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教學目標】
1.認識“萬、千”等 12 個字,會寫“萬、小”等五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量詞的運用,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4.在朗讀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你們喜歡夏天嗎?誰來說一說?
2.夏天到了,池塘里可熱鬧了,你們聽(出示青蛙的兒歌音樂),你聽到了什么?
(出示書上的插圖)瞧,它們穿著青綠色的外衣,所以稱為青蛙。青蛙吃田間的害蟲,對農(nóng)業(yè)有益?!巴堋弊值淖筮吺窍x子旁,再來讀讀這個詞:青蛙。
3.有多少只青蛙呢?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十只青蛙可真多??!一起來讀一讀:十只青蛙。
4.夏天的池塘里這么熱鬧,除了青蛙,還有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2(板書課題)。
1.教師范讀。明確聽的要求:先聽老師讀一遍,小朋友們要一邊看著課文,一邊聽老師讀,注意聽清字的讀音和停頓的地方。
2.學生自讀。明確讀的要求:看清拼音,讀準字音,詞語連讀,不拖音。提示讀書姿勢:雙手捧書書外斜。
3.指名讀,相機點評正音。
【設計意圖:課標第一學段中提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年級的學生剛學完拼音,聽的要求、讀書姿勢、讀書的要求都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每一項要求,讓學生習得方法。】
1.熱鬧的池塘里除了青蛙,還有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荷葉、荷花、小魚、青蛙。)
(1)荷葉
①出示“葉”的字卡,認讀。瞧,老師把“葉”字橫過來放(出示一片葉子),它們像嗎?記住這個字了嗎?
于(出示荷葉的圖貼)這是荷葉?!昂伞笔莻€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荷”的上面是草字頭,表示和植物有關,下面這個字“何”也讀hé。
③請小朋友們看看圖,荷葉是什么樣的呢?
出示:( )的荷葉(綠綠的荷葉 圓圓的荷葉 又大又圓的荷葉……)
(2)荷花(出示詞卡與圖貼)
①瞧,荷花又是什么樣的呢?
出示:( )的荷花
于請小朋友們看看圖,這么多的荷花,分別是什么樣的呢?(引導用“有的……有的……”說清楚。)
它們的樣子各不相同,有的全開放了,有的半開,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它們都是荷花。(再次認讀詞卡“荷花”)
(3)小魚(出示詞卡)
小魚在哪里???它們在干什么呢?(出示小魚的圖貼)
小魚在荷葉下捉迷藏呢,游來游去的,可真快樂啊!我們也快樂地讀讀這個詞:小魚。
【設計意圖: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文本中的插圖就是這首兒童詩的完美呈現(xiàn)。在把課文讀準,讀通順的情況下,借助圖畫閱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受,也便于對文本的理解?!?/p>
2.(認讀板書)池塘里可真熱鬧,有大大的荷葉,形態(tài)各異的荷花,快樂的小魚,還有青蛙。(出示書上插圖)看看圖,你感覺怎么樣?(很多)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多?(“萬”“千”“百”“十”)
(1)(認讀:萬、千、百、十)這四個字都表示多,但數(shù)量卻不一樣。
(2)我們知道,“萬”是個很大的數(shù)字,10000,后面有4個零,同學們再看看圖,數(shù)一數(shù),圖上真的有一萬片荷葉嗎?(不是)滿眼望去,池塘里到處都是荷葉,一片挨著一片。讀讀:萬片荷葉。
這里的“萬”不是表示真的有一萬片,而是表示荷葉很多,多得數(shù)不清了。再來讀讀:萬片荷葉。
(3)荷花呢?這兒有,那兒也有,也數(shù)不清呢。讀讀:千朵荷花。
(4)小魚能數(shù)得清嗎?這么多的小魚在一起,這兒一群,那兒一群,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可怎么數(shù)得清呢。帶著你的感受讀讀“百條小魚”。
(5)青蛙呢?有十只,這個我們可以數(shù)清楚了。讀讀:十只青蛙。
【設計意圖:“萬”“千”“百”的理解是本課的重點,在這首詩中并不表示具體的數(shù)量,而是一種虛指的用法,表示很多很多。教學時借助圖片,利用文本,在語境中靈動識字,通過朗讀,升華理解。】
3.“萬”和“荷葉”是怎么交朋友的呢?“千”和“荷花”,“百”和“小魚”又是怎么交朋友的呢?
(1) 認讀“片”“朵”“條”“只”。
你能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到它的朋友那兒嗎?(生上臺貼相應的字卡)
①片
瞧,老師手里拿的是紙片,薄薄的,張開的,平平的。荷葉呢?也是平而薄的,所以,“片”讓“萬”和“荷葉”交上了朋友,讀:萬片荷葉。
還可以說:一片( )(一片樹葉,一片糕……)
于朵
(出示一朵荷花圖)看看字,再看看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朵”字的下面部分像花枝,上面部分就像花苞,花兒可嬌嫩呢,可不能帶刺,所以第二筆是橫折彎。
【設計意圖:“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岸洹弊值慕虒W很好地利用實物圖將漢字由具體的圖畫逐漸抽象成一個能表示意義的符號,讓學生很好地將事物與漢字的內(nèi)涵相聯(lián)系,不僅將漢字的形和義牢牢扎根在學生的腦海中,還解決了“朵”字易錯的筆畫問題?!?/p>
③條
(出示尾巴圖)還可以說“一條尾巴”。你還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用“條”來說?出示:一條()
“條”字還可以放在后面。(出示圖)認讀:面條 油條……
(2)看圖,瞧,青蛙張大著嘴巴,正唱歌呢?!俺弊肿筮吺强谧峙浴?/p>
大家一起唱,就叫做“合唱”。
(3)認讀:指揮家。你會指揮嗎?請小朋友學著做做動作。
(出示合唱指揮的圖)讓別人跟著你的節(jié)奏唱歌,就被稱為——指揮。
那指揮得特別好的人呢?這個人就被稱為——指揮家。鋼琴彈得特別好的人,被稱為——鋼琴家。這里的“家”就是指某項技能特別好的人,所以用“個”來說。讀一讀:一個合唱指揮家。
(出示插圖)看看圖,誰是合唱指揮家呢?請你來找一找。
這里把青蛙當作一個人,再來讀一讀:一個指揮家。
4.夏天的小池塘可真熱鬧,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小詩吧。
【設計意圖:課標第一學段中提出:誦讀兒歌、兒童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創(chuàng)設情趣,發(fā)揮想象,引領學生用自己個性化的體驗去感受文本,品味語言的精妙,彼此促進。在美讀課文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p>
豎鉤 小鋤頭,豎挺直,鉤有力。
【設計意圖:教師將漢字的筆畫變成生活中的畫面,讓學生具體可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輕松突破了筆畫的識記及書寫要求的難點,表現(xiàn)了漢字的形態(tài)美。】
1.指導寫好“萬”。
(1)自學筆順,注意:“萬”的第二筆是橫折鉤。
(2)指導寫好橫折鉤:折稍斜,鉤要小。
(3)觀察書寫位置:
第一筆很重要,確定了字的位置,寫在橫中線上方,橫畫長長蓋下面,橫折鉤在豎中線起筆,折稍斜,鉤回到豎中線。
(4)師范寫,學生描紅,強調(diào)先擺好寫字姿勢再動筆。
2.指導寫好“小”。
(1)自學筆順。
(2)學生書空筆順,知道先中間后兩邊的寫字規(guī)律。
(3)觀察書寫位置:豎鉤寫在豎中線,兩個點點分兩邊。
(4)指導寫好豎鉤。
師邊示范,邊口述:起筆斜一斜,豎挺直,停穩(wěn)出鋒,鉤有力。
(5)學生書空練習,邊寫邊念口訣。
(6)學生描紅、書寫,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