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娜靜
摘 要: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它可以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社會角色”成了幼兒模仿的對象,在區(qū)域游戲中不斷地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孩子是在與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比較中逐漸認識自我的,所以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將學會如何與他人快樂地交往。
關鍵詞:區(qū)域角色游戲;教育評價;游戲世界
游戲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快樂,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角色游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角色游戲,是指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比如,娃娃家、醫(yī)院、超市、銀行等都是不同主題的角色游戲。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在角色游戲中體現(xiàn)出了角色意識的明確、角色合作的加強、角色責任的提升。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的前提支持,所以,幼兒不僅愛玩角色游戲,也會玩角色游戲。那如何讓孩子們在自主、自發(fā)的角色扮演中獲得真正能力上的均衡發(fā)展呢?
一、在品味中走進孩子的游戲世界
1.解讀孩子的游戲行為
案例:新游戲真好玩
【記錄】游戲開始了,今天新設了游戲“逛常州”。兩個方向盤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他們都“哇噻”地叫了起來。接下來由誰當出租車司機成了孩子們的熱門話題,最終由他們推選出了比較安靜、內向的成成和皓皓來開車。游戲進程中,只見煒煒快速跑到銀行取了錢,乘上出租車就出發(fā)了。到站就付一塊錢,馬上又乘上出租車回來。這樣反反復復,整個游戲時間他就是坐出租車樂此不疲,其他什么也沒做。對于他的這種行為老師已經說了好幾次,但收效不大。這樣的孩子在游戲時到底該安排什么角色才能扭轉他的這種現(xiàn)象呢?
【解讀】并不是只有孩子喜歡新事物,我們成人也有同樣的心理,只是成人的控制力稍強罷了。而案例中的煒煒其實是個很有主見、敢作敢為的孩子,對于自己喜歡的事物會用實際行為毫無保留地表現(xiàn)出來,不會受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是獨立、有個性的個體,作為教師,不可能要求每個孩子在游戲中都表現(xiàn)出一個模式。而是要積極創(chuàng)造、提供機會,促使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但從另一方面來分析,煒煒小朋友過多、過分地搶占新游戲的行為,勢必也會影響其他孩子的游戲進展。也許當只有一輛出租車的時候,其他孩子就輪不到玩了,隨之帶來的可能是一次次告狀的畫面。所以,在集體活動中,教師對某些孩子某些過火的行為稍加控制、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從集體推選出的內向的司機來看,正是因為他們比較膽小、安靜,在某種程度上才導致了煒煒這一反復乘坐出租車行為的發(fā)生與延續(xù)。
2.解讀孩子的游戲交往語言
案例:我是能干的“媽媽”
【記錄】在網(wǎng)絡培訓過程中,我看到女孩子成了媽媽,她抱著自己的娃娃、拎著皮包,在開心地逛街。她帶著娃娃在點心屋吃了彩色點心后,就來到了醫(yī)院,對醫(yī)生說:“我的娃娃昨天亂吃藥,肚子不舒服?!碑斸t(yī)生檢查后說要住院時,她又高興地抱著娃娃來到住院部,小心地把娃娃放到病床上,并蓋好被子,還摸著娃娃的頭好像在說:“寶寶,別害怕,掛鹽水一點兒都不疼,媽媽會陪著你的。”
【解讀】整個游戲過程,女孩子的“媽媽”角色扮演得非常到位、真實,簡直就是大人活動的一個翻版。這說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僅有很強的觀察力、理解力,還具有一定的模仿力、創(chuàng)造力。正是因為有了如此豐富的生活前期經驗,才促使孩子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如此動人的游戲畫面與溫馨的游戲語言。
二、在欣賞與支持中分享孩子的游戲快樂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以往的游戲基本評價方式主要是教師講評、幼兒傾聽,失去了“孩子才是游戲的真正主人”這一理念。本學期,我從理性、感性相結合入手,大膽嘗試采用不同方式的評價,讓孩子在公正、真實的評價氛圍中獲得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1.感受內在需要,積極評價
【一句話記錄】天天說:“我們燒烤店里的人太多,我都不能燒烤了,都坐不下了,最好還要造一個大一點的地方,這樣就不怕人多了?!?/p>
【評價現(xiàn)場】游戲點評環(huán)節(jié),我特意請?zhí)焯靵斫榻B一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孩子很能干,不僅把工作的細節(jié)描述得有棱有角,最后還不忘宣傳一下:“從明天開始,要看好人數(shù)哦,不然都待不下了?!逼渌⒆颖惶焯斓淖晕抑v評深深吸引了,盼望著下次游戲的開展。所以,在游戲中,教師不僅要善于傾聽孩子的游戲語言,更要積極回應、誘導孩子的進一步游戲語言,獲知孩子的真實想法,并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實施。這樣,既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又使得角色游戲添置了新的活力而不斷散發(fā)魅力。
2.建立規(guī)則意識,積極評價
【一句話記錄】陽陽在銀行門口大喊:“擠死我啦,你們?yōu)槭裁床慌抨???/p>
【評價現(xiàn)場】在下次游戲開始環(huán)節(jié),我在電腦里播放了“銀行”亂推擠的攝像鏡頭,并請全體孩子一起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維護銀行里的秩序?我放了一些大人們存取錢的真實生活鏡頭,特別是人們在一米線之外自覺等候的畫面。用事實熏陶孩子稚嫩的心靈,讓規(guī)則意識逐漸充實孩子的游戲世界。解決方法為:在“銀行”門口設立一米線,并與孩子們一起認識一米線的規(guī)則內涵,讓短短的一米線架起孩子游戲與生活、快樂與秩序的橋梁。
3.再現(xiàn)現(xiàn)場,積極評價
【記錄】自選游戲時,曉軍和聞聞一同進入了“汽車俱樂部”。因為兩個人都愛玩汽車,所以都想做汽車游戲。但里面只能進入一個人了,于是,矛盾就產生了。曉軍說:“是我先來的,應該我玩。”聞聞說:“你上次已經玩過了,今天輪到我玩了。”曉軍不服氣:“老師說過我可以玩的?!甭劼勔膊桓适救酰骸袄蠋熣f過我也可以玩的?!睜巿?zhí)了一會兒,聞聞想出了好辦法:“這樣吧,你先玩一會,我再玩。等你累了,我們再交換,好嗎?”曉軍很開心:“這個辦法好,我們一起玩吧。”
【評價現(xiàn)場】為了擴散孩子之間這種通過友好協(xié)商解決矛盾的好辦法,教師在下一次游戲開始環(huán)節(jié),特意請曉軍和聞聞兩人在集體面前重現(xiàn)了兩人的爭執(zhí),并請全體孩子進行評價、認可,直至用熱烈地掌聲肯定兩個人的做法。
關于游戲評價的方式還有許多,不管是采用何種方式評價,教師所要堅持的觀點就是“評價是肯定、欣賞孩子游戲行為與進步,是促進孩子、教師與游戲三者共同提高的措施,是孩子憧憬下次游戲的動力?!倍医處煹纳矸菀D變?yōu)閮A聽者、支持者、贊賞者;幼兒的身份則成講述者、主動者、個性者。這樣教師才會從不同的孩子那里獲取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第一手游戲資料,經過整理,下一個游戲過程必會比上一個游戲過程來得更精彩、更有意義。
游戲是孩子家庭美好生活的再現(xiàn),因為這里有爸爸、媽媽、娃娃;游戲是孩子社會精彩生活的模擬,因為這里有營業(yè)員、廚師、醫(yī)生、顧客;游戲是孩子幼兒園日常活動的亮點,因為這里有笑聲、商量聲、爭吵聲……我相信: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地走來,我們的孩子在區(qū)域游戲中玩得開心、快樂的同時也會獲得有效、自主的學習。因為,這才是幼兒園開展區(qū)域游戲的最終宗旨,才是幼兒自主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虞永平:讓理論看得見:生活與幼兒教育[M].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