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哲亮
摘 要:教學中努力實現(xiàn)對教材的突破,營造具有互動性和開放性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巧妙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初中語文課堂更有趣、更有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什么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基于有效教學理論的課堂教學追求,就是要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的主動思維,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高效發(fā)展。
一、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語文課堂不能一味追求活躍而忽視基礎。
教師既要從表面上看課堂是否活躍,又要狠抓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的基石,沒有基礎知識的訓練,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失去了意義?;钴S的課堂氣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終目的,教師應把靜態(tài)的語言文字訓練轉化為動態(tài)的實踐活動,使語文訓練與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
2.語文課堂上不要過于重視討論探索而忽視背誦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边^去曾有一個階段將背誦視為死讀書、讀死書,被課堂拋棄。學生如果沒有積累,就沒有運用,沒用大量的讀背,就沒有語文素質的提高。只有多讀、多背,才能培養(yǎng)語感。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的盲點,關鍵要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不足,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
1.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
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yè)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xiàn)象。切實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2.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
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教學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生動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更容易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除了教學方式的轉變,我們還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課堂管理的順利進行。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良好的樂學氛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勇氣和膽量,給予學生正能量。
三、激發(fā)興趣,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工作同樣如此,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多向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應如何激發(fā)學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呢?關鍵在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每節(jié)課都需要根據(jù)重點,精心設置,營造引人入勝的氣氛。哪怕一幅畫、一個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學課文《鯨》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鯨”字,讓學生議論,猜猜教師的用意。大家熱烈地討論:“老師的大字寫得漂亮?!庇械恼f:“鯨字有魚旁,但鯨不是魚。”有的說:“因為鯨是最大的動物?!睂W生興趣濃厚,都在猜教師的用意。我乘機讓學生速讀,瀏覽課文,體會老師的用意。
四、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學生的學情是教學起點,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學生的學情,在教學過程中就不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就不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而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學的落點,因此,為了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jù)課程標準,認真研究學生學情,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1.目標明確。
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不能有所偏廢,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使學生既要全面發(fā)展,也有所側重。
2.層次分明。
教學目標的設定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每個班中的學生都是存在著差異的,他們的世界觀、學習水平、興趣愛好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同的層次,所以,教師在設定目標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不能一刀切,既要能使好學生更上一層樓,也要使后進生覺得足夠充實。
3.落實有力。
課堂教學中要落實教學目標,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精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進行教學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五、評價時間靈活化,注重成效性
評價是一種潛能力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常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為了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對學生的發(fā)言總是及時給予評價。在多數(shù)情況下,這種即時評價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但教師權威性的評價常常是“蓋棺論定”、“一錘定音”,容易挫傷學生深入探究的積極性,助長其學習依賴性。延時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研討的問題,不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參與學生的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分析、去論證。
綜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明確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主動探索,積極進取,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江.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探究[J].課外語文.2015(14).
[2]許麗君.例談如何構建高效語文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5(15).
[3]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4).
[4]劉劍銘.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6(08).
[5]李小敏,甘維,馬磊.將教育戲劇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