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慧葉
摘 要:從建立自由自在的生活常規(guī)、拓展愉悅的生活技能學習、激活互生共長的教學與生活三方面出發(fā),尋找生活中的游戲、游戲中的生活,讓“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的游戲精神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處處開花。
關鍵詞:幼兒;生活活動;游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8-0068-01
課程游戲化建設突出了一日活動皆課程的理念,要求關注幼兒的主體性,將游戲精神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四五歲是兒童游戲活動的黃金時期,幼兒不僅游戲興趣顯著增強,且水平也大大提高。然而,現(xiàn)階段的班級迫于大班額的壓力,在一日生活常規(guī)、生活習慣培養(yǎng)等方面過分追求整齊劃一的結果,活動趨于單板、無趣。這迫切需要教育者重新認識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推進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的游戲化進程,讓“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的游戲精神在一日活動中處處開花。
一、還原童真,建立自由自在的生活常規(guī)
建立、執(zhí)行、堅持生活常規(guī)的過程中,老師常喋喋不休地要求孩子無時無刻管住自己的手、嘴和身體,殊不知這是對孩子好玩天性的蔑視與游戲權利的剝奪。如何讓生活常規(guī)充滿游戲精神,洋溢趣味與童真呢?(1)游戲情境。幼兒永遠擁有游戲的樂趣,而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以成為彰顯游戲精神的現(xiàn)場。簡單、短小的智力游戲、娛樂游戲、規(guī)則游戲、音樂游戲、手指游戲、模仿游戲等,都能成為生活環(huán)節(jié)或過渡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調(diào)控劑。例如,起床環(huán)節(jié)可和孩子玩包餃子游戲,“你現(xiàn)在是餃子餡,我要把你包入餃子皮里?!闭f完,就用被子把幼兒裹起來……這樣一來,孩子就完全從睡夢狀態(tài)過渡到清醒狀態(tài)了,而且情緒狀態(tài)也高漲起來。(2)自主管理。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已有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責任意識,開始追求相對自由與自主的生活。應該還給幼兒管理自己、管理班級的權利,讓自主管理成為幼兒的成長方式。鑒于此,可采用幼兒生活實踐小主人模式,并將其自然融合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利用幼兒的辨別、分析、思考、探索、模仿的能力,讓幼兒了解管理員的職責與任務,體驗管理過程中的滿足與樂趣。
二、契合需要,拓展愉悅的生活技能學習
對孩子來說,最有效的學習就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習。中班幼兒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自我服務欲望也變得強烈起來。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游戲化的生活技能學習產(chǎn)生了。(1)區(qū)域游戲。區(qū)域活動有益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兒童進行有差異的生活技能學習。第一,添加趣味性材料,引發(fā)“真趣”。例如“剪指甲”游戲,老師用紙按照手的模型制成假手樣板,讓幼兒沿著手指上的弧線學習用指甲刀剪指甲,活動不乏趣味,又學會了技能。第二,為幼兒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倡導“真學”??梢哉埡⒆訌恼碜约旱膯胃窆褡尤胧郑缓笳埣议L協(xié)助帶來多層衣柜,供幼兒學習分類整理的技能。第三,融入比賽型游戲,增強幼兒學習的興趣,達到“真練”??梢耘e辦“系鞋帶”“疊衣服”“編辮子”等擂臺賽,先在組內(nèi)產(chǎn)生“擂主”,各組擂主最后再進行終極大PK。(2)主題活動。主題活動是一種具有發(fā)展?jié)撡|(zhì)和蓬勃生命力的活動形式,它給幼兒園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主題活動要回歸生活,以此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更廣泛地認識生活、體驗生活。孩子們帶來了有關蛋糕的繪本、烘培用書;家長們送來了烘焙工具與材料;老師帶著孩子一起去參觀蛋糕店,現(xiàn)場學習蛋糕制作;舉行親子活動“一起做蛋糕”。一個生動的主題活動就成功生成了。
三、抓住時機,激活互生共長的教學與生活
要將“生活、游戲、綜合”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xiàn)幼兒園活動的生活化、游戲化。因此,應充分利用教學、游戲、生活三者互生共長的關系。(1)生活、教學中產(chǎn)生游戲。游戲無處不在,幼兒園的生活與教學要求教師走進游戲去尋找,借助游戲策略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生活和教學中運用的游戲形式可以遷移、嫁接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再生長”,游戲的內(nèi)容、形式、過程與結果會因孩子的變化而產(chǎn)生不同的教育意義。“熊和石頭人”是學生熟悉的內(nèi)容,這個游戲可放到晨間鍛煉后回教室的環(huán)節(jié)?!斑@里有一座山,山上住著一只大熊……”,在這種情境渲染下,孩子們進入了角色,腳步輕輕,小心翼翼。(2)生活、游戲中延伸教學。一日生活中,給予幼兒更寬松的組織形式,幼兒可以真實地暴露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關注點,有更多機會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出教師預料之外的事。當教師絞盡腦汁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如靜下心來看看孩子的生活和反復進行的游戲,從中尋找教育的契合點。一次午餐后,孩子們兩兩結對玩拍手游戲,邊玩邊念著關于“小蜘蛛”的兒歌,了解后得知是班級里一個寶貝帶動形成的。教師順勢引導,將拍手動作拓展為身體其他部位的有節(jié)奏拍打,又加入樂器帶領小朋友分組合奏,一個音樂教學活動應勢而生。
四、結束語
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進程,是現(xiàn)階段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兒入園、進餐、午睡等這些平常的日?;顒樱瑧摫唤處熡幸庾R地賦予游戲化和專業(yè)化的教育意義,讓游戲精神成為教師永遠探索的命題,以此推進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游戲化進程,促進幼兒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黃進.游戲精神與幼兒教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2]虞永平.讓理論看得見:生活與幼兒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
[3]丁海東.學前游戲理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