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用《左傳》里的句子形容我:“夏日之日,可畏?!蔽覇査秊槭裁矗f每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缺點卻又懶于糾正的時候,她就故意透露給我,而我總會給她嚴(yán)厲的批評和督促,給她以改進的動力。哦,我才知道我在朋友心目中是個嚴(yán)厲老師的形象。于是我想起幾年前,初中同學(xué)在外面吃飯,其中一個嫌不好吃打算全部倒掉,另一個半開玩笑半帶威脅地說:“你居然敢這么浪費!我立刻打電話告訴高源,讓她來批評你。”事實證明,這句話立竿見影,其威力絲毫不亞于站在講臺上喊一句“班主任來了”然后全班鴉雀無聲。這件事是以笑話講給我聽的,我卻有點哭笑不得,也對自己的威嚴(yán)深感驚訝。
冬日之日,可愛;夏日之日,可畏。二者之間倒也沒有好壞之分,都是太陽,只是給人的感覺不同。溫柔和善沒脾氣的人普遍比較受歡迎,如冬日之日溫和宜人,易于親近,在幫助朋友方面主要是給予感化和鼓勵。而我這種比較嚴(yán)厲且個性很強的,則如夏日之日,酷烈剛硬,容易使人心生畏懼,缺乏親和力。我是個直率的人,想說的都憋不住,對旁人身上的問題進行監(jiān)督提醒甚至尖銳的批評都是常有的,曾經(jīng)目睹初中閨蜜隨手丟垃圾而拽著她不讓走,不依不饒非要她撿起來。
朋友挑食,番茄青椒洋蔥木耳圓白菜等全都不吃,跟她一起吃飯我簡直胸悶氣短,幾乎要消化不良。我向來看不慣挑食的小孩,被家長慣得過于嬌縱矯情,挑三揀四也容易營養(yǎng)不良。況且朋友瘦得像根桿子,根本沒有任性的資本。我質(zhì)問她為什么不吃番茄,她說太酸。我嘗了一口確實不酸,食堂大廚加了足夠的糖。我又問青椒有什么問題,她說吃多了覺得苦。我吃完一盤也沒嘗出她所謂的苦。最后我知道,她就是被家人寵得過了頭,對蔬菜有偏見,看見某類食物就不吃,倒不是忍受不了那味道,而是過不去心里那道坎兒,一開始就拒之千里。說得多了,她也就慢慢動搖了,愿意試著接受那些無辜的、被她歧視許多年的東西。
除此之外,她還作息不規(guī)律,做事難以堅持。每次我問她晚上幾點睡覺,她都支支吾吾,最后承認(rèn)睡得太晚所以第二天緩不過來,再聽我絮叨一遍熬夜的危害。還有一次她決心每天跟我一起去操場跑圈,鍛煉身體。你要跑多久?我毫不抱希望地問。一年吧,至少要堅持完這個學(xué)期。她倒蠻有信心。我想起她之前心血來潮的事,毫不留情地揭露她的浮躁:你能跑一周就謝天謝地了。為什么?她叫道。我冷冷地說,去年你也說要堅持跟我跑步,結(jié)果跑了四天就不了了之,你忘了?她略感羞愧又忍不住大笑,用手指戳著我說,你不要這么尖銳好嗎?太不給人面子了!我依舊板著臉說,我說的只是事實罷了,我只是想讓你正視你自身的問題。
我敢說這一切對她都是必要的提醒,如果我對她寬容,她身邊又到處都是舍不得批評她的“冬日之日”,那她何時才能正視自己深重的問題,突破她自身的局限?作為朋友,我覺得我對她有責(zé)任。我希望我的朋友們越來越好。
以前有人問我:“你們處女座是不是寬以律己,嚴(yán)以待人?禁止別人碰自己的東西,自己卻亂動別人的東西?”我認(rèn)真地回答:“不,而是嚴(yán)以律己,嚴(yán)以待人。至少我是如此。”在宿舍,我從不亂碰別人的東西,也反感別人私自挪動或使用我的東西。當(dāng)然,像剪刀、訂書機、暖水壺之類的我不介意,但是私人物品比如毛巾、水杯、書本之類,如果忽然找不到了,我會郁悶煩躁。在別人睡覺時我會盡量輕手輕腳,以免發(fā)出噪音吵醒她們,我睡覺時也需要她們同樣小心。
有一次,我義正辭嚴(yán)地批評一個朋友不夠重視友情,冷落了許多人。朋友不服氣地說,你憑什么要求別人像你一樣呢?我被結(jié)結(jié)實實地問倒了。是啊,我憑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都有權(quán)按自己的意愿為人處世。別人確實不喜歡不想要的東西,我又何必苦口婆心地勸說?我怎么知道我的提醒對他們來說不是幫助而是誤導(dǎo)?
于是我開始懷疑不該隨便拿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別人。一個朋友有遲到的習(xí)慣,總是拖到最后幾分鐘才出門,然后風(fēng)風(fēng)火火一路狂奔。之前我總是等得心煩意亂,等她到了之后劈頭蓋臉一通指責(zé)。后來我試著心平氣和地接受她的做事風(fēng)格,靜靜地等,不去在意她究竟遲到了多久。她很詫異,問我為什么沒有批評她。我說我覺得準(zhǔn)時很重要,所以我自己必須做到,但似乎無權(quán)對你也如此苛求。有的朋友就是喜歡熬夜,喜歡吃不太健康的食物,喜歡常年不運動,他們心安理得且快樂自在地活著,我似乎無權(quán)干涉他們的生活方式,無權(quán)剝奪他們的心愛的享受。每個人都該警惕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哪怕是權(quán)威的老師。誰都不能過于自信,以為自己是對的而強求別人附和。大學(xué)里一位老師說,他現(xiàn)在開始猶豫要不要像以往那樣強力推薦鼓勵學(xué)生讀研讀博,他個人覺得為了學(xué)術(shù)放棄許多東西是值得的,但并不代表這條路適合所有人。到底要不要激勵別人吃苦去做大鵬?萬一人家身為麻雀能活得更快樂呢?
話又說回來,有時候能拉一把就拉一把,特別是在一些利弊分明的事情上。平日遇上大小假期我都會回家,有一次重回學(xué)校,下鋪的舍友很高興地說:“高源,真高興你回來了,你在學(xué)校多待一陣子吧!”我很詫異:“為什么?”“因為你一回來,我的作息就規(guī)律了,生活得更健康了。晚上我一看你睡了,我就催我自己也要趕緊睡,第二天早起精神好,還能看到剛升起來的太陽,心情也好。”她說。我笑道:“其實我不在的時候你也可以早睡啊?!薄澳遣皇菦]動力嘛,一玩起來就無限制地往后拖。你在的話還能督促我一下。”“唔……”
看來,有人還就是喜歡“夏日之日”呢。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