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較差,普遍對英語學習興趣不大。但作為90后,他們對微信這種新型社交工具有濃厚的興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將微信應用到任務驅動型英語寫作教學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了英語寫作教學實效。
關鍵詞:中職;微信;任務驅動法;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2-0071-02
收稿日期:2016-01-04
作者簡介:鐘玉娟(1987-),女,東莞市商業(yè)學校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與基礎英語教育。(廣東 東莞/523073)
一、引言
90后的中職學生由于對潮流的濃厚興趣以及交流溝通的需要,非常熱衷于微信的使用。自2012年推出后,微信用戶人數(shù)已達3.55億,其中絕大部分為15至25歲的年輕人,包括中職學生。因此,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應將微信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微信增強自身學習效率。
二、微信在任務驅動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
任務驅動教學是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在該種教學方法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分成一個或者多個具體的任務,達到任務驅動的目的,以相關實例為先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其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教學重點,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譚英芝,2012)。李占菊指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一個共同任務活動中心,在問題動機驅動下,通過積極應用相關學習資源,開展自主探討以及互動寫作學習,完成既定學習任務。
美國教育學家Willis指出,在信息時代,寫作能力需要通過借助多樣化的高科技教學工具在實踐中獲得。姜紅梅認為,將微信應用到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各類活動中,可以打破單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戶曉娟也提出,微信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可以更好地將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付諸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借助微信能將任務驅動型教學法主張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主旨更有效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三、微信在任務驅動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過程
筆者以任務驅動法為理論基礎,將微信融入到英語寫作教學的課后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于2015年9月至11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嘗試,具體實施方案主要分為任務布置、任務執(zhí)行、任務評價、評價反饋以及任務提交五個步驟。
(一)應用實踐
1.任務布置
(1)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相關寫作案例,供學生討論,總結該類話題常用詞組、句型及寫作方法。
(2)教師布置小組作業(yè)以及個人作業(yè),考慮到網(wǎng)絡使用問題,微信作業(yè)要求學生在周六完成。教師在課堂上明確微信平臺任務提交時間及格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5-8人一組),分配小組寫作任務。此類任務驅動型寫作法能帶給學生更多的緊迫感,使其周末也能在家主動、自覺地學習。
2.任務執(zhí)行
(1)小組任務
學生在微信討論組中討論小組寫作任務,提出改進方案,得出終稿,組長將其展示在微信朋友圈。在任務和集體榮譽感的共同驅動下,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提高溝通合作技巧。
(2)個人任務
學生在15分鐘內完成個人寫作任務,在教師規(guī)定時間將作業(yè)發(fā)布于朋友圈。限時的任務寫作能驅使學生更加認真地完成寫作任務,提高其寫作速度,提升其寫作水平。
3.任務評價
(1)小組任務
① 學生在本微信組討論其他小組寫作任務,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評分標準在其他組朋友圈通過“評論”功能進行評分,指出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學生帶著評價任務組織討論,突出討論重點,減少偏題情況。
② 組長將小組寫作以及其他組的評價進行截圖,發(fā)送至本組微信討論組,組員共同討論其他小組評論的合理以及不合理之處。
(2)個人任務
學生參照教師提供的評分標準對班里至少五名同學的個人寫作在朋友圈中進行評分,指出不足與改進方案。通過任務驅動,促使學生主動查詢相關生詞、詞匯和語法。在評價過程中,學生亦能學到更多相關的寫作知識,充分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4.評價反饋
(1)小組任務
組長將其他小組評價的不合理之處在班級微信群提出,與評價組進行討論,教師適時給予評判和指導。
(2)個人任務
個人將他人評價有疑問的地方在微信群中提出,全班進行討論,教師給予最后評判。
5.任務提交
(1)小組任務
組長將本組改進后的作業(yè)以word文檔形式發(fā)給英語科代表,科代表匯總后發(fā)至教師郵箱。
(2)個人任務
學生將個人作業(yè)以word文檔形式發(fā)給組長匯總,組長再發(fā)給科代表,科代表收齊全班作業(yè)后打包發(fā)至教師郵箱。
(二)效果總結
筆者從所授班級隨機抽取5名學生的10次寫作作業(yè)進行對比,其中前5次為未實施微信任務驅動型寫作教學法之前的平均作業(yè)成績,后5次為實施該教學法后的寫作得分,結果如下圖所示:
學生10次寫作平均成績 (滿分為10分)
雖然每次寫作作業(yè)難度不一,但從上圖可知,總體而言,學生后5次得分(平均分為5.18分)均比前5次(平均分為3.54分)高,平均分提高了46.33%。從而證明了微信在中職學校任務驅動型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此外,在與學生的課下交流得知,許多學生非常喜歡這一新型寫作學習方法,因為他們既可以將課堂所學付諸實踐,又可以提升評價能力,了解寫作評分標準。相對于教師的批改,其他同學在微信朋友圈上的留言會讓他們印象更深刻,減小重復犯錯的幾率。通過微信朋友圈,他們亦多了一個展示寫作水平的平臺。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他們也學到了許多寫作的有用方法。實踐證明,該類教學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
四、總結
基于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寫作興趣不大,對新興事物較為感興趣等特點,筆者在所授班級中將微信正確應用到任務驅動教學法課后寫作任務部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而在使用該教學法的同時,教師應注意學生討論的有效性,學生對網(wǎng)絡的過度依賴以及學生對他人寫作任務評價的客觀性以及正確性,確保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譚英芝.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2012(1):123-125.
[2]李占菊.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研版), 2013(10): 31-32.
[3]姜紅梅.微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 (11): 52-54.
[4]戶曉娟.大學英語教學中微信軟件的應用探究[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1):83-86.
[5]Willis, J.A.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40.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