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波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第四中學 337000)
淺談如何利用主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賈小波
在義務教育階段,班主任承擔著學生絕大部分的德育教育任務。在豐富多彩的德育形式中,班級教育德育活動的主陣地--主題班會,它是班主任根據(jù)教育、教學和實際情況的要求確立與學生相貼合的主題,進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教師可以利用主題班會來教會學生辨別是非、提高對社會的認識、開展基礎性的教育,從而對學生的成長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題班會;德育
班會課是學校教育的一門課程,是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主題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班主任開展自身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班會課的內容要系列化、內容豐富,要符合學生實際,讓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課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藝術審美能力、心理素質的提高產生推動的作用。陶治學生的情操,從根本上轉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我就自己的班會課,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幾乎每個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主題作為主題班會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的選取必須是準確的、可實現(xiàn)的、有價值的。所以筆者認為,每個班主任應該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對主題進行適當?shù)暮Y選,以實現(xiàn)有效主題班會活動的目的。那么班主任在選取主題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細節(jié)問題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主題應該是一個對當前學生有幫助的主題,也就是有效主題 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的機會來之不易,班主任是沒有多余的時間弄一些沒有價值、沒有營養(yǎng)的主題班會的。比如在一個非常團結、但是在衛(wèi)生方面不夠重視的班級里面開展以團結為主題的主題班會活動,那這個主題班會活動在班級建設方面的幫助就沒有以“講衛(wèi)生,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主題班會活動的幫助大了,前者是錦上添花,或者是重癥下藥,產生的影響幅度和影響性質完全不一樣。
2.主題應該是一個能夠開展的主題 當班主任設計一個主題的時候,她需要考慮該主題的可實施性(包括實施難度、涉及到的對學生思想水平、辨析能力、動手能力、安全問題的要求等),而不是簡單的以自身為標準,心存“我不會出問題學生也絕對不會出問題”的僥幸心理。因此,設計主題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可行性。
傳統(tǒng)的班會課模式都是采用教師主講的方式,班主任站在講臺上演講,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和風細雨,自認為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自我感覺良好,但細一觀察,學生有的無動于衷,表情冷漠,對班主任的話語不以為然,有的似乎還流露出抵觸情緒。
在選擇形式時,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知識體系、情感體驗、心理特征,切入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參與其中,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進入最優(yōu)境界。只有讓主題班會活動真正變成全班所有同學共同參與的事情,才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又能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堂主題班會課要起到預期的效果,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主題班會中,不但在形式上講究藝術性,而且還要十分講究語言的教育藝術。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靈上得到溝通,使德育內容潛移默化地融會進學生的心靈之中。準備的具體要求有以下幾點:
1.知行結合,實踐性強 德育過程特點之一,就是認識與實踐。知和行的統(tǒng)一,重在實踐,重在行為,這也是德育目的性的要求。對于初中學生不要多講道理,應以具體的事例、典型形象去啟迪、影響他們。對其行為要嚴格要求反復強化。直觀形象的主題班會能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例:我班自編自演的心理劇《幫助不需要理由》、《誠信在我心中》等等,都鮮活的再現(xiàn)了學生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同學們通過觀看,可以鮮明的體會到“幫助”以及“誠信待人”的好處,并可對照他人修正自己的言行,使學生在參與實踐中使知和行達到了統(tǒng)一。
2.形式多樣,情趣性強 組織主題班會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不拘一格。例如報告會,討論會,走出去,請進來等。主題班會可以根據(jù)寓教于樂的特點,讓學生們在唱、說、跳、講、玩中受到教育,心靈受到啟迪。如“元旦”舉行的主題班會,可以拋掉往常節(jié)假日回家與作業(yè)為伴的枯燥,師生同樂,把舞臺還給大家,既可以減緩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了解,同時小組合作出節(jié)目,更增加了小組的凝聚力,動手制作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成果在班級內展示,更加增強了他們對班級的熱愛。
在主題班會中,學生的認識有時并不是一致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時還有分歧,有的發(fā)言往往比較片面性或者有相當?shù)木窒扌?,有的僅憑個人好惡來判別事物的善惡、美丑,有的發(fā)言有明顯的個人感情色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斷。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要利用總結來啟發(fā)、引導和點撥,使學生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認識到召開班會的目的、認識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總結時,要針對學生的認識給以集中、分辨、提煉和升華,使學生的認識有提高,行動有準則,前進有方向。另外,要使主題班會真正起到教育教學作用,絕不能忽略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深化主題和鞏固成果,也就是在班會后要進行“追蹤教育”和“跟進觀察”。一節(jié)主題班會活動之后,要及時掌握來自學生中的信息反饋,抓住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變化,繼續(xù)加以引導,促其升華,力爭在每次活動之后,讓學生們的心靈深處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并使他們在行動上有所表現(xiàn)?;蛘咴谝还?jié)班會課上所做出的決定,班主任要跟進觀察,監(jiān)督執(zhí)行。
總之,搞好主題班會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教育性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fā)動學生,做到寓教于樂。相信在我們各位班主任的辛勤播種澆灌下,一定能讓主題班會在德育的百花園里開得更加絢麗奪目,艷麗芬芳!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第四中學 3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