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靜莊
胃脘疼痛是十分常見的癥狀,幾乎每人都有過這種體驗(yàn)。引起胃痛的疾病有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胃病,引起胃病的病因也多種多樣,或飲食失節(jié),或外感風(fēng)寒,或精神緊張,可分為寒痛、熱痛、氣滯痛、食積脹滿痛、瘀血痛等。對(duì)于常見的寒痛、食積、氣滯痛,中醫(yī)治則是溫中散寒、消食導(dǎo)滯和理氣消脹。現(xiàn)介紹幾款適合胃脘疼痛的食療方(以下均為一日食量)。
1.紅棗胡椒干姜湯
【配 方】 紅棗10枚,胡椒7粒,干姜20克,紅糖適量。
【制 作】 干姜不去皮洗凈切片,與洗凈的紅棗、胡椒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用文火煎20分鐘,加入紅糖后再煮片刻即成。
【功 效】 用于胃寒引起的胃脘痛。
【應(yīng) 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2.卷心菜山藥
【配 方】 卷心菜250克,山藥50克,食鹽適量。
【制 作】 將卷心菜洗凈、切細(xì),山藥去皮洗凈并切塊,開油鍋加少量豆油,下鍋炒二菜,加少量食鹽,添清水適量,煮爛后即成。
【功 效】 適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胃痛。
【應(yīng) 用】 每天當(dāng)菜吃,每周2~3次。
3.姜桂山楂豬肚
【配 方】 豬肚150克,炒山楂20克,生姜15克,肉桂6克,食鹽適量。
【制 作】 將豬肚內(nèi)黏液用食鹽擦洗干凈,與山楂、生姜和肉桂加清水適量,以中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煮至豬肚酥爛,再加食鹽即成。
【功 效】 適用于肉食消化不良和食積引起的胃痛。
【應(yīng) 用】 每次1小碗,每日1次。
友情提醒:如胃潰瘍有胃酸過多者不宜食此款藥食。
4.羊肉生姜蔥白
【配 方】 山羊肉500克,生姜30克,蔥白5根,白蘿卜1個(gè),料酒少量、食鹽適量。
【制 作】 將羊肉洗凈切塊,和1個(gè)白蘿卜、料酒加清水適量用中火同煮,白蘿卜主要是去羊肉膻氣,煮沸10分鐘后去蘿卜加入生姜、蔥白同煮,直至羊肉酥爛,再加食鹽即成。
【功 效】 適用于胃寒、氣滯引起的胃脘痛。
【應(yīng) 用】 每次1小碗,每日1~2次。
5.蘿卜酸梅白菜羹
【配 方】 白蘿卜300克,白菜150克,酸梅2枚,食鹽適量。
【制 作】 蘿卜去皮,和白菜一起洗凈、切塊,與酸梅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蘿卜、白菜酥爛,加適量食鹽即成。
【功 效】 用于食積胃脘飽脹氣滯胃痛。
【應(yīng) 用】 每次1小碗,每日1~2次。
友情提醒:胃潰瘍胃酸多者不宜服用。
6.猴頭菇蒲公英湯
【配 方】 猴頭菇50克,蒲公英30克,食鹽適量。
【制 作】 猴頭菇、蒲公英洗凈,猴頭菇切片,蒲公英切細(xì),加清水適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猴頭菇酥爛,再加適量食鹽即成。
【功 效】 用于慢性胃炎和胃潰瘍。
【應(yīng) 用】 每次1小碗,每日1~2次。
(作者每周六上午在龍華醫(yī)院有中醫(yī)內(nèi)科特需門診,周五下午在松江區(qū)中山中路270號(hào)余天成堂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