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潔
摘 要:“邏各斯”在哲學和神學研究中都是一個無法避開的概念。本文以赫拉克利特和斐洛為例分別從哲學和神學角度對“邏各斯”的內(nèi)涵進行簡要梳理。在哲學中,“邏各斯”具有客觀規(guī)律性、永恒性、本原性和對立統(tǒng)一性;在神學中,“邏各斯”主要顯現(xiàn)人與上帝的關(guān)系、人與靈魂的關(guān)系并具有永恒性。在此基礎(chǔ)上,本文總結(jié)出兩者之間的異同。
關(guān)鍵詞:邏各斯;赫拉克利特;斐洛
中圖分類號:B9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9-0071-03
一、“邏各斯”在哲學中的涵義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學史上最早將邏各斯這個概念引入哲學范疇﹐并提出了著名的“邏各斯”學說。
(一)“邏各斯”的客觀規(guī)律性
赫拉克利特主要是用“邏各斯”指事物本身具有的邏各斯,對于精神,思維方面的含義沒有過多的強調(diào)。從事物本身的意義上來看,其指的是事物發(fā)展遵循的尺度,是客觀的,雖然它變幻無常﹐但人們能夠把握它。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世界的本原,火轉(zhuǎn)化為萬物,世界萬物的運動也是有一定的尺度和分寸的,從認識論角度來說,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會經(jīng)歷一個由淺及深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所把握的這個尺度就是“邏各斯”。在很多時候,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指的是數(shù)量上的關(guān)系,也就是尺度。雖然這個尺度沒有上升到規(guī)律,但是意思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了。
(二)“邏各斯”的普遍性與永恒性
赫拉克利特認為,“邏各斯”是萬事萬物的本原,是“種子”。既然是本原,那么其普遍存在性是不言而喻的,這樣,才足以生成萬事萬物。因此,“邏各斯”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普遍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本原具有永恒性,它永遠存在于萬事萬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在赫拉克利特這里,“邏各斯”是永恒存在的,萬事萬物的生滅不過是它的另一種形式。因此,“邏各斯”是永恒的,不滅的。
(三)“邏各斯”的本原性與分聚性
赫拉克利特將邏各斯理解為本原,萬事萬物都是根據(jù)這個本原構(gòu)成,同時也強調(diào)火是萬事萬物的本原,世界本來是由一團“活火”構(gòu)成,不斷的流變。那么在這個意義上,“邏各斯”也就具有了火的意義,也就是本原,兩者是相統(tǒng)一的。火是流變的,多樣性的事物在變化的過程中會巧妙的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原則聚合,但在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也不是雜亂無章的,“邏各斯”又會將各種事物分類出來,經(jīng)過精挑細選,并且在聚集和分延的同時把握住一個度,通過這個巧妙的尺度將事物聯(lián)系并且區(qū)別開來,這正是赫拉克利特這里邏各斯的分延與聚集的特性,也是“邏各斯”一個最重要的特性。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赫拉克利特才說,“因此,應當服從那共同的東西,‘邏各斯就是那共同者,但許多人活著仿佛有個別的心智?!盵1]
(四)“邏各斯”的對立統(tǒng)一性
在赫拉克利特這里,“邏各斯”是火這一世界本原與萬事萬物變化所固有的尺度,赫拉克利特所構(gòu)建的是一個合乎規(guī)律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xiàn)了一個矛盾斗爭的思想?!斑壐魉埂敝淙f事萬物,它是“一”,是萬事萬物的統(tǒng)一,而這個統(tǒng)一必然包含著對立。
赫拉克利特說過:“神是日又是夜,是冬又是夏,是戰(zhàn)又是和,是不多又是多余。據(jù)考證,這里的神與“邏各斯”是對立相等同的,“‘邏各斯就是對立的統(tǒng)一”[2]在赫拉克利特這里,“邏各斯”作為一種本原而存在,而他也多次提到,火是世界的本原,生成萬事萬物,這似乎成為了一對矛盾的說法,但從本質(zhì)上看,“邏各斯”與火既區(qū)別又聯(lián)系,對立統(tǒng)一。一方面,赫拉克利特用“尺度”一詞來指“邏各斯”,而在早期許多希臘哲學家那里,“尺度”一詞多用來指代火,因此,“邏各斯”“也就是永恒的活火”[3]。另一方面,兩者又有所不同。赫拉克利特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產(chǎn)生,發(fā)展,滅亡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過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我們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踏進同一條河流的人,不斷遇到新的水流”[4]。這就是說,事物都有一個運動,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是絕對的,普遍的。
“邏各斯”既是過程的形式,也是這個流動的過程?!盎稹笔沁@個過程的具體存在,是人們可以直接感覺到的客觀實在,與“邏各斯”這個抽象形式是有區(qū)別的。因此,“邏各斯”概念具有對立統(tǒng)一性[5]。
二、“邏各斯”在早期神學中的涵義
(一)“邏各斯”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
基督教神學家提阿非羅使用“邏各斯”的概念,去解釋上帝和世界的關(guān)系。他認為,“邏各斯”是統(tǒng)管萬有的原則,是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以及說話的媒介,“邏各斯”永遠都存在于上帝內(nèi)部,上帝通過邏各斯完美的與人類世界建立聯(lián)系?!斑壐魉埂痹谏系勰抢锸菦Q定萬事萬事秩序的本質(zhì),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的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邏各斯”。
在上帝和人之間,在創(chuàng)造者與被創(chuàng)者之間,在無限與有限之間,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是神圣的“邏各斯”的本質(zhì)體現(xiàn)?!斑壐魉埂北混陈宸Q為上帝的“大祭司”。“邏各斯”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一方面,“邏各斯”總在上帝的面前為人們祈禱著,另一方面,對于上帝而言,“邏各斯”就是中介。“邏各斯”既不能像上帝是創(chuàng)造者,也不像人們那樣是被創(chuàng)者,而是出于兩者之間,是兩者的中介者。對于上帝而言,“邏各斯”是永遠不會背叛自己的使節(jié),對于人類而言,“邏各斯”給予人們光明和希望,通過這樣的協(xié)調(diào)來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世界。
(二)“邏各斯”是上帝創(chuàng)世的工具
在斐洛看來,“邏各斯”是“上帝的思想或者理性或者言辭”,“邏各斯”作為上帝的思想而存在,也是上帝的話語。希伯來圣經(jīng)塔納赫中說,上帝擁有無上的智慧,以言辭創(chuàng)造世界。查士丁認為,內(nèi)在的“邏各斯”便是上帝的智慧,外在的“邏各斯”便是上帝所說的話。上帝的真理是唯一的,在希臘哲學與希伯來神學中,“邏各斯”就可以被理解為上帝的思想和話語。
(三)“邏各斯”是永恒的秩序
斐洛認為“邏各斯”可以理解成為世界萬事萬物的本質(zhì)結(jié)構(gòu)和神圣的秩序?!斑壐魉埂笔巧系鄣睦硇?,也是“全能舵手”。神圣“邏各斯”就是上帝賦予萬事萬物的秩序,是萬事萬物運行的永恒的規(guī)律,而且這些所謂的規(guī)律都是上帝所給的,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永恒不變的。正是這些規(guī)律使得上帝與世界萬事萬物達到了和諧。
神圣“邏各斯”深藏著萬事萬物的奧秘,探索了這些奧秘便在于探索萬物中神圣的“邏各斯”。上帝就像是一棟宅第,是無形無相的,上帝的思想是從上帝的存在中抽出來的,是以一種半人格的方式存在著?!袄硇浴边@個詞有時候也被斐洛稱為上帝的思想,也就是“邏各斯”,同時,也被描述成為上帝的“全能話語”。因此,認識了這些規(guī)律就可以更透徹的了解到“邏各斯”的內(nèi)涵,并且通過它掌握上帝的思想。
(四)“邏各斯”是上帝的自我顯現(xiàn)
斐洛認為,上帝只能通過神圣的“邏各斯”來給予人類啟示,上帝要以天使的容貌去給人類啟示,“上帝的天使,是上帝真正的‘肖像”上帝的神圣的邏各斯。這個“天使”就是給人類傳遞信息的使者,是上帝帶給人類的真言,這便是“邏各斯”,也就是上帝的自我顯現(xiàn)。而作為上帝的自我顯現(xiàn),“邏各斯”也被稱為上帝的第二位神或者大兒子。在基督教后期神學中,上帝的長子或者第二位神便是三位一體中所說的第二位。查士丁主張,“邏各斯”是第二位神,所有真、善、美的源頭就是宇宙“邏各斯”,只有基督徒曾能完全認識到宇宙“邏各斯”即基督。因而,“邏各斯”本質(zhì)便是基督,是上帝的自我顯現(xiàn),同時也是自我顯現(xiàn)著的上帝。
(五)“邏各斯”是人類靈魂的救贖者
斐洛認為,“邏各斯”的真正意義莫過于對人類靈魂的救贖。人類渴望上帝的慈悲,希望“邏各斯”能成為這個救贖靈魂的使者,“邏各斯”與上帝同在。基督教神學家愛任紐強調(diào),救贖需要耶穌生活的每一個部分,而道成肉身本身就是救贖的關(guān)鍵,人類靈魂在道成肉身里“重生”,也就是說“邏各斯”是人類靈魂救贖的關(guān)鍵。人類靈魂在尋找上帝、理性的過程中,神圣“邏各斯”就會出現(xiàn),為人類指引方向,“邏各斯”作為一個祈求者,去拯救人類靈魂,“對于那些配得上上帝的恩典的人類,上帝把他們拉向自己”。
“邏各斯”是上帝的恩典,是上帝對人類靈魂的饋贈,是上帝給予人類最美好的禮物。神圣“邏各斯”可以幫助人們追尋理性,保護靈魂,上帝可以通過“邏各斯”來訪人類世界?!斑壐魉埂笔巧系鄣闹腔叟c慈悲的甘露,滋潤著人類理性的靈魂,使人類充滿歡樂。
三、“邏各斯”在哲學與神學中的異同
(一)“邏各斯”在神學與哲學中的相同
基督教神學家提阿非羅使用“邏各斯”與人類世界建立聯(lián)系邏各斯永遠都存在于上帝內(nèi)部。斐洛將“邏各斯”理解成為一個范型,并且隱喻成上帝的一個神圣的印章,世界各種事物都是按照這個范型來創(chuàng)造,并且通過這個范型獲得永恒的性質(zhì),與上帝永恒的聯(lián)系。既然是用這個范型來創(chuàng)造,說明了“邏各斯”也普遍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因此在神學思想史中,“邏各斯”具有永恒性與普遍性。赫拉克利特認為,“邏各斯”是世界各種事物的本原,是最基本的元素,是“種子”。既然是本原,就說明這個本原是普遍存在的,這樣才能生成了萬物。本原是普遍的,當然也是永恒的,存在于世界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發(fā)展之中。因此,在哲學中,“邏各斯”也是永恒的,普遍的。
神學思想家認為“邏各斯”就是上帝賦予萬事萬物的秩序,這里雖然沒有上升到規(guī)律的層面,但它實質(zhì)上已經(jīng)具有了規(guī)律的內(nèi)涵,上帝賦予“邏各斯”秩序的內(nèi)涵,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并且通過這個秩序使得世界萬事萬物達到和諧美滿的程度。在希臘哲學家的人認識中,世界萬物的運動是有一定的尺度和分寸的,這個尺度和分寸在一定意義上就可以理解為事物發(fā)展遵循的規(guī)律,而這個規(guī)律人們是客觀的,人們不能改變但可以把握它。因此,“邏各斯”在神學與哲學中都具有規(guī)律的意思。
(二)“邏各斯”在神學與哲學中的不同
在希臘哲學史上,“邏各斯”有被理解為本原,也有被理解為規(guī)律,但歸根結(jié)底這里所理解的“邏各斯”都是具有客觀性的物,而在早期基督教神學家的觀念中,“邏各斯”被理解成為基督,中介者,雖然沒有描述出具體的相貌,但也已經(jīng)說明了他們對“邏各斯”的理解已經(jīng)具有一個人的特征,而不是物。這兩者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其實是客觀唯物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qū)別。
神學家在說“邏各斯”的時候,認為“邏各斯”是人類魂靈救贖的關(guān)鍵,是上帝的自我顯現(xiàn),在這里尚不具備人性,但是神學家們在無形下已經(jīng)將“邏各斯”神化并且賦予了“邏各斯”以人格特征,它是富有人格特征的神,從認識論上來看,實際上神學家對“邏各斯”的認識是一個感性“邏各斯”。在赫拉克利特這里,世界是一團燃燒的火,而且這團活火的運動變化有一個尺度,就是“邏各斯”,實際上就是把“邏各斯”作為一個理性的對象區(qū)別于感性認識的問題來把握。存在是理性的,所以,在這個理性世界的“邏各斯”也是理性的。因此,神學家與哲學家對“邏各斯”的認識問題上也存在感性與理性的區(qū)別。
參考文獻:
〔1〕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篇[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62.
〔2〕〔3〕汪子嵩.希臘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67,419.
〔4〕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1.23.
〔5〕余德華.“邏各斯”新探[J].哈爾濱師專學報,1998(04).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