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懷仁中學 沈忠英
?
高中體育分層次教學之研究
江蘇省懷仁中學 沈忠英
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采用的是統(tǒng)一教材、課時和教學目標的教學形式,然而就每個學生個體而言運動素質和學習能力都表現出巨大的差異,產生了多個不同的能力層次,而在現如今最為常見的班級授課形式下,一個教師同時教幾十個學生,難以照顧其個體差異,教師施教的切入點很難選擇,一般狀態(tài)下,教師會以學生的“平均水平”作為參照進行教學,力求兼顧到絕大多數的學生。這種方法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消”。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這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對教學方式的要求,同時也促使廣大教師在迎接新一輪課改時,不再僅僅將課改停留在理念上,還要落實到行動中。同時這種探索尋求一種更加切實、更為有效的教學途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達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研究證明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分層次教學,既注重了學生全面素質的均衡發(fā)展,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身的特長,充分發(fā)掘學生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完全的確立,更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推動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進程,為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分層次教學”最大的特點,是一切從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運動中所帶來的樂趣。尊重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理解每一個學生。充分認可每個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學生為本,盡一切的可能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需要來組織教學活動。因此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基礎最重要的就是“人本主義”思想??ǜ鶑娬{尊重人的個體差異,在教育過程中實現發(fā)揮個人主體作用的個人自治,包括自主決定,自我實現和自我指導的觀念。由此可見個體的差異心理與體育教學的理論,是體育課“分層次教學”的基本理論。
體育分層次教學,是指根據同一教學班的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在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傳統(tǒng)的共性教學,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通過對學生實行異質編組或同質編組,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景,實施分層教學,分層練習,分層輔導,分層評價以達到各類學生產生共振效應,使各類學生的素質達到分層目標的教學方法。具體到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和運動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分別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用于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從而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吃不飽”和“吃不消”等現象的發(fā)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使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本著為了一切學生的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對自身而言最好的發(fā)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求知欲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努力獲得相應的成功,教師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實現提高全體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
目前對于高中體育課“分層次教學”的研究很多,絕大多數停留在對“分層次教學”方法的嘗試、教學方法的設計與運用,卻沒有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實驗與研究。而現今的高中生是一個層次復雜,個體差異極大的群體。有的學生酷愛運動,每次體育課或者對于某項運動會拼盡全力,有點學生喜歡安靜或者針對某項不擅長的運動趣味索然,全然沒有主觀能動性。要使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每次課都能得到教師教學設計中所理想獲得的發(fā)展,就必須研究出一個能夠被他們都能接受的教學模式。本人認為“分層次教學”就是這樣一種填補空白的教學方法。本人通過實驗對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層。
2.1 對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進行分層
教師要精確地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具體狀態(tài)對學生進行分層次,通過認真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研究學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心理傾向等內外因素進行全面分析考查。把學生分為一般層次、較好層次和突出層次,根據各層次建立相應的學習檔案,跟蹤記錄各層學生的發(fā)展情況。
2.2 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學目標是學生預期的學習結果或者是預期的學習活動要達到的標準。教學活動是以教學目標來定向控制的,有效的教學始于明確實際的教學目標。因此,在研究和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等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各層次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可能性水平,分別制定總體目標和各教材的具體單元教學計劃和各項目教材的具體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目標。
2.3 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分層
根據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對于一般層次學生,多進行基礎練習,采用低起點、小坡度的教學步驟;對于較好層次的學生,設計發(fā)展性練習,通過練習一些稍有變化的、比教學內容稍難的練習內容,檢查學生對基本技術動作掌握的程度;對于突出層次的學生,多安排較為復雜技術的教學內容,使他們感到學無止境。
經過一學期的分層教學的教學實驗,在當前高中階段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次教學,可以激勵學有余力“吃不飽”的學生得到積極有效的進步,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習基礎差、學習上暫時有困難“吃不消”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高中階段體育教學中分層次教學模式,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有利于大面積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應該受到廣大體育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海云.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07(46)
【2】王旭明.分層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學科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