3):57-61.

      [5]王茜,古繼寶,吳劍琳.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影響研究——學生個人主動性的調節(jié)作用[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5):14-17.

      [6]王茜,古繼寶.導師指導風格對研究生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

      [7]ZHOU K Z,LIC B.How knowledge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knowledge base,market 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1090-1102.

      [8]SUBRAMANIAM M,YOUNDTM A.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type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3):450-463.

      [9]HOOFF B,RIDDER J.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4,8(6):117-130.

      [10]CUMMINGS JN.Work groups,structural diversity,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a global organization [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3):352-364.

      [11]胡滌非,陳海勇,孫亞莉.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認同研究——基于暨南大學的調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4):53-57.

      [12]常亞平,覃伍,閻俊.研究生團隊隱性知識共享機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0(2):86-93.

      [13]黃濤.上海地區(qū)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認同問卷的編制及其相關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14]WEINER B.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theories ofmotivation from 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 [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0,12(1): 1-14.

      (責任編輯周玉清)

      基金項目: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大學生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度科研開放基金重點項目“研究生就讀期望差異及其影響研究”(編號:DXS20150002)

      DOI:10.16750/j.adge.2016.02.012

      作者簡介:侯志軍,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武漢430074;何文軍,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武漢430074;王正元,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武漢430074。

      猜你喜歡
      研究生教育
      計算機專業(yè)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研究
      計算機教育(2016年8期)2016-12-24 10:14:45
      軍事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思考
      內地與香港研究生職業(yè)生涯教育的差異探析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05:48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實踐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39:24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37:33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10:28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yè)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出版科學(2016年5期)2016-11-10 06:38:45
      美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yè)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出版科學(2016年5期)2016-11-10 06:36:33
      中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yè)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出版科學(2016年5期)2016-11-10 06:34:01
      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yè)性的缺失與對策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3:23
      乐陵市| 临夏县| 宿松县| 独山县| 湘阴县| 大港区| 龙川县| 黎平县| 沾化县| 甘南县| 原阳县| 合水县| 巴塘县| 长武县| 腾冲县| 张家口市| 新安县| 建瓯市| 永寿县| 周至县| 中方县| 七台河市| 兖州市| 乃东县| 海南省| 永修县| 广丰县| 和田县| 城口县| 微博| 九龙坡区| 万宁市| 鹤岗市| 都昌县| 额尔古纳市| 沂水县| 马鞍山市| 肥乡县| 玛曲县| 旬阳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