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記
廣義地說,游戲就是玩,一種娛樂的形式。那么,何謂英語課堂游戲教學呢?它是指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針對具體教學目標,結合特定教學內(nèi)容,遵循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采用有趣好玩的形式,組織全體學生進行語言操練和語言交際活動。下面,我們將對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意義、原則以及游戲的設計與組織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一、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意義
1.遵循規(guī)律,激發(fā)學習動機。
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愛動貪玩、渴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強,對學習欠缺目的性,英語學習動機以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為主。這種動機主要來自對學習內(nèi)容或?qū)W習活動本身的直接興趣。游戲的趣味性特點恰好能促進學生近景性學習動機的形成,并使之不斷地得到鞏固和支持。
2.寓學于玩,減輕學習負擔。
英語學習其實是一個英語知識積累、技能培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主要是靠有意識學習去完成。但是,小學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習得的條件,充分調(diào)動學生進行無意識學習,以減輕其學習負擔。游戲教學能把較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寓于輕松愉快的玩樂之中去,讓學生不知不覺地主動學習。例如,當學生學習到一定階段,為了讓他們綜合地復習以前所學過的單詞,我們可組織學生自制字母撲克牌,進行拼詞游戲。
3.加強溝通,培養(yǎng)交際能力。
在游戲教學中,教師能有計劃地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表達思想、說服別人和獲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除了指運用語言的能力之外,還包括社會活動能力。游戲教學作為一種以生生互動為主的教學形式恰好能營造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發(fā)展表演能力;通過比賽培養(yǎng)良好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小組合作,學會團結互助;通過遵循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紀律習慣;同時,學生能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對照,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識到自我提高以及完善個性的迫切性,并努力為交際積累素材。
二、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原則
從概念看來,英語課堂游戲教學應具備如下原則:目的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參與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紀律性原則。
目的性原則——課堂教學的所有活動都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和組織課堂游戲也不例外,務必要以明確的訓練目的作為活動的導向,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純粹為玩而玩。當每個課堂游戲?qū)嵤┲?,教師都要及時總結通過游戲?qū)W生學會了什么。
參與性原則——游戲教學的參與性體現(xiàn)在全體學生“動”起來,爭著承擔游戲的每一個角色。如何才能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呢?首先游戲活動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階段的心理生理特征,而且老師還要以全情投入去感染學生,否則,那些自以為已經(jīng)成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會認為游戲太幼兒化,覺得玩游戲很幼稚,所以會應付式地、拘束地“玩玩”,甚至會不屑于參與。
層次性原則——層次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目標的定位要有層次,既包括為掌握語言形式而設計的、具有機械和意義操練性質(zhì)的游戲,又包括著眼于語言內(nèi)容的、具有交際意義的游戲,這些游戲操練活動在一節(jié)課中要從低級向高級有序安排;層次性的另一個方面是指同一個游戲或同一節(jié)課中不同游戲內(nèi)容難度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參與。
紀律性原則——每一項游戲活動都有其規(guī)則,在游戲開始之前,老師必須向?qū)W生明確游戲規(guī)則,要求學生遵守一定的紀律,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養(yǎng)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課堂習慣。
三、英語課堂游戲的設計與組織思路
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時,要充分考慮游戲教學的幾項原則,精心設計游戲的玩法、評價激勵方法和制作游戲道具。
1.從競技的角度來談游戲玩法的設計和組織。
(1)考記憶。在字母、單詞、音標教學中,可以玩“What‘s Missing?”游戲:在不同幾何圖形的吹塑紙貼上字母、單詞、音標,觀察完畢即把其中的字母、單詞、音標摘掉,然后打亂圖形原來的順序,讓學生看著圖形憑記憶說出相應內(nèi)容。在鞏固句型時,可先讓學生觀察圖片或?qū)嵨铮涀∮嘘P細節(jié),然后遮蓋著圖片或?qū)嵨?,結合具體句型,以小組對抗的形式,就圖片內(nèi)容進行間答,以檢查對方的記憶情況。這一游戲可用于鞏固What colour is / are ...? Where is/are ...? Whats in /on ...? Is / Are there ...? How many … are there…? Whose…? What is / are...doing? 等句型。有關考記憶的另一種游戲是“滾雪球”式的Chain Exercise。
(2)比反應。這一類游戲往往是檢查學生對某一知識內(nèi)容的熟練程度及反應能力。例如,當學生學完l——l00的數(shù)字之后,可組織玩“拍七”游戲。具體玩法是以不規(guī)則行列開火車按順序數(shù)數(shù),當數(shù)到個位為7或7的倍數(shù)時,不數(shù)出聲而拍一下掌。又如為檢查學生對動詞指令語的掌握情況,可玩“Simon Says”游戲。當聽到有關指令時做相應動作,如“Stand up?!奔雌鹆?,但聽到指令語前有“Simon Says”即做相反動作。
(3)賽速度。賽速度游戲主要是靠小組合作完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速度。比賽的內(nèi)容一般為說話速度(如傳話游戲)、操作速度(如據(jù)所聽到的內(nèi)容找字母、拼單詞、畫畫、涂顏色以及查字典自學單詞等)和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速度。比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速度這一類游戲?qū)儆跍式浑H性操練,往往是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nèi)去完成盡量多的任務,如借東西、找失主、調(diào)查年齡、家庭成員、職業(yè)情況等等。
2.游戲評價、激勵方法的選擇。
游戲教學不但要設計學法和玩法,還要適當選擇評價、激勵的方法。評價可盡量讓學生參與進行,讓他們在自我評價中增加學習動因,而且要注意及時、客觀、公平、易于記錄、直觀可見。對于那些在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好的同學或小組要給予獎勵。為使評價能保持長久的激勵作用,可定期累積統(tǒng)計一下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中獲得的小獎品(如小紅花)和加分情況,并評出游戲表現(xiàn)出色學生或小組。
游戲是英語教師幾乎每節(jié)課都使用的教學活動,要使它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賴于廣大教師對英語課堂游戲教學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