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鑫森(湖南 株洲)
榜 書
◆聶鑫森(湖南 株洲)
《世說新語·巧藝第二十一》:“韋仲將能書。魏明帝(曹睿)起殿,欲安榜,使仲將登梯題之。既下,頭鬢皓然。因敕兒孫:‘勿復學書。’”“榜”,指匾額。
韋誕,字仲將,是魏晉時的著名書法家,尤其是他的楷書為人稱道。他任過光祿大夫之職,于文學上亦有造詣,善于寫辭賦。魏國宮殿中的牌匾,多為他題寫。曹睿新建了一座大殿,先釘好匾,由韋誕登梯去書寫。此殿高達二十余丈,韋誕雖心中恐懼,但不能不遵皇命。題好后下了梯子,頭發(fā)都白了,于是告誡兒孫:不要再學書法!“頭鬢皓然”,自然是夸張,但登高確是危及生命的事。
榜書,古名“署書”,指標題在宮闕門額上的大字。后來,把招牌一類大型字,通稱榜書,也叫“擘窠書”。(見《辭海》)
“榜書,亦稱牌額、匾額。宋歐陽修《文忠集·圣俞惠宜州筆戲書》中有詩云:‘京師諸筆工,牌榜自稱述?!@里所說的‘牌榜’就是牌額榜書。宋陳善在其《捫虱新話》中說:‘前世牌額,必先掛后書,碑石必先立而后刻。魏凌云臺至高,韋誕書榜,即日皓首,此先掛之驗也。今則先書而后掛?!保巛肌逗材s識錄》)
韋誕書額榜,是先掛好匾額后再登高而書,故驚恐難禁。到晉代,則可以先書匾而后掛。
《世說新語·方正第五》:“太極殿始成,王子敬(王獻之)時為謝公(謝安)長史,謝送版,使王題之。王有不平色,語信(來人)云:‘可擲箸門外?!x后見王曰:‘題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韋誕諸人,亦自為也。’王曰:‘魏阼所以不長?!x以為名言?!?/p>
晉王宮里新建太和殿,王獻之當時在謝安手下任長史。謝安讓人送去做好的匾,請王獻之書寫后再掛上去,王獻之對來人說:“把匾扔在門外?!敝x安后來見到王獻之,說:“你寫塊匾有什么不可以呢?以前,魏朝韋誕等人也是親自寫啊?!蓖醌I之之所以“有不平色”,是認為國家大臣不應該做些這樣的事,魏國讓韋誕他們這樣做了,所以國運不能長久。
匾額(榜書)大體可以分為四類:其一為祭慶匾,懸掛于宮殿、衙府、寺觀、宗祠、忠烈祠、牌坊,如:“皇恩浩蕩”“清正廉明”“阿彌陀佛”“節(jié)義千秋”“萬古流芳”等。其二為建筑物門額上的名稱匾,宮、殿、樓、閣、軒、亭、臺、堂、室……皆署其名,如:“未央宮”“太和殿”“岳陽樓”“滕王閣”“尺水軒”“愛晚亭”“郁姑臺”“平山堂”“飲冰室”等。其三為裝飾匾,形制較小,內容或寫景或抒情,或勸誡或啟悟,如:“疏影”“翠微”“聞濤”“聽雨”“慎獨”“敏思”“養(yǎng)廉”“愛民”等。其四為街市店鋪招牌匾,如北京有名的商鋪、飯店:“東來順”“榮寶齋”“同升和”“同仁堂”“晉陽飯莊”。
報、刊的名稱,亦是榜書之列?!度嗣袢請蟆贰豆饷魅請蟆返膱箢^,系毛澤東主席手題。上?!段膮R報》的報頭,系楊度所書。
著名文史專家鄭逸梅,所著《文苑花絮·寫市招的圣手唐駝》稱:“商店必備招牌,借以招徠生意。……解放前,都用長方的大木板,請名書家用黃紙書寫,然后由工匠翻刻在大木板上,字自右而左,髹以金漆,燦然炫目,稱之為金字招牌,那是表示貨真價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