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霞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領域,微課也應運而生,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作用。微課以其時間短、可重復播放、重點突出等特點受到教師、學生的廣泛關注,并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微課以它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在課前、課后、公交車、家里等時間、場合進行學習,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只能在課堂進行教學活動的弊端,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方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從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形成自主、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在新課程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成為學生、教師和課本之間的相互作用。并且新課程開始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微課得到了教師、學生的青睞。微課的出現(xiàn),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媒介和途徑,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出現(xiàn)有效地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一、運用微課,幫助學生課前預習
在教學中,預習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可以使學生在上課前對課本、重點有一定的了解,并對課文產(chǎn)生自身的理解,形成自身的觀點,這樣有助于提高上課的效率。教師向?qū)W生提供微課類的預習資料,可以憑借繪聲繪色的微課視頻,使學生更為積極地預習,幫助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理解、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三棵銀杏樹》時,我通過為學生提供本課的微課視頻,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理解難的問題,通過微課以視頻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銀杏樹的生長環(huán)境、文章的寫作手法、教學重難點等,有助于學生全面、直觀地了解銀杏樹的物理知識以及作者情感的展示。微課在課堂預習中的運用,不僅解決了學生無法深入了解課文的難題,而且以更形象的形式刺激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深入感悟作者的情感表達以及課堂教學中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激起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主動進行學習。小學生處于具象思維階段,對具體、形象的物體有著強烈的興趣。再者,小學生對于色彩鮮艷、動態(tài)畫面具有更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其能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微課,把教學中抽象的形象具體化、寫實化,把靜態(tài)轉(zhuǎn)變?yōu)閯討B(tài),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小學生在微課繪聲繪色的教學中對課文有更為直觀的理解、感悟。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火燒云》一課時,只從語言表達和圖片展示兩種方法出發(fā),難以形象地表達火燒云過程中顏色、形狀的變化,這時教師通過微課形象、具體地展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視頻形式的火燒云,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這一現(xiàn)象,有助于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并為學生提供了分析、探索的對象,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感悟、理解。
再者,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微課的運用要盡量做到“微”,集中表現(xiàn)教師要展示的教學點,并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微課的設計。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微課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興趣點進行教學,進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莫泊桑拜師》一課時,從學生實際認知入手,運用微課的形式形象地展現(xiàn)莫泊桑的拜師過程,使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的拜師情景在學校中跟老師的相處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對比能力,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三、課后復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在教師完成教學后,有時學生并未完全消化課堂內(nèi)容,就可以借助微課來進行復習、鞏固,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理解教學內(nèi)容,做到更有效的教學,使學生帶著不懂的知識進行新課程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語文課程學習之后,學生有某個知識點沒有完全理解、掌握,可以通過觀看不同教師教學同一課的微課視頻,從不同教學方向進行學習。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理念、教學過程各不相同,微課本身的聚焦點不同,學生通過觀看不同教師的微課,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課文,幫助學生在對比中查漏補缺,此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對比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之,微課作為新的教學方法,憑借自身時間短、內(nèi)容突出、容量小、使用方便等特點,為現(xiàn)今的語文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使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融合得更為密切,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課前預習、課上觀看、課后復習的資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便,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戴培.充分利用微課,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中學語文,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