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彩蓮
?
多媒體課件教學讓學生“樂”在其中
武彩蓮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解獨霸課堂,教師是布道者,學生是接受者。教師講授知識的方法單一,基本上是填鴨式。學生被動學習接受。多少年來,這種方式未曾發(fā)生改變。因為科學技術(shù)未曾發(fā)生重大變革并且運用于教學之中。教師本身研究探討的僅僅是所講授的知識內(nèi)容本身或者師生交流方式的單一,教師在反思不能達到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疑惑時,很少就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思教學方式的傳統(tǒng)意味著教學質(zhì)量的落后。
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shù)的產(chǎn)生,大量先進而有效的多媒體技術(shù)手段應(yīng)用在教學中,使得教學方式發(fā)生翻天覆地的革命,教學效果也在隨之發(fā)生巨大提升。新課程、新思維、新方式、新理念,一時之間沖擊著每一位教師的大腦,繼而沖擊并且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先進技術(shù)的運用達成的教學效果,令教師們瞠目結(jié)舌,進而主動實踐運用之。此可謂惑則思變,不得不變。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qū)W生的想像,很難對某個字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fù)雜、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和具體。用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不僅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教師常采用的方法有:
(一)利用電教導入
聽音導入。在教學“呱、哇、嘩”等表示聲音的字時,我先讓學生聽音辨別動物的叫聲,進而出示生字,讓其模仿動物叫聲,然后才學習生字; 看錄像導入如第四冊歸類識字(二),教學內(nèi)容是一些動物的名字,分別有鳥類、獸類、昆蟲類等,我運用多媒體軟件,把這些動物出示在畫面上,并讓它們動起來,這樣,馬上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非常很想知道這些動物的名字是怎樣寫的,從而使學生集中了精神。我又組織學生通過錄象觀看“動物世界”,進而認識各種動物及其名稱。這樣,通過看圖、聽音、觀看錄象等手段把學生帶進生動、形象的情景中,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為后面生字詞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利用電教識字
語文教學中,學生應(yīng)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奧妙。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象形字日、月、山、水等完全可以運用動畫展示幫助學生直觀認識這一類字形;還有會意字休、尖等。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能將學生帶人學習漢字的意境之中,增強了主體感受,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漢字的強烈欲望。
低年級語文課本中收錄的古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顆瑰麗璀璨的寶珠,它們瑯瑯上口,意境優(yōu)美,思想深刻,不僅能使學生開拓美的視野,陶冶美的情操,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但由于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思維儲備貧乏,對詩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因而詩詞教學一直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在詩詞教學中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運用電教手段,激起學習興趣
尤其古詩不是兒歌,學生不能一讀即懂。因此有的學生對古詩望而生畏,還沒學首先就有了畏懼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巧妙地運用電教手段,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能變畏學為樂學了。如我在教《望廬山瀑布》時,首先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顯示出“廬山風景圖”;然后指著各個景點逐一向?qū)W生介紹廬山的秀美風光;最后,我把“廬山瀑布”來了個特寫,聲情并茂地向?qū)W生介紹道:“同學們,廬山風光中最壯觀的要數(shù)‘廬山瀑布’了。你們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襯托下,飛流直下,濺起一陣陣水霧,多么令人神往!從古到今,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為它傾倒,寫下了無數(shù)不朽的詩篇。你們想不想讀一讀大詩人李白看了廬山瀑布后寫下的詩歌?”到此,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習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電教手段,指導練習朗讀
詩詞都是語言中的精華之精華,尤其古詩短小精悍,意境深遠,音韻和諧,讀來瑯瑯上口,回味無窮。再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反復(fù)的誦讀中,學生對詩的含義會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會。而恰當?shù)剡\用電教手段,則能有效地指導學生以感情地朗讀古詩,并熟讀成誦。如我在教完《望廬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廬山瀑布的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讓學生聽配樂的課文錄音,跟著錄音練讀。這樣,學生讀起來既感情真摯,又抑揚頓挫。最后,我把學生的朗讀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讓他們跟課文錄音比一比,自己評一評。學生找到了差距,練得更歡了。而學生對這首詩的氣勢和內(nèi)涵也在一遍遍的誦讀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領(lǐng)會。
《語文課程標準》把寫話興趣擺在了低年級寫話的首位。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對學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睂懺捙d趣是寫話活動賴以產(chǎn)生、持續(xù)和強化的內(nèi)在動力,培養(yǎng)學生寫話的興趣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迸d趣就好比是學生寫話的源頭活水。
總之,多媒體技術(shù)的合理應(yīng)用大大有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尤其是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把現(xiàn)代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運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促進他們更好的主動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作者單位:(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城關(guān)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