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diào)查顯示,通俗歌曲已經(jīng)充分融入當代大學的日常生活,很多人指出自己每天都會唱歌聽歌,這已經(jīng)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作為當代青少年最喜歡的藝術形式之一,其發(fā)展勢頭不可小覷,盡管出現(xiàn)的時間相對較晚,但是在當今的音樂市場上卻占據(jù)著主要份額。因而,對于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與教學方式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通俗歌曲的演唱技巧,通過展示一些著名音樂家的經(jīng)驗來達到改善讀者演唱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筆者想要揭示目前我國在這方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通俗歌曲;演唱方法;不足;教學模式
通俗歌曲,在西方稱為“popular song”,即我們經(jīng)常說的流行歌曲。通俗歌曲因為其通俗易懂,婉轉動聽以及傳情達意等特點,從其誕生之日開始就迅速融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年輕群體。甚至在不同年代,因為社會背景的不同出現(xiàn)了不同類型的時代音樂主題。很多人散步、開車、吃飯、洗澡都喜歡伴隨著音樂。總而言之,通俗歌曲已經(jīng)與人們的生活嘻嘻相關,不可分割了。在這種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對于我們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市場廣闊,就業(yè)就會顯得十分容易,很多唱跳俱佳的青少年經(jīng)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一躍成為明星或者歌唱家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是,如果不能再學生時代好好訓練自己的聲樂技巧,沒能熟練掌握其演唱方法,這無疑會在以后的生活里成為阻礙自己晉升的絆腳石。
一、通俗歌曲的作用
音樂對于人類情操的培養(yǎng)不必筆者做出過多的累述,通俗歌曲作為當今時代主要的音樂形式,其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功效更是得到普遍的認可。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首先,音樂可以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陪伴他們度過很多艱難的孤獨學業(yè)生涯;其次,通俗歌曲還會在他們壓力很大的時候,對之給予一定程度的放松作用,讓他們很快走出這種泥淖再次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學習中去;最后,通俗歌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人倘若懂一點音樂,他內(nèi)在的氣質(zhì)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通俗歌曲對于人們性格的培養(yǎng)也起著引導作用,喜歡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此外,在以后的生活中,會因為擅長演唱而頗具歡迎,更有競爭力,更加討人喜歡。
二、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
1、通俗歌曲演唱時呼吸的調(diào)整
通俗歌曲在演唱時,對于情感的表達要求很高,這也是為什么它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細膩的情感很能抓住聽眾的內(nèi)心,使其產(chǎn)生共鳴,從而深深愛上這首歌以及它的演唱者。而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呼吸則扮演著調(diào)和的重要作用。當我們想要抒發(fā)自己的孤獨、落寞時,應該呼吸用得很強,聲帶故意不閉合,讓人產(chǎn)生一種沙啞的感覺,這樣的話,那種流露在歌曲里面的哀怨就會躍然紙上;如果想要表達一種比較粗獷的情感時,呼吸的深度與力度都需要加強,在腰圍橫膈膜處形成有力拉緊狀態(tài),聲音才會有爆發(fā)力,發(fā)出幾乎類似呼喊的聲音;唱快歌或者rap的時候,對于呼吸的要求更高,這里就要涉及到肺活量的問題了,對于一口氣唱很多字的情況,需要演唱者平時不斷的練習,在演唱前要深深吸一口氣,然后慢慢吐出來,盡量能將這一大句話唱完在吸第二口氣,所以私下要反復練習。
2、通俗歌曲演唱時吐字需要吐字清晰
通俗歌曲不同于其他音樂藝術,它相對而言,十分開明,沒有很多條條框框的硬性規(guī)定,所以,對于沒有很高音樂素養(yǎng)的人民群眾來說更加容易接受,俗話說“曲高和寡”嘛。很多通俗歌曲的歌詞接近于平時所說的大白話,歌詞的內(nèi)容也很易懂,但是由于是演唱出來的,所以語音語調(diào)以及詞語之間的搭配就不像說話時那般清楚,因此,需要演唱者盡量吐字清晰。只有這樣,聽眾才能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魅力之處,這首歌的情感也能更完美的得到傳遞。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盡管是在聽一首使用母語演唱的流行歌曲,但是僅僅通過聽覺很難理解歌手唱的是什么意思,必須要結合歌詞才能恍然大悟,這樣往往會導致很多精髓的流失,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
三、我國現(xiàn)有通俗歌曲教學模式的不足
1、教學模式十分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我國現(xiàn)在很多高校包括部分音樂類院校在教授通俗歌曲時還使用小學時的方法:拿著教科書來學習。老師也是完全跟著教科書的內(nèi)容走,書上有什么,他就講什么,沒有正確引導學生如何學習。這樣的方式短期來看,似乎對學生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的話,會讓學生對于這方面的興趣一點點磨滅,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2、歌曲教授與舞蹈訓練彼此分裂開來
我們都知道,一首歌如果能和舞蹈相結合起來,必定能烘托氣氛,感染全場,舞臺效果也會更加具有魅力。但是,現(xiàn)在的高校在教授通俗歌曲時,往往只注重歌曲的部分,完全對于舞蹈置之不理,導致我們的學生只會唱不會跳,上臺之后必須借助伴舞來完成歌曲的演繹,而且在伴舞旁邊很尷尬地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將歌、舞分類開來,也不助于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只要負責唱好就可以了,舞蹈部分跟自己毫無關系,從而錯過了提高自己的機會。
3、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缺乏先進的設備
現(xiàn)在高校里面,很多老師甚至還拿著錄音機放音樂給學生們聽,完全生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學生中傳遞一種不能與時俱進的思維模式,叫他們以后如何學會創(chuàng)新。跟西方相比較的話,我們的設備也是相當落后的,多媒體設施不健全,這些問題都是阻礙我們通俗歌曲教學發(fā)展的原因。
四、對于我國通俗歌曲教學模式的建議
1、改變原有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多空間自由發(fā)揮
音樂學院的老師們應該原有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放眼遠望世界。學??梢远嗯e辦歌唱比賽,并邀請著名演唱家作為評委,這樣為了能在比賽中獲得一個好的名次,學生們會花很多時間練習各方面的技巧,也會尋找一些途徑去突破原有的不足,在無形中會加強學生對于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這種方法遠比老師一字字講授要高明且有效的多。
2、將歌曲和舞蹈有機結合
歌曲和舞蹈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二者不可分割。學校要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對學生聲樂技巧培訓的同時,對于其舞蹈能力也要做出相應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日后更加具有競爭力。此外,歌舞相結合的方法,在情感的表達上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舞蹈往往畫龍點睛,使一首歌曲的表達更加。
【參考文獻】
[1] 徐 玲. 淺談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J]. MUSIC LIFE, 2008(01).
【作者簡介】
劉楊(1982—),女,漢族,四川廣安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四川音樂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民族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