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培元
【摘要】 目的:探討臨床上應用醒腦靜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0例。對照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給予依達拉奉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醒腦靜注射液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ES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在治療后7、14 d,兩組患者ESS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ESS評分升高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栓形成系數、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漿黏度等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醒腦靜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的治療方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效果明顯,能夠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的缺損,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 醒腦靜注射液; 依達拉奉; 缺血性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8-010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6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因局部腦組織供血不足,長時間缺血缺氧而致腦組織軟化、壞死及細胞受損,引起腦神經受損后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其發(fā)病率較高,但治愈率較低,并且具有比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因此,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促進患者受損神經的恢復,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給予醒腦靜注射液和依達拉奉的治療方案,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兩組研究對象均來源于筆者所在醫(yī)院2011年11月-2014年
1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頭部CT平掃或頭部MRI等影像學檢查證實,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第13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關于腦血管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49~76歲,平均(63.5±5.1)歲。高血壓50例、糖尿病36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4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既往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方案,包括降低顱內壓、溶栓、抗凝、調節(jié)電解質紊亂、控制血壓、血糖等治療。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依達拉奉(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1342,規(guī)格:5 ml:10 mg)治療,取依達拉奉30 mg加至25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滴,2次/d,連續(xù)治療2周。
1.2.2 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方法為腦醒靜注射液(河南天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41020664,規(guī)格:5 ml:10 mg)20 ml加到25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滴,1次/d,連續(xù)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2周后,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進行評分(ESS評分),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形成系數、全血漿黏度等檢查指標。療效判定標準,基本治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7%以內??傆行?(基本治愈例數+顯著進步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E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7、14 d,兩組患者的ESS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ESS評分升高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栓形成系數、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漿黏度等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腦血管的病變、血液流變學以及血流動力學的異常密切相關。在老年人群中,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另一方面,老年患者血管反射以及血壓的自身調節(jié)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一旦血壓下降至血管調節(jié)最低限度時,患者腦供血減少,血管血流速度變慢,容易發(fā)生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等血液高凝狀態(tài),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2]。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后,會有局限性的腦組織壞死和其周圍出現缺血半暗帶,在缺血半暗帶區(qū)尚存在一定的側支循環(huán),神經細胞雖然部分受損,但是卻能夠逆轉。因此,多數學者認為,成功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關鍵在于恢復患者缺血半暗帶的血流供應,從而保護受損卻可逆的神經細胞[3]。近年來,在6 h內給予患者應用溶栓療法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但臨床上,常會有部分患者就診時間較晚,還有部分患者存在高齡、溶栓等禁忌證,限制了溶栓的治療方案,需要通過其他治療方案恢復其神經功能。
依達拉奉是屬于自由基清除劑,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質氧化的作用。因此能夠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及神經細胞發(fā)生過氧化,從而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損傷、減輕神經組織缺血及因缺血導致的神經組織水腫;另外依達拉奉對血液凝固、血小板凝聚和凝血功能、出血時間沒有影響,也不影響患者的肝腎功能,因而不會增加出血風險及加重肝腎功能的負擔[4]。醒腦靜注射液是經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提取而成,為安宮牛黃丸改制而成的一種靜脈注射液,主要由梔子、麝香、冰片、郁金等混合而成,具有開竅醒腦、涼血解毒、清熱瀉火等多重功效[5]。其中,麝香可通過靜脈途徑透過血腦屏障,從而直接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使中樞神經興奮性增加,并且可抑制局部的炎癥反應,減輕腦部損傷;梔子的主要成分是熊果酸,它具有顯著的中樞鎮(zhèn)靜的作用[6];冰片能夠抑制某些炎癥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從而減少腦部損傷;郁金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能夠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得到改善,可配合其他藥物起到通腦開竅的作用[7]。除此之外,醒腦靜還能夠抑制損傷腦組織的Na+、Ca2+和水含量的升高,而且還可清除損傷區(qū)域的氧自由基,減少氧耗量,縮小腦梗死的體積等作用,因此可以有效的恢復缺血半暗帶的血供[8-9]。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ESS評分無明顯差異;治療后7、15 d,兩組患者ESS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ESS評分升高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栓形成系數、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漿黏度等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了醒腦靜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時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醒腦靜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的治療方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神經功能,減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鳳菊.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24):53-55.
[2]馬愛霞,李洪超,馬駿捷,等.醒腦靜注射液和依達拉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評價,2013,30(3):173-177.
[3]李敏雅.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7):153-155.
[4]李紅燕.醒腦靜聯合納洛酮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8(11):159-160.
[5]楊坤軍,楊志強,陳躍龍,等.龍海地區(qū)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二級預防現狀[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9):105-107.
[6]叢永.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21):64-65.
[7]王功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4,10(9):833-834.
[8]陳志堅,宋啟賓,鐘麗,等.CT灌注指導下發(fā)病超過6 h的前循環(huán)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行動脈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16):133-135.
[9]鄭宋華,劉特炯,羅為禮,等.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4,10(14):135-136.
(收稿日期: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