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聞建蘭
摘 要:《匹克威克外傳》用豐富的語言和喜劇手法體現了作者幽默的藝術特色,本文通過對小說中語言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進行分析,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幽默藝術特色。
關鍵詞:幽默;諷刺;夸張;人道主義
作者簡介:聞建蘭(1984-),女,吉林松原人,碩士研究生,吉林化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6-0-01
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界舉足輕重的英國文學家,在當時社會的現實背景與美學思潮下,狄更斯基于自己的成長經歷,深刻的剖析了英國的社會現象。狄更斯是一位多次的作家,作品的內容涵蓋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著作。在狄更斯的作品中,真實描繪出了資本主義繁華下普通民眾生活的辛酸與苦澀,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給予了人們深切的同情?!镀タ送送鈧鳌肥堑腋乖缙诘淖髌?,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狄更斯幽默的語言和逼真的人物形象,堪稱幽默史詩。
狄更斯的語言非常豐富,既能夠精確的描寫書中的場景,也能夠做到簡單明了。書中的氛圍既可以幽默又可以感傷。在狄更斯的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往往重復來表達強烈的感情色彩?!镀タ送送鈧鳌愤@部小說中秉承了英國流浪漢小說的特點,情節(jié)緊湊,但是結構比較松散。匹克威克先生與其他三位成員外出游歷,向俱樂部報道沿途的故事。韋勒作為匹克威克的仆從,同樣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作者通過匹克威克的眼睛英國社會的種種現象,飽含幽默與粉刺。
狄更斯的小說有19世紀維多利亞小說的傳統(tǒng)特點,人物性格鮮明,在他的作品中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有著強烈的對比,正面人物通常是正義與真理的化身。匹克威客先生在小說中被狄更斯塑造成幽默滑稽的人物形象,把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周邊的環(huán)境有機的安排在一起,在曲折離奇的故事背后,向我們彰顯出一定的社會意義。讀者從匹克威克這個人物身上,不僅僅是發(fā)笑與插科打諢,而是在一系列的幽默滑稽片段背后向我們展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丑相,發(fā)人深思,刻畫人物性格與情節(jié)起到了強化藝術的效果。
狄更斯的筆下塑造了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有的人行為怪異,不同于常人,正是這種強烈的反差,也造成了幽默的效果,尤其在描述小說中不重要人或者事情。這在《匹克威克外傳》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狄更斯在小說中把一系列荒唐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故事情節(jié)一氣呵成,使用漫畫的手法刻畫這些人物,栩栩如生,用這種方式表現人物性格特征,具有獨到的美學價值。
狄更斯運用幽默的手法描述人物形象時,帶給人們歡樂,在歡笑的背后也帶給人們沉思,這種幽默的表現手法升華了小說的主題。狄更斯作為英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盡管狄更斯宣城自己的寫作是“給普通大眾帶來歡樂”,也帶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道德感。
卡扎晎曾經指出:在狄更斯以前-沒有任何一個作家曾像他那樣寬宏大量地和真誠地對待過中產階級的下層。他在考察他們的時候,并不采取一個疏遠的、高踞于他們之上的旁觀者的姿態(tài),而是把自己看做是他們中間的一員。因此,他總是讀他們懷著一種同情,一種脈息相同的共同的感覺—一種出于本性的兄弟情義。狄更斯總是把他自己的注意力,也把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平凡生活上面,不管作品的基調是悲愴還是幽默,這種平凡的生活似乎天生就具有藝術的真正價值。這就是狄更斯現實主義的基礎。
狄更斯的每本小說中都描寫了大量的小人物,他以高度的藝術概括,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中夾雜的令人捧腹的幽默,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形象。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對底層人物的描寫與刻畫,這些人物代表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狄更斯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刻畫來喚起當時英國社會不斷淪陷的道德意識,這同樣是對匹克威克先生的品行最好的詮釋。也許其仆人塞姆最為中肯和精當:“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沒有在小說上讀過,也沒有在畫上見過什么穿緊身褲和打綁腿的安琪爾——連戴眼鏡的也沒有,照我記得的,雖說同那打扮相反的東西倒也許有的——不過……雖然如此,他卻是一個真正徹頭徹尾的安琪兒。”這也正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的喜劇性和圓滿性的最主要的集中體現。
通過上述的分析,狄更斯憑借小說幽默的語言描述,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連貫的情節(jié),讓人們捧腹大笑的背后開始對社會形象進行沉思,他的這種寫作特色吸引了世界大量讀者。可以說,基于“寓教于樂”的藝術觀,形成了他作品獨到的藝術風格。用喜劇性的俏皮手法,揭露了人生中種種矛盾和荒唐之處。
參考文獻:
[1]朱虹,《英國小說的黃金時代》[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2]《狄更斯論文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
[3]王萍,張磊.簡析狄更斯幽默藝術的成因,吉林化工學院學報[J].2011(10).
[4]王佐良,《英國散文的流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