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流均鎮(zhèn)中心小學 張育正
再談數學學科中有效情境的創(chuàng)設
江蘇省淮安市流均鎮(zhèn)中心小學 張育正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作為一種能有效促進教學活動和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學方式,受到教育理論者和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同。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注意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即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不斷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蔽阌怪靡?,實施新課程就必須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是為了引發(fā)學生探究數學問題,所以必須經過提煉,體現(xiàn)數學本質問題,以促進探究深層次推進。在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我們這樣設計:課始,師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例子:飲料的包裝盒上、衣服的標簽上、報紙上、玩具說明書上,都有很多的百分數,學生們對這個新的數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此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圍繞百分數提出多種角度的問題,有代表性的問題有:人們?yōu)槭裁聪矚g用百分數?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區(qū)別?百分數是什么意思?百分號是怎么寫的?百分數是干什么的?分數用得多還是百分數用得多?
接著教師做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帶領學生將剛才提出的問題歸納成四個問題:(1)為什么喜歡用百分數?(2)在什么情況下用百分數?(3)百分數是什么意思?(4)和分數比較有什么不同?學生分小組嘗試解決問題,然后師生共同提煉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
這樣的情境設計不僅很好地激發(fā)起學生探索的欲望,而且緊緊把握住學習的核心。教師在引導學生歸納問題時,將學生的討論聚焦在百分數引入的必要性、百分數的應用范圍、百分數的含義、百分數與分數的聯(lián)系上,體現(xiàn)了“數”學習的幾個重要方面:必要性、應用范圍、含義、聯(lián)系。
一堂課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導入設計和創(chuàng)設情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梢詣?chuàng)設有趣的故事情境、真實的生活情境、體驗活動情境等。“創(chuàng)設情境”要面對問題,師生始終都在情境中活動,貫穿教學全過程。
有效的情境應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學生學習的主要困難、學生的興趣點等,力求體現(xiàn)趣味性,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圓的認識”,在課末用電腦動畫顯示:唐老鴨坐在一輛車輪是正方形的車子上顛簸,并設問:唐老鴨舒服嗎?為什么?學生憑借生活經驗提出車輪應做成圓形的。接著再用動畫顯示:唐老鴨坐在一輛車輪是圓形但車軸不在圓心上顛簸,設問:車輪已改成圓形的,為什么唐老鴨還不舒服?學生依據剛剛所學的知識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車不上下顛簸,必須使車軸至車輪的距離處處相等,因此車軸必須安裝在圓心處。最后再用動畫顯示:唐老鴨坐在經過學生改進后的汽車上“嘎嘎”直叫,教師語言配合:唐老鴨在謝謝我們大家呢!這個問題情境具有強烈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笑聲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并體驗到了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成功感。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知識的關鍵處,教師如果善于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求知心理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有效的探究情境,能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本質。
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探究情境:首先將學生分成10組,每組發(fā)給實驗材料:圓錐、圓柱和沙子?!鞍褕A錐裝滿沙子往圓柱里裝,直到裝滿為止,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邊操作,邊思考,邊討論,興趣甚濃,并得出結論:用圓錐裝滿沙子往圓柱里倒,三次正好倒?jié)M,說明圓錐體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時教師又出示一組圓柱、圓錐,請同學們看老師操作,可結果用圓錐裝滿沙子往圓柱里倒,四次才能倒?jié)M。學生瞪大眼睛,說老師裝得不標準。于是,老師請學生再次演示,結果還是一樣。針對這一“矛盾”,學生進行了熱烈而又深入的再探究。最后發(fā)現(xiàn):圓錐體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教學任務在學生探究中順利完成。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就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鼻榫硠?chuàng)設要盡可能賦予其豐富的情感因素,用數學感情去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教學“圓的周長”之“圓周率”這一片段時,教師先出示課件——“圓周率與祖沖之”。學生通過課件了解到祖沖之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把圓周率準確到小數點后面7位。一千年以后,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計算到小數點后16位,才打破了祖沖之的記錄。學生的敬意油然而生,其會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這一歷史情境,不僅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而且使學生肅然起敬,興趣倍增,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1]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陳美琳.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06-01.
[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