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摘 要:幼兒園就是一個小集體,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動,在一日活動中必須建立起合理、科學的常規(guī),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一日活動有序、高效地開展起來,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學會自我管理,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我成長。而班級秩序的建立需要從班級的兩大要素——教師和幼兒入手,建立分工明確的保教分配制度,從符合幼兒年齡及身心特點出發(fā)建立起不同維度的常規(guī)秩序。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秩序
班級管理要素就是指班級里的人、物、時間、空間,所以幼兒園班級管理秩序也應當從這幾個方面展開。
一、建立分工明確的保教工作分配制度
大部分的幼兒園每個班都配有一名主班教師、一名配班教師和一名保育老師,每天三位老師都在班內(nèi)共同組織幼兒的各項活動。但是大部分幼兒園,每班有三十幾名幼兒,加上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如果不建立分工明確的工作分配制度,那幼兒的一日活動必然是雜亂無章的,甚至會影響幼兒的安全問題。所以必須建立分工明確,且細致入微的分配制度。分工制度應充分保障幼兒安全,保證幼兒自然、愉快、有序地進行各項活動,甚至把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變得富有教育性,真正做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
二、從多種維度幫助幼兒建立秩序準則
幼兒園保教工作應當體現(xiàn)幼兒主體性,保證每位幼兒自主進行活動的權(quán)利,不能為建立秩序而強行逼迫幼兒從事某種活動,幼兒園班級秩序的建立應當充分考慮幼兒的感受,保證幼兒自主、自然、愉快地建立起秩序。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特點,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將秩序滲透進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1.通過環(huán)境幫助幼兒建立生活常規(guī)
幼兒最常見的學習方式便是直接感知,而幼兒每天所處的園所、班級環(huán)境,自然對他們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懷揣著好奇心的幼兒每天通過眼睛、手、鼻子等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感知身邊的環(huán)境,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他們都能覺察到。因此,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不容忽視。
我們可以通過將秩序準則以幼兒喜愛的繪畫、圖片等方式展現(xiàn)在墻面上,例如,將洗手法則以圖片的形式貼在洗手池墻面上。還可以借助圖標來引導幼兒有序地進行活動,比如在地面貼上排隊等待的小腳印,這樣不僅能時刻提醒幼兒排隊等待活動,還增加了趣味性,這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環(huán)境的影響,幼兒秩序的建立變得更為有效和輕松。
2.通過時間段的劃分來幫助幼兒建立時間的秩序性
每天從幼兒清晨入園開始,孩子們就已經(jīng)在接受時間的秩序性了。清晨入園歌響起,孩子們走進教室,不用多說孩子們就知道該進行什么活動,當不同的音樂聲響起或當教師拍打鈴鼓,孩子們就主動行動起來進行下一時間段的活動,所以孩子們的有序行為還可以通過時間段的劃分來進一步明確。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建立和劃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時間秩序,在統(tǒng)籌好幼兒一日活動的內(nèi)容后,劃分好各活動之間的時間節(jié)點,并通過明顯、較固定的方式,比如音樂、鈴鼓等來提醒幼兒活動的交接。
3.通過自主討論來幫助幼兒建立秩序性
幼兒是班級的主體,班級秩序的建立必然應當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地位。要想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又能建立有序的班級管理秩序必然是要聽聽幼兒的心聲的,所以我們應當與幼兒一起討論班級秩序。我們應當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快的討論環(huán)境,引導幼兒提出合理、有效的班級秩序管理辦法。例如:教師將班級秩序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拋出來,引發(fā)幼兒討論其利弊,由幼兒討論并找出解決的辦法,再協(xié)商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通過實踐來加以驗證,經(jīng)過反復的推進和改善來完善班級秩序,這樣自主的秩序建立必然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我們應當引導幼兒科學、合理地進行一日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讓幼兒在有序的班級管理秩序中學會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梁曉英.規(guī)則引導法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