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人文德育教育實踐初探

      2016-04-12 05:11:59王潤紅
      數(shù)字教育 2016年2期
      關鍵詞:校本人文德育

      王潤紅

      (洛陽市第三十四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0)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人文德育教育實踐初探

      王潤紅

      (洛陽市第三十四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0)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現(xiàn)在人們對德育的認識已由從傳統(tǒng)德育過渡到人本德育,“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已經成為眾多德育工作者的共識,本課題將何為人文德育、何為人文德育校本教材、如何利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進行人文德育教育實踐的探索作為課題組成員研究、實踐的重點,用貼近青少年生活的內容和形式,利用課題組成員是語文教師和班主任的優(yōu)勢,在QQ空間上發(fā)布人文德育故事,在網(wǎng)絡平臺上實現(xiàn)師生人文德育教育的互動交流,最后將學生喜愛和充滿正能量的人文故事和師生精彩評說,編輯成校本教材,實現(xiàn)人文德育教育線上線下互補,逐步形成學校的一個特色校本課程。

      人文德育;網(wǎng)絡平臺;故事互動;校本教材;校本課程

      對我們的學生進行美德教育,不能是簡單的義正詞嚴地教育,而是需要我們在他們心中種植上美德的種子,只有美德的種子發(fā)芽、生長,才能把心靈上的雜草除掉,讓心靈充滿真善美。課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校本‘人文德育課程’研究”,通過建立人文德育故事互動平臺,利用網(wǎng)絡傳播人文德育故事;通過課題研究編輯人文德育故事校本教材,讓充滿正能量的人文德育故事來占據(jù)青少年的心靈;通過線上線下互補的德育教育,進而為人文德育教育課程化做些有益探索。

      一、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人文德育教育實踐研究的目的

      (一)“人文”與“德育”融合

      何為人文?《辭?!分羞@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卑俣劝倏平忉尀椋喝宋木褪侨祟愇幕械南冗M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guī)范。其集中體現(xiàn)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人文教育就是指以人文為內容,而且包含以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為目標的教育。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雖然人文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過起伏變化,但人文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科學探索客觀,人文體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重“情”。美國的卡耐基認為:“一個人在事業(yè)上的成功,基于專業(yè)技術上的因素占15%,另外的85%則要靠人際關系,即與人相處和合作的品德和能力。”所以,科學與人文都應該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共同構成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教育只能造就人的一部分。人文教育通過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來完善科學教育之不足。讓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并重,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一個聰明、智慧、健康、和諧、溫暖的人。愛因斯坦曾指出,學校的目的始終應該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1]

      德育是在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規(guī)、心理健康等教育的總稱。在中學階段,學生心智尚不成熟,除了學校進行必要的道德、法律等正面宣傳,還需要與學科教育有機結合,要從人文滲透入手,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形成自立、自強、自律、善良、樂觀、豁達的性格,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自律。因此,學校德育教育至關重要,是中學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形成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加強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這就要求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3]

      人文德育是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兩個概念的疊加,人文德育,將德育溫暖化、人性化,和過去德育就是板起面孔教育人的理念完全不同,是多元化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多元化人才觀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的現(xiàn)代學校德育教育手段多元化,更貼近時代要求,更貼近青少年生活。當前社會極其重視知識傳授即智育教育,中國尤其看重考試和分數(shù),好像這就是教育的全部,人文德育就是針對這種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事實上,立德樹人,先立德方能樹人,這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弟子規(guī)》《論語》《大學》等都有大量的內容闡述如何立德做人。人文德育就是要用有人文溫度的故事溫暖學生的成長,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二)人文德育校本教材和校本課程建設

      新課程標準強調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尤其是校本課程,能依托強大的學校師資和學校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更廣的學習空間。[4]我們這個課題就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我們學校和名師資源的優(yōu)勢,引領更多的教師走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以此為契機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徑,提升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能力。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學業(yè)上的長進,最大的收獲就是在耳濡目染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德育教育最好的手段是人文滲透,比如美國的愛國教育、日本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等,都是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注重點滴滲透而形成的成熟德育教育模式。校本人文德育課程的定位便由此而生。[5]

      那么何為人文德育?我們課題要編輯的人文德育校本教材又是什么呢?人文德育就是將人文情懷納入德育教育,由單純培育成績優(yōu)秀學生到培養(yǎng)全面、健康的和諧人[6]。關注學生從課堂到學校生活以外的狀態(tài),了解學生心靈需求,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多元需求,讓他們從被動成長,早日轉化為主動發(fā)展,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激勵自己。人文德育校本教材就是人文德育教育的基本載體之一,本課題探索人文德育校本教材及網(wǎng)絡傳播途徑,實踐學校人文德育課程化。

      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人文德育教育實踐研究的意義

      (一)人文的力量

      初中語文課上,我開辟故事講堂,記得有個學生在畢業(yè)后給我寫信,談起了自己的經歷,說了這樣一段話:“老師,回憶初中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你每周開辟的故事課堂,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人物,給我啟發(fā),給我導航,讓我成熟。謝謝老師!”

      我做班主任時,曾經利用班會時間和語文課閱讀時間,選一些美文、名人故事、感動我的文章與我的學生們分享,學生興趣極大,有的故事竟成了學生克服困難的法寶,有的美文竟成了學生愛上寫作的動力。后來分享成了學生最企盼的事,也慢慢成了我最快樂的事。一個學生在周記中這樣寫道:“老師,這些文章教會我很多書本以外的道理,讓我懂事、成熟,讓我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讓我逐漸有擔當……”

      這些都是人文的力量。精神的激勵作用產生的強大動力足以成就一個人?;仡櫸覀冏约撼砷L的足跡,我相信我們的生命中都會被某一個名人故事、寓言故事所影響。故事往往能感染人,潛移默化地改變人,讓人變得堅強、勇敢、豁達、善良。編輯一本以人文故事為內容的校本教材來進行人文德育教育,通過熏陶、涵養(yǎng)來點滴滲透,達到傳播正能量、培養(yǎng)健康人格的德育目的,這正是我們課題的出發(fā)點。

      語文課堂教學更多關注的是語言學習,而對學生的人文思想關懷只能是附屬品,如果涉獵過多,會削弱語文教學的學科特性,教學任務也不允許語文教師偏廢更多。所以學生很多人文情感無處展現(xiàn),不利于學生的人文思想情懷的培養(yǎng)。在開發(fā)與實施校本人文德育課程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結合教學實踐,針對學生的需要,選擇學生喜歡的與課文有關的哲理性的人文故事,選擇對學生成長富有啟發(fā)性的作家故事、課文人物故事,選擇富有思辨性的新聞故事等,作為校本人文德育課程的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和道德品質。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應關注學生“本我”,實踐人文關懷,做一個人文關懷者、一個學生心靈的服務者。班主任可以將人文德育和班會主題融合,發(fā)動學生講解新聞故事、自主貢獻勵志故事等,在故事中塑造良好班風和正氣。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引導學生關注人文故事、挑選人文故事、講解人文故事、評論人文故事,可以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講述能力、思辨能力,培養(yǎng)完整人。

      (二)“網(wǎng)絡德育”的魅力

      有資料表明,80%以上的上網(wǎng)用戶為未成年人,網(wǎng)絡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國內對網(wǎng)絡遠程教育等研究較多,但對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學校人文德育校本課程研究還不多,尤其是基層中小學,在網(wǎng)絡互動德育教育上還有較多空白。如何克服網(wǎng)絡傳播給中小學生德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正面引導青少年,發(fā)揮網(wǎng)絡正能量,將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嘗試。

      “網(wǎng)絡德育”比諸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有其巨大而獨特的優(yōu)勢,它信息量大、傳播迅速,可以緊跟時代的節(jié)奏,學生樂于接受,能及時實現(xiàn)師生、家?;?,可以有效地填補目前學校德育專用時空不足的缺陷,拓展教育的新渠道。網(wǎng)絡是把雙刃劍,不少青少年沉迷于這個虛擬的世界不可自拔,而網(wǎng)絡德育是對網(wǎng)絡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wǎng)絡,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教育功能。同時學生在網(wǎng)絡上更易表達真實思想和情感,德育工作者更易把握學生情況,網(wǎng)絡德育平臺還可以記錄成長歷程,成為學生、老師新的精神家園。

      舉個例子,過去課堂上,老師想指定學生閱讀一些書籍,不可能人手一本,只能老師在班上統(tǒng)一朗讀,學生聆聽,聽后發(fā)表看法,學生輪流說,一節(jié)課能分享2—3個故事或文章已是極限;現(xiàn)在發(fā)布在QQ空間上,學生可以同時閱讀,并且實時互動,互動的內容彼此還能看到,大家不僅同時進行了閱讀,還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互相啟迪;有必要的話小組內還能討論,甚至辯論,收獲更大。這樣由單純的“聽覺”閱讀,變成了心、口、眼、耳并用的深度閱讀,每個同學印象之深可想而知。這就是網(wǎng)絡德育的效率和魅力。

      三、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人文德育教育實踐研究的組織和實施

      (一)開辟QQ空間,建立閱讀互動平臺

      本課題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探索利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建設人文德育網(wǎng)絡平臺。用更貼近青少年生活的內容和形式,利用洛陽市王潤紅名師工作室所有成員均是洛陽市一線骨干語文教師且大多數(shù)是班主任和班級教育的專家能手的優(yōu)勢,收集人文故事,利用人文故事易于被接受的特點,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網(wǎng)絡上實現(xiàn)交流互動。這樣不僅課題研究成員是校本人文德育課程材料的貢獻者、編輯,所有參與的學生、老師、家長也都是課程材料的貢獻者。本課題從2014年啟動,這一目標就十分明確。經過和信息技術教師、名師工作室技術支持的溝通,確定開辟QQ空間,以發(fā)表日志形式發(fā)布故事,師生以添加好友形式進行互動閱讀和評論。

      在參與對象上,實現(xiàn)全覆蓋:所有學生、教師參與,有條件的學生家長、社會人士參與;時間上,2014年6月開始籌劃,2014年8月開通“小故事大人生”的QQ空間,9月初開始工作,上傳人文故事。截至目前已上傳故事242篇。

      我們開辟QQ空間,上傳人文故事,讓學生自由評論,實現(xiàn)了時時處處都可以交流、互動。比如學生閱讀《巴爾扎克的故事》時評論道:“我感到美與力量,得到智慧的啟迪。是一次心靈的邂逅,用心感受屬于自己的收獲。它是我迷失時的燈塔,是我春風得意時的鎮(zhèn)定劑,為我打開了一道道虛掩的成功之門。”“巴爾扎克一生共完成了90本長篇小說,就我個人而言,自己到目前為止還讀不了那么多……學習巴爾扎克,多總結一下他為什么會成功,而我們卻不行,我們缺少的就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做事三心二意,不在一件事上去用心……沒有一個好的態(tài)度,做什么都不行,所以,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重要的?!痹俦热鐚W生在閱讀《毛澤東的故事》時評論道:“學習是沒有捷徑的,不要想著一步登天,只有將思考融入學習,才能結出成功的果實。正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不是單純的記憶,學習需要理解,要從問題中總結方法,從練習中提煉精華、總結經驗?!?/p>

      (二)收集故事及互動評論案例

      人文德育通過語文課堂上教師課前講作者故事、課中講人物故事、課下收集喜愛故事,引領學生收集故事、上傳故事、閱讀故事、評論故事,通過班主任主題班會講故事、說故事、評故事,課下學生就所閱讀故事寫一些讀后感,甚至推薦一些故事給老師,讓德育故事充滿現(xiàn)代感,更受青少年歡迎,閱讀量、評論量明顯上升。比如《全力以赴》這個故事,閱讀量達280人次,評論達38人次,說明對很多人都有較大的沖擊。

      網(wǎng)絡平臺故事發(fā)布數(shù)量大,但不一定每一篇都受人歡迎。哪些故事學生喜歡,哪些故事引人深思,通過QQ空間,課題組成員進行故事篩選,從已經發(fā)布的故事中收集閱讀點擊量大、學生評論較多、受師生歡迎的人文德育故事,將故事原文和師生精彩評論挑選出來,進行匯總,作為課題研討資料。

      (三)開展師生共讀故事活動

      語文教師將人文德育故事和語文寫作結合,將閱讀人文故事作為寫作的輔助,不僅克服了學生無寫作素材的軟肋,而且文章因故事而生動,因故事而富有感染力,學生得益于故事,漸漸愛上故事,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說、講、寫能力。語文老師吳健英感慨:“這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學生興趣大大提升,寫作輔導也找到了一個特別好的突破口,我們把這個事好好做做,有很大的提升拓展空間。”

      班主任利用班會和晨會時間進行主題故事講解、討論,學生寫班會故事感想,師生進行故事共讀活動。有時學生自選的主題和故事,貼近時代,更受同學喜愛。比如李冰老師開展的共讀故事主題班會活動,學生為“西方成長教育之借鑒”主題班會上選擇了《美國小學生五次驚到我》和《洋媳婦教育孩子,把中國婆婆驚呆了》兩個故事作為話題。學生在教室登錄QQ空間,閱讀完故事后,開始小組討論,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其中一組認為應尊重孩子自身:“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我們不應該去限制孩子們應該干什么,應該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未來是他們的,也許他們自己選擇的才是最適合他們的?!薄拔覀円嘈藕⒆?,過分地為孩子著想有時反而會害了孩子。美國人在這一點上就做得比我們好很多,我們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發(fā)揮潛力?!薄昂⒆与m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觀念,大人過多地干預就會適得其反。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生存能力。我們可以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們青春期的叛逆也有父母太嬌慣我們的原因。”而另一小組卻別出心裁地以“成功才有意義”為發(fā)言主題:“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努力就會品味到成功的滋味,那是一種幸福的滋味。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會運用智力,否則多大的努力都沒用,但是,成功就一定有意義?!薄岸颊f教育興國。我們認為玩要盡興玩,學就要靜下心。我們要大膽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并將自己利益最大化,達到成功?!彪m然觀點稚嫩,經不起推敲,但對于七年級學生而言,有思考、有見解、不人云亦云最難能可貴!

      (四)編輯人文德育校本教材

      課題研究者將QQ空間上發(fā)布的故事進行篩選,挑選學生喜愛、充滿正能量的故事,摘錄師生精彩的評說,經過課題組成員最后審定,出版人文德育校本教材《感動我們的故事》,實現(xiàn)網(wǎng)絡和紙質書稿兩種方式的呈現(xiàn),讓線上和線下互通。學校工作室和課題組將故事適時上傳至名師工作室網(wǎng)頁,擴大其影響面和接觸人群。今后網(wǎng)絡平臺不會因為課題結束而結束,這個德育實踐將持續(xù)進行下去,逐步完善,還將陸續(xù)出版第二本、第三本人文故事校本教材,最終形成學校德育特色校本課程。

      “我們是通過自己的感情來獲得書中啟示,而不是通過別人理智的評判,一旦感覺的神經把一股激動之情滲透到心靈時,我們便會獲得主要的啟示?!保ㄙM吉尼亞·何爾夫)人文德育教育關鍵是人文滲透,是通過觸動學生心靈來進行德育重建或改建,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德育無痕教育。

      [1]侯文華.論人文德育的價值取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10):39-41.

      [2]鄭承軍.論馬克思主義人本德育觀[J].中國德育,2007,(6):18-20.

      [3]楚江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小學校長讀本[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6.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4.

      [5]王東莉.德育人文關懷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84.

      [6]仇忠海,戚業(yè)國.人文·德育:將德育根植于人文沃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

      (責任編輯 孫震華)

      An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Runhong
      (Luoyang No.34 Middle School,Luoyang,Henan,China 471000)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now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moral education has transited from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to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People oriented" and "teaching stud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have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many moral educators.This project will regard what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is,what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for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are,and how to make use of network environment to perform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as the focuses of project members’ research and practice.With the content and form close to teenager’s life,the project will utilize the advantage of project members being Chinese teachers and class advisers to release the stories of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in QQ Zone and realize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network platform. Finally,students’ beloved humanity stories with positive energy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lendid comments will be edited into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so as to reach the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and gradually forms a distinctive schoolbased course in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ities;network platform;story interaction;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chool-based course

      G434

      A

      2096-0069(2016)02-0076-05

      2015-12-29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信息技術“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校本‘人文德育課程’研究”(課題編號:1252014085)成果。作者簡介:王潤紅(1969— ),女,河南洛陽人,中小學高級教師,教學副校長,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洛陽市特級名師,洛陽市師德標兵,洛陽市優(yōu)秀班主任,洛陽市王潤紅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中學語文教育教學。

      猜你喜歡
      校本人文德育
      人文
      北京紀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閩江環(huán)境保護校本開發(fā)為例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人文紹興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新干县| 喀喇沁旗| 南投县| 黎城县| 舞阳县| 吕梁市| 德化县| 维西| 朝阳市| 麻城市| 修文县| 温州市| 新安县| 巴中市| 丁青县| 剑川县| 青岛市| 灵武市| 吉木萨尔县| 武鸣县| 大姚县| 桐梓县| 渝中区| 巫山县| 永吉县| 岢岚县| 高平市| 陆河县| 淅川县| 新蔡县| 淄博市| 搜索| 隆林| 仁寿县| 罗城| 岱山县| 博野县| 通渭县| 祁东县| 鄂托克旗|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