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夢瑤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銀川市視覺障礙人群的相關特點進行闡述,同時分析了視覺障礙群體鋼琴教學的影響因素,提出針對這一類視覺障礙人群的鋼琴教學方式,筆者希望以自己多年在銀川地區(qū)進行視覺障礙群體鋼琴教學的經驗,給予從事相關專業(yè)的從業(yè)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幫助。
關鍵詞:視覺障礙 鋼琴教學 研究
筆者在針對視覺障礙群體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與普通人鋼琴學習的最大特點在于:該群體存在有視覺上的障礙,致使這一類人群擁有優(yōu)于常人的觸覺與聽覺。所以在對視覺障礙群體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擁有更強的針對性,利用其聽覺與觸覺上的優(yōu)勢,作為鋼琴教學切入點。并對其視覺弱點進行合理的規(guī)避,這樣才能夠讓銀川地區(qū)更多視覺障礙群體開始接觸鋼琴音樂。
一、視覺障礙群體的特點
首先,在視覺上,視覺障礙群體的視力會遠低于正常人的水平,他們對世界進行感知主要是依靠觸覺和聽覺進行。例如對于形狀、大小和溫度等的感受就需要依靠觸覺幫助,而對物體與自己的遠近、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等,就需要依靠聽覺進行判斷。所以,視覺障礙群體對于事物的認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要比健全人群來得深刻。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盲人的活動往往存在有更大的危險性,為了能讓自己受到更多的保護,就必須要依靠聽覺和觸覺的幫助。因此在鋼琴彈奏的學習過程當中,他們對聲音的辨識能力會優(yōu)于常人。并且通過音樂,盲人群體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針對銀川地區(qū)視覺障礙群體的鋼琴教學中,相關的教學者需要向視覺障礙群體傳達更多的關愛,提升教學的公平性。
二、視覺障礙群體鋼琴教學的影響因素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對視覺障礙群體展開鋼琴教學,存在很多影響因素,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心理障礙、節(jié)拍控制以及琴鍵觸感等方面。
就心理障礙而言,視覺障礙群體在實際生活中往往被當作弱勢群體。但是,其在實際生活中也確實存在諸多不便的地方,需要受到別人的幫助與扶持。而視覺障礙群體進行鋼琴學習,其會受到其他非視覺障礙人群的特殊看待,這些特殊看待會給視覺障礙群體造成心理上的壓力,進而逐漸產生心理障礙,對鋼琴學習產生畏懼,導致鋼琴教學難以展開。不僅如此,視覺障礙群體由于視覺功能存在很大局限,因此在學習鋼琴上難度較大,而且往往成效低下,這就使得其逐漸喪失了學習鋼琴的信心,在內心出現自卑感或是不自信,從而出現心理障礙,對鋼琴教學產生阻隔。
在節(jié)拍控制方面,視覺障礙群體在節(jié)拍控制上存在一定困難。首先,視覺障礙的存在,使得其對節(jié)拍進行感知主要是通過聽覺進行。但是,通過對銀川地區(qū)對個視覺障礙鋼琴培訓點進行調研發(fā)現,視覺障礙群體對節(jié)拍的控制普遍做的不好。這是因為在視覺出現障礙之后,其聽覺并沒有實現高質量的突破,因此單純依靠聽覺對節(jié)拍進行感知,難以得出較高的成效。
在琴鍵觸感方面,從鋼琴教學的角度來說,感受琴鍵的觸感是非常重要的,其對于把握音色和音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通過感受琴鍵觸感,能夠讓學習者對鋼琴產生更加深入的認知和了解,通過自己的內心和鋼琴達成情感上的共鳴。但是,視覺障礙群體由于視覺弱化,因此其觸覺相較正常人而言更加靈敏。所以,在對視覺障礙群體進行鋼琴教學的時候,就需要注意到琴鍵觸感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可以多設置一些培養(yǎng)視覺障礙群體琴鍵觸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加強其本體感知能力。
影響視覺障礙群體鋼琴教學的因素主要有以上幾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對這些因素加強控制,使其能夠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三、針對銀川市視覺障礙群體的教學方式探索
筆者認為,針對銀川地區(qū)的視覺障礙群體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從以下方面開展相關的鋼琴教學工作。
(一)消除視覺障礙群體的心理障礙
據筆者觀察,在銀川地區(qū),有很大一部分視覺障礙群體長時間處在一個相對極為封閉的生活空間之中,這一類人群為了對這個世界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一定會經歷比普通人更為殘酷的磨練。相關醫(yī)學報告研究顯示,視覺障礙群體在日常的生活行為處理、行走等常規(guī)活動之中,需要比正常人多承受十倍以上的磨難。所以視覺障礙群體往往對于挫折有著恐懼心理,且個性普遍較為自卑。針對上述情況,鋼琴教學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就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例如,在進行視覺障礙群體的鋼琴曲感知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學者需要抓住視覺障礙群體對于聲音感受極為敏感的特點,向視覺障礙群體盡可能多的播放一些前后音色存在有較大區(qū)別的著名鋼琴曲,讓視覺障礙群體充分感受到鋼琴演奏強有力的震撼力和表現力,并提高視覺障礙群體學習鋼琴演奏的積極性和信心。而在課下,教學者需要和視覺障礙群體之間進行盡可能多的面對面交流。通過上述行為,讓視覺障礙群體學員在進行鋼琴彈奏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來自于社會的關愛,消除視覺障礙學員內心的自卑心理。只有解除視覺障礙群體的心理障礙,才能夠讓之后的鋼琴教學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并讓視覺障礙群體學員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自信。
(二)使用節(jié)拍節(jié)奏開展鋼琴彈奏教學
在針對視覺障礙群體的鋼琴彈奏教學中,教學者必須要注意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對視覺教學進行規(guī)避,轉而使用更大程度的聽覺或觸覺的相關教學手段。面對視覺障礙群體學員的特殊性,在鋼琴彈奏的口頭教學上,教學者需要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簡單直白,以便讓視覺障礙群體學員能夠更方便地掌握自己所學習到的鋼琴彈奏知識。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學者需要盡可能多減少視覺障礙群體學員對于視覺方面的使用和感受,并轉換為觸覺能力和聽覺能力的練習。
例如,在進行樂器區(qū)分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學者可以針對視覺障礙學員開展一對一的教學。首先,視覺障礙學員在觸覺方面對樂器開展學習,即讓學員以肢體接觸的形式,對相關樂器的大小、形狀、材質等進行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教學者開始使用這些樂器進行發(fā)音,讓學員聆聽這些樂器的音色特點。之后,使用上述樂器演奏出簡單的節(jié)奏節(jié)拍。從上述教學活動當中,讓視覺障礙群體學員能夠認識到鋼琴音樂的學習就是一個節(jié)奏的教學過程,學員如果想在今后的生活與工作當中創(chuàng)造出美妙的音樂,就必須要注意鋼琴音樂的節(jié)奏性與和諧性。
(三)針對視覺障礙群體學員多使用觸鍵教學
在視覺障礙群體的鋼琴彈奏學習中,教學者需要注意盡可能多把觸鍵教學融入在內,并告知學員,在進行鋼琴彈奏的過程之中,為了保證聲音的完整和優(yōu)美,鋼琴的聲音必須要輕靈、短促,并且按鍵動作必須要干凈麻利,對于指尖的要求更是要收放自如。指尖的收放一旦拖沓,必然導致聲音缺乏靈性,所以在對視覺障礙群體的鋼琴彈奏教學當中,需要比常人進行更多的觸鍵教學,以便讓學員能夠更加快速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手部活動。并且在學習彈奏的初期,老師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對學員的動作指導上。因為視覺障礙群體學員往往對彈奏鋼琴的整體動作沒有一個全面的感知,所以前期在動作上會出現較多的不規(guī)范動作。教學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學員的形體動作規(guī)范進行指導,讓視覺障礙學員在學習鋼琴彈奏的前期,就擁有良好的動作規(guī)范,并能夠有較好的音樂感知能力。
四、結語
讓視覺障礙群體感受音樂,是我國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我國社會化進程不斷加快,視覺障礙等人群也愈發(fā)被人們所關注。鋼琴的教學可以讓這一類人群更好感受到來自于社會的關愛,所以對視覺障礙群體的鋼琴教學也需要更好地彰顯出針對性,因材施教,讓學員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基金項目:
本文為寧夏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資助課題,課題編號:SK1369。
參考文獻:
[1]李琳.基于特殊性的盲人鋼琴教學研究[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07).
[2]孫英,常婧.談視障鋼琴教學對象及教學的特殊性[J].藝術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