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兵虹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也是眾所周知的。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有一顆陽光般的愛心,努力建設凝聚力強、集體榮譽感強的班集體,師生之間就能親密無間,班主任工作就會水到渠成,享受其中的樂趣和幸福感不在話下。
關鍵詞:班主任;熱愛學生;成就感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說過:“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隨時包圍著你卻又給你充分的自由?!边@句詩在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上,同樣受用。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也應該像陽光一樣,隨時包圍著學生。那該如何給予學生陽光般的愛,成就班主任的“幸福感”呢?
一、認識班主任的重要地位,樹立當班主任的自豪感
班主任是學生朝夕相處的良師益友,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良好個性的形成。同時班主任是聯(lián)系學校與班級、學校與家庭和社會之間不可缺少的紐帶。因此,班主任工作意義非凡,班主任工作的質(zhì)量,關系著學生的前途,關系著學校的發(fā)展,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學生心目中地位最高的也是班主任,因此我們作為班主任應該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這項工作,自覺地去努力干好這項工作。做一個受學生歡迎,享受幸福感的優(yōu)秀班主任。
二、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處,體會班主任的幸福感
孟子云: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心腹。這句話放在班主任管理中也同樣適用。一個班主任要取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讓學生愿意聽你的教誨,那你就必須對學生擁有一顆陽光般的愛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由此可見,熱愛學生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當然,我們愛學生不能溺愛,要把握尺度,對學生的嚴要嚴在當嚴處,對學生的愛要愛在細微中。
1.嚴在當嚴處
常言道:“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會變壞?!碑斎话嘀魅螌W生的“嚴”不是每天板著臉孔,盛氣凌人;也不是學生一犯錯,師生之間就立刻變成“貓與老鼠”的關系,輕則寫檢討,重則叫家長;更不是學生考試稍有失誤,就“電閃雷鳴”式地責罵。我認為,班主任對學生的“嚴”應該是讓學生接受批評教育的同時,人格得到尊重,也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做到“以愛暖其心,以嚴導其行”。
眾所周知,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huán)境里,成了家中的“小太陽”,習慣于“人人為我”,是非辨別能力差,自覺性和自控能力不強。因此,我們做工作需要特別細致,需要把握好“嚴”的尺度。如果學生偶爾犯錯誤或者所犯錯誤不影響大局,可暫時緩一緩,先表揚其優(yōu)點,鼓勵其進步,讓缺點和錯誤在自身的成長和與同學們“近朱者赤”的過程中得到糾正。如果是原則問題,要從正面引導,即使是批評也講究時機、方式方法,注意分寸,寬嚴適度,以不傷其自尊心為原則。如果遇到有些學生所犯錯誤讓你忍無可忍時,更需要耐住性子,冷靜思考。此時的耐心教導,慎重處理對于那些性格孤僻而又處于激動狀態(tài)下的學生,是一劑良藥。因為這樣的學生即使他明知道自己錯了,也很難當場承認錯誤。我們?nèi)绻星橛檬?,必適得其反,于事無補。我們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語重心長地對教師說過:“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p>
因此,我在不得不批評學生時,遵循最基本的原則是:沒有真憑實據(jù)不批評,即使批評也從不當眾批評;做到不僅僅是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批評,更要在他做了一件好事時給予真心的贊賞。
2.愛在細微處
作為一名班主任,教育管理學生僅有“嚴”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心靈真正渴求的還是班主任對他們深深的愛。學生作為一個受教育者,各方面發(fā)展不均衡。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要如陽光雨露一般灑向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對優(yōu)秀生還是學困生,都要力爭做到關愛得自覺,關愛得投入,關愛得真切。
實踐證明:對學困生“愛在細微處”的行為和舉止,會使學生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誨,也會潛移默化的學會感恩,會更積極努力地為班集體做一些有益的事。
我們班就有一名周××學生,從小受家庭溺愛嬌寵,養(yǎng)成了隨意毆打、辱罵同學、上課擾亂課堂秩序等壞毛病。上小學的第一天,上課鈴剛響,我走進教室,他卻坐在課桌上大聲吼叫,還用腳使勁兒踹前面同學的課桌。當時,我非常氣憤,很想狠狠地批評他一頓,但從教的經(jīng)驗告訴我,這樣的學生不宜正面批評,否則很容易引發(fā)更大的抵觸情緒。于是,我馬上笑著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很高興成為你們的班主任,在此也感謝這位同學為我準備的特殊歡迎儀式!”就這一句話,讓全班同學立即鴉雀無聲,更讓周××極不自然地坐了下來。后來,上課中周××還時不時拿礦泉水瓶敲打桌子,我?guī)状巫叩剿磉叞凳舅辉撨@樣做后,他最終把礦泉水瓶放進抽屜里。這小小的舉動讓我知道他并非無可救藥。后來據(jù)我了解,原來他的父親嚴厲苛刻,但忙于做生意根本無暇顧及他,母親溺愛管不住他,導致他養(yǎng)成了許多惡習。到他家家訪時,他母親哭著說:“我們家長早就拿他沒法兒了,他父親只會打罵,他幼兒園老師、同學看見他就像躲瘟神一樣,避之不及……”知道這些情況后,我一方面建議家長不要再打他;另一方面在隨后的班會課上,結合身邊的事例有意識地講了一些“成績差不等于差學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并要求同學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提倡“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班級榮譽離不開每位同學的努力”。多方面的引導使他始終處于一種上進的氛圍中,用愛心、耐心、誠心去感染他,教育他。有一天,他爸爸竟然打電話給我,高興地對我說:謝謝楊老師如此細微的關心我兒子,昨晚他一進家門就高興的對我說:楊老師今天中午給我刨鉛筆了!我沒想到這一小小的舉動他竟然會這么在意!因此,我便趁熱打鐵對他提出要求:在品行上,力爭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在學習上,一天比一天努力就行!現(xiàn)在,雖然他還時不時違規(guī),但還是一點一點地朝著積極的方面轉(zhuǎn)變,課堂上也坐得住了,不遲到不逃課。作為班主任,看到他的轉(zhuǎn)變,我打心眼兒里為他高興!
三、發(fā)揮學生優(yōu)勢,學會自我管理,增強當班主任的成就感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全面、細致而又瑣碎的。班主任日常教學任務繁重,又要管理班級,因此很多班主任工作很辛苦。怎樣減輕班主任管理負擔又提高學生管理成效呢?我認為只有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加強自我管理,才能取得成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養(yǎng)和造就和諧發(fā)展的人。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所以學生的自我管理應成為班級管理的主旋律。對于學業(yè)成績差的學生,這種方法尤其適用,比如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不好,但動手能力很強,就應該安排他們做一些具有操作性的事情。班主任要用學生之所長,避學生之所短,不要專挑學生缺點,要為學生提供發(fā)揮特長的空間,而不要限制得太死。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事務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樣減輕了工作量,班級工作有條不紊??吹綄W生的成長,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的同時,自身的成就感也大大增強了,工作的熱情也在不知不覺中進一步提高。
當班主任很辛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對班級付出了多少,就回報多少。這種回報是愛的回報,是一分滿足感、成就感的回報,它比任何物質(zhì)的回報來得珍貴。用愛心去播種,用溝通去滋潤,用方法藝術去澆灌,在微笑和關愛中讓孩子感受陽光般的愛,做個幸福的班主任。
參考文獻:
樊秀麗.教育民族志方法的探討[J].教育學報,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