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析和翻譯

      2016-04-07 08:52李楠楠
      卷宗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

      李楠楠

      摘 要:語法隱喻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本文的目的是把這一概念運(yùn)用于具體實(shí)際翻譯的過程當(dāng)中。本文側(cè)重小說《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的分析和翻譯。本文認(rèn)為,把一種語碼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碼的過程中,翻譯者面臨多種語言形式的選擇。就語法隱喻概念而言,翻譯者面臨的是一致式和隱喻式的選擇。本文的研究表明:語法隱喻可以幫助我們在具體翻譯之前分析文本,并在翻譯過程中提供啟示和幫助。

      關(guān)鍵詞:語法隱喻;一致式;隱喻式;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

      1 引言

      最早的隱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希臘時期。從古至今,有關(guān)隱喻的不同理論不斷被提出,但是它們都是在詞匯層面討論隱喻。直至1985年,語言學(xué)家韓禮德在《功能語法導(dǎo)論》一書中的最后一張專門討論語法隱喻的問題(參見朱永生,1994),隱喻的研究才提升至語法層面,也成為隱喻研究的里程碑。此后,許多語言學(xué)家開始關(guān)注語法隱喻并把它用于分析不同的文本,例如新聞、合同、法律和演講。

      本文基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的語法隱喻理論,著重對小說《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進(jìn)行分析,并嘗試翻譯。

      2 語法隱喻和概念語法隱喻的簡單介紹

      下面我們對語法隱喻和概念語法隱喻進(jìn)行舉例說明。

      2.1 語法隱喻的簡單介紹

      “語法隱喻”這一概念是韓禮德在《功能語法導(dǎo)論》中首先提出來的。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中,語法隱喻根據(jù)純理功能可分為三類:概念語法隱喻、人際語法隱喻、語篇語法隱喻。而韓禮德認(rèn)為語法隱喻主要見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際元功能,即體現(xiàn)于概念語法隱喻和人際語法隱喻。

      “一致式”和“隱喻式”是語法隱喻理論的兩個重要概念。根據(jù)Thompson的解釋,“一致式”指的是“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世態(tài)”的表達(dá)方式,而語法隱喻指的是,當(dāng)一個“詞匯語法”形式不是用于表達(dá)它原先通常所表達(dá)的意義時,這個表達(dá)形式就是語法隱喻(Thompson,2004:222-223)。即,“一致式”和“隱喻式”表達(dá)同一個意義,但是屬于不同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例如:

      (1)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2)The 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在例(1)和例(2)配對中,例(1)被成為“一致式”,例(2)被成為“隱喻式”,即語法隱喻。為什么例(1)是“一致式”,而例(2)是“隱喻式”呢?名詞通常表示事情、物體、概念,而動詞則表示動作。在例(1)中,“參與者”由名詞“driver”、“bus”、“brakes”表達(dá),“過程”由動詞“drove”、“failed”表達(dá)。這是一致式的情況。當(dāng)名詞不用來表示事情、物體、概念而用來表示動作,這就出現(xiàn)了隱喻式,在例(2)中,“參與者”由“過程”(The 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充當(dāng),“過程”由“邏輯意義”(caused)充當(dāng)?!懊~化”(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and failure)就是這種隱喻式。

      2.2 概念語法隱喻的簡單介紹

      概念隱喻是來自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胡壯麟,2005)中的概念純理功能,主要是指“及物性”中的“過程類型”。概念隱喻主要通過及物性系統(tǒng)內(nèi)各過程的隱喻化和詞匯語法層次的隱喻化實(shí)現(xiàn)。

      2.2.1及物性系統(tǒng)內(nèi)各過程的隱喻化

      功能語言學(xué)的概念元功能中,及物性系統(tǒng)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表達(dá)。韓禮德的及物性理論認(rèn)為人類主、客觀世界的活動可描述為六個過程,分別為物質(zhì)過程、心理過程、關(guān)系過程、主語過程、行為過程和存在過程。但韓禮德更想說明的是及物性系統(tǒng)中的各種過程都可以隱喻化,即一個過程可以隱喻為另一個過程。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xiàn)象 地點(diǎn)

      Fig 3-3 Analysis of Metaphorical Form (Halliday, 1994:346)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動作者 物質(zhì)過程 地點(diǎn) 時間

      Fig 3-4 Analysis of Congruent rewording (Halliday, 1994:346)

      以上兩個圖表分析出兩個句子不同的語法功能成分:“一致式”是物質(zhì)過程,“隱喻式”是心理過程。

      2.2.2詞匯語法層次的隱喻化

      上述過程之間的隱喻化都是在語義功能的層次上發(fā)生。而語義功能要通過詞匯語法才能體現(xiàn)。因此,在詞匯語法層次上也有隱喻化。最常見的是“名詞化”。名詞化是將過程(其詞匯語法層的一致式為動詞)和特性(其一致式為形容詞)經(jīng)過隱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過程或修飾語,而是以名詞形式體現(xiàn)的參與者(參見本文例(1)和例(2))。

      3. 《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析和翻譯

      《巴里·林登》是英國十九世紀(jì)小說家薩克雷的作品,主要描述一位窮困的年輕人如何不擇手段躋身上層社會,以及最終歸于窮困的故事。通過文本分析發(fā)現(xiàn),小說中充滿大量的概念隱喻。以下是對《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析和翻譯。

      3.1 《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之及物性系統(tǒng)內(nèi)過程的隱喻化分析和翻譯

      關(guān)系過程經(jīng)常用來表達(dá)一件物體特征或特性,以及歸屬類型。但是,小說《巴里·林登》卻用物質(zhì)過程來表達(dá)人物巴里太太的性格特征。

      (10)At the same time, giving way to a just though prudently dissimulated resentment, she made a vow that she would never enter the gates of Castle Brady while the lady of the house remained alive within them.

      試譯:同時,盡管巴里太太小心翼翼地掩飾著自己的憤恨,但她發(fā)誓:只要布雷迪堡的女主人活著,她就決不會踏入布雷迪堡一步。

      文中動詞“made a vow” 和 “enter”用來表達(dá)巴里太太的性格:果斷和高貴。中文傾向用動詞表達(dá)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在具體翻譯當(dāng)中,“宣誓”和“踏入”成為相對應(yīng)的表達(dá)選擇。

      (11)She had the largest of hoops and the handsomest of furbelows, and once a month (under my Lord Bagwigs cover) would come a letter from London containing the newest accounts of the fashions there.

      試譯:她擁有最大的裙撐和最漂亮的衣裙邊飾,每月(附寄在巴格威格勛爵的信函中)她都會收到一封來自倫敦的信,信里全是關(guān)于時尚的最新報道。

      文中動詞 “had”和 “come” 用來表達(dá)巴里太太衣著講究,出身高貴。中文傾向用動詞表達(dá)人物特征。因此,在具體翻譯當(dāng)中,“擁有”和“收到”成為相對應(yīng)的表達(dá)選擇。

      (12)She fitted up her new abode with much economy and considerable taste, and never, for all her poverty, abated a jot of the dignity which was her due and which all the neighborhood awarded to her.

      試譯:她安置好了自己的新住處,相當(dāng)節(jié)約又有周到的品味。并且她是絕不會因?yàn)樨毨Фヒ稽c(diǎn)點(diǎn)尊嚴(yán)的,這份尊嚴(yán)是她應(yīng)得的,也是所有鄰里授予她的。

      文中用動詞 “fitted up” “abated” 和 “awarded” 表達(dá)巴里太太勤儉持家和高貴的特征。中文傾向用動詞表達(dá)人物特征。因此,在具體翻譯當(dāng)中,“安置”和“失去尊嚴(yán)”和“應(yīng)得”成為相對應(yīng)的表達(dá)選擇。

      3.2 《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之詞匯語法層次的隱喻化分析和翻譯

      名詞化是概念語法隱喻的重要手段。小說《巴里·林登》多處出現(xiàn)名詞化現(xiàn)象。

      (13)The torments of jealousy the cruel coquette made me endure were horrible.

      試譯:這個風(fēng)騷女存有嫉妒之心,并且她的這種心理給我?guī)淼恼勰フ媸强植馈?/p>

      英文原文“the torments of jealousy”可視為名詞化現(xiàn)象。物質(zhì)過程也變成關(guān)系過程,重在強(qiáng)調(diào)折磨如此恐怖,而不是他如何體會折磨。

      名詞化使得英文原文簡潔,但是中文更多使用短句表達(dá)意義。因此,翻譯過程中英文長句被拆分成短句?!癹ealousy” 被翻譯成 “存有嫉妒之心”, “the torment”被翻譯成“帶來的折磨”。

      (14)I knew to what tortures the odious little flirt of a Nora would put me with her eternal coquetries with the officers, and refused for a long time to be one of the parties to the ball.

      試譯:諾拉用不變的媚態(tài)跟軍官們調(diào)情,真是可惡。我明白這會讓我多么的飽受折磨。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愿在舞會上跟別人跳舞。

      英文原文中 “flirt”用作名詞出現(xiàn),而通常情況下 “flirt” 用作動詞。因此,詞匯語法層的隱喻就此出現(xiàn)。本小說屬自傳,名詞化的運(yùn)用使得作者抽離出來,重在強(qiáng)調(diào)對過去的回憶,而不是當(dāng)時情感的再現(xiàn)。

      具體翻譯過程中,把“flirt” 翻譯成中文中的動詞 “調(diào)情”更加符合漢語表達(dá)。

      (15)‘Were you obliged to dance five times with Captain Quin? said I; and oh! Strange delicious charm of coquetry, I do believe Miss Nora Brady at twenty-three years of age felt a pang of delight in thinking that she had so much power over a guileless lad of fifteen.

      試譯:“你是被強(qiáng)迫和奎因上尉跳了五次舞嗎?”我說。噢!這不可思議又美妙的風(fēng)騷勁兒啊,我確信諾拉·布雷迪小姐一想到自己在二十三歲的年齡就在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身上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就會覺得非常愉悅。

      “a pang of delight”可視為名詞化。關(guān)系過程也變成心理過程,重在強(qiáng)調(diào)諾拉的心理感受。

      具體翻譯過程中,英文原文 “delight”被翻譯成“愉悅的”,更加符合漢語表達(dá)。

      (16)Besides, said Nora—and this was a cruel, unkind cut, which showed what a power she had over me, and how mercilessly she used it,—‘besides, Redmond, Captain Quins a man and you are only a boy!

      試譯:“還有,”她說——她殘酷無情地打斷了我,這顯露出她在我身上產(chǎn)生的影響力,她真是殘忍地運(yùn)用了這種影響,——“還有,雷德蒙,奎因上尉是個男人,而你只是個男孩。”

      英文原文“cruel and unkind cut”可視為名詞化。此時作者回憶過去、描述受傷情況,以及諾拉對他的無情。名詞化的運(yùn)用可達(dá)到客觀表達(dá)的效果,隱藏主觀表達(dá)。

      在具體翻譯時,英文原文中的名詞“cut”被翻譯成“打斷”,原文中的形容詞“cruel and unkind”被翻譯成“殘酷無情地”。

      4.結(jié)語

      本文的目的是把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的語法隱喻理論用于具體實(shí)際翻譯當(dāng)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語法隱喻理論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在具體翻譯之前分析文本,而且可以在翻譯過程中提供啟示和幫助,即,翻譯最終的落腳點(diǎn)在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以及不同的文化語境。直譯,拆分和轉(zhuǎn)換常用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xiàn)

      [1]胡壯麟.語法隱喻[J].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1996

      [2]黃國文.語法隱喻在翻譯研究中的應(yīng)用[J].譯論研究,2009

      [3]常晨光. 英語中的人際語法隱喻[J].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1

      [4]黃國文,葛達(dá)西.功能語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朱永生.嚴(yán)世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多維思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6]M.A.K. Halliday.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7]Paul Ricoeur. 1977. The Rule of Metaphor[M].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Ltd.

      [8]M.A.K.Halliday.Dimensions of Discourse Analysis: grammar[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5

      [9]Halliday, M.A.K.&Hasan, R.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0]Halliday and Hasan. Cohesion and Coherence[M]. London: London Longman, 1976

      [11]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M].London: Arnold, 2004

      猜你喜歡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
      系統(tǒng)語言學(xué)中元語言功能分析電影《美人計(jì)》的字幕翻譯
      語域理論指導(dǎo)下的藥品說明書翻譯
      學(xué)術(shù)英語寫作研究述評
      及物性系統(tǒng)分析《未選擇的路》及其漢譯本
      漢樂府詩《將進(jìn)酒》英譯文之語篇純理功能分析
      大學(xué)英語口語教學(xué)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角度下的研究
      評價理論及其應(yīng)用分析
      《爸爸去哪兒》中的兒童話語分析
      大足县| 台前县| 甘谷县| 桦川县| 达州市| 汉沽区| 右玉县| 南溪县| 金昌市| 昌黎县| 宁晋县| 邳州市| 南丰县| 丹阳市| 岳西县| 岱山县| 龙州县| 东兴市| 澄江县| 榕江县| 成都市| 五指山市| 攀枝花市| 新邵县| 安阳市| 莱西市| 武平县| 仙游县| 唐海县| 临邑县| 喀喇沁旗| 海晏县| 咸宁市| 鄂托克前旗| 华坪县| 汤阴县| 彩票| 鹿邑县| 北辰区| 抚顺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