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樂
李嘉誠先生坦言:“富和貴這兩個字不是連在一起的。這句話可能得罪了人,但是確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p>
中國中產(chǎn)階級人數(shù)在不斷增加,但是如何學會做一個富人,對他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功課。
真正的富貴是要懂得用自己的金錢對社會盡一點義務和責任。衡量財富的準則在于“內(nèi)心的富貴”。
美國中產(chǎn)階層家庭每年都訂幾份報紙和雜志,讀若干本書,聽幾次音樂會,看歌劇、芭蕾舞。
中國人富了以后干啥?吃!這也是中國吃文化興旺發(fā)達的原因。中國人愛吃從日常用語中就能看出來:謀生叫“糊口”,工作叫“飯碗”,靠積蓄過日子叫“吃老本”,老本吃完叫“坐吃山空”,公務員叫“吃皇糧的”,男人心懷不軌叫“吃豆腐”,混得好叫“吃得開”,女人好看叫“秀色可餐”,有好事叫“吃小灶”,壞事來了叫“吃官司”……
有人說,看一個地區(qū)華人的富裕程度可以看他們飯店的人流,在大陸、香港等地,都可以看到那種美食大樓,從一層到十層,全是吃客,越是高檔豪華的飯店,吃客越多,天天爆滿。
日本就不一樣了,日本沒有爆滿的美食大樓,卻有擺滿幾百萬冊圖書的大型書店,這些書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書店。要踏進書店大樓并不比擠東京地鐵容易。
日本圖書2009年銷售量約581.47億元人民幣,中國的圖書銷售量是548.52億人民幣。
日本人口1.28億,中國人口13億,也就是我們平均十個人一年買的書都沒有一個日本人多。
(摘自《包容的智慧Ⅱ》江蘇文藝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