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 章欣
【摘 要】在聲樂演唱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問題。如在老師的聲音訓練下,自己對聲樂演唱時聲音、氣息、咬字方面都做得比較好了,但是在聲樂實踐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難以表達歌曲本身所包含的情感,使得歌曲演唱索然無味,完完全全是機械的使用聲樂方法,根本談不上情感表達。那么如何在聲樂演唱中完美的表達出歌曲的意境,演繹出一首完整的作品呢?我認為只有在掌握了歌曲的背景和歌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色后,從歌曲本身出發(fā)將聲樂作品和聲樂演唱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的將歌曲的情感表達出來。
本文以歌唱家閻維文等演唱的《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為例,通過分析歌曲的藝術特色(曲式結構,節(jié)奏,旋律,)演唱情感處理等從而達到對歌曲理解以及演唱詮釋。
【關鍵字】聲樂;藝術特色;演唱詮釋
一、歌曲作者簡介以及歌曲的曲式結構分析
(一)歌曲作者臧云飛簡介
臧云飛,山西省太原人,著名音樂制作人,軍旅作曲家,編曲配器巨匠,北京軍區(qū)政治部戰(zhàn)友歌舞團一級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代表作品有《一二三四歌》、《當兵的人》、《珠穆朗瑪》等。1969年入伍,1979年起在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歌舞團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的風格一直備受國內著名作曲家喜愛,其作品也被多位名家唱響。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是在1995年是創(chuàng)作的,當時正值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祖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首歌曲也是飽含了作者多祖國的一片敬仰之情。
(二) 歌曲曲式結構分析
歌曲曲式結構圖:
閻維文演唱的《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是一首恢弘大氣的歌唱祖國的歌曲,曲式結構為三段體結構。前奏七個小節(jié)恢宏大氣深情的旋律聽者快速進入情緒。引子悠長典雅旋律手法采用級進和大跳復合的手法構建出了一幅寬廣的極具空間感的景象,間奏采用柔情的弦樂,通過三個主題相似的級進,層層鋪墊,使氣氛進入抒情的A段。A樂段是由5個樂句組成,主題是延續(xù)的前奏里面的片段,a樂句是前奏的延續(xù),運用柔和的排比,慢慢的將情緒渲染。b樂句也可以說是a樂句的模進旋律稍帶起伏,引人入盛。C樂句采用級進的旋律發(fā)展手法。三個樂句多采用級進的手法,圍繞著東方的太陽來描寫中國大地的壯麗景色。d1、d2兩個樂句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旋律跳進級進相結合,用訴說的口吻描繪了“太陽”帶給我們的萬丈光芒。B樂段調式不變,但結構較A段篇幅減少僅有兩個樂句,如圖例:
樂句恢宏大氣,描寫祖國山河對我們的貢獻。和聲走向為“C-F-G”,以屬和弦結尾,具有極強的推動力,把樂曲的情緒推向高潮。 C樂段是本首歌曲情緒最高點,全段分三個樂句,三個樂句都是弱起,作者的用意非常明顯,無非就是強調情緒的高漲,伴奏也是采用的恢弘的弦樂,節(jié)奏型是采用的一長一短交替交織的組合,這樣運用有一種跌宕起伏的感覺,將情緒一波一波向上推。本樂段描寫的是我們對祖國的感恩之情,將祖國比喻成太陽這一光輝形象。通過音樂的層層遞進表達出了我們對祖國的無限崇敬。最后尾聲C'樂段是C樂段的變化重復,通過反復的強調主題把整首歌推向最高潮。整首歌曲在恢弘的弦樂聲中結束,情緒高漲久久不絕。
二、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的藝術特色
(一) 引子與尾聲所構建出的空間感
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的空間是通過引子與尾聲的對比和聯(lián)系所構建出來的,通過引子和尾聲旋律中的長音的高位置震蕩與空間產生共鳴,以及音程、節(jié)奏型等的遙相呼應構建出了一個寬廣宏偉且完善的空間。
1、引子部分
前半部分采用的是一個弱起加級進的旋律進行。這樣有一個非常出色的地方,單從空間構建上來說,設置一個非常低的起始音是很有必要的,用低音開始加上一段短暫的級進,構建出來的就是寬廣宏偉的一個空間的基石,這么做是整首歌曲基調的建設。引子后半部分采用了一個九度加四度也就是十三度的大跳,如圖:
這種跨度如此之大的音程其目的就是構建出空間的寬廣度。一聽到歌曲的引子,聽者就會隨著旋律進入到作者構建出的宏偉空間中,就會看見在茫茫大海上升起的太陽和月亮。
2、尾聲部分
尾聲部分采用的是重復強調的手法,如譜例:
旋律是引用副歌的主題,這樣做的好處便是承接歌曲意境的熏陶,旋律手法采用變化重復,通過重復的吟唱,漸弱處理使聽者產生對空間產生一種漸漸離去卻有依依不舍的感覺。在歌曲最后一句,又采用一個漸強到結尾來一個強收,使歌曲的情感達到最頂峰。
(二)“太陽”“月亮”“?!泵枥L的畫面感
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中描繪的“太陽”“月亮”“?!钡染吧煞矫婷鞔_的調性呈現(xiàn)出的是大海的寬廣,節(jié)奏型的長短結合表現(xiàn)出海浪的起伏,如圖:
流淌的旋律、級進、模進和大跳描繪出的便是海浪一層一層的起伏,聽者仿佛能看到一輪明日緩緩且堅定的從東方升起。除了從旋律方面體現(xiàn)畫面感之外,歌曲的歌詞也將畫面感描繪得淋漓盡致,在歌曲中太陽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光輝的形象,歌詞的描繪中我們能看到太陽升起?!敖馉N燦的太陽像父親的目光。多少人,望著他心潮激蕩,東方的太陽熱烈粗獷,你給了大地,一片光芒。”東方的月亮描繪出夜色下,一輪銀白的月亮從海上升起,像母親的臉龐,帶給我們撫慰和安詳。歌曲以大海為背景,通過太陽與月亮的對比,描繪出了一幅寬廣悠遠的畫面。
三、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的演唱詮釋
(一)旋律強弱處理與空間感的關系
歌曲的演唱即是對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要唱會一首歌不難,但是要唱好一首歌把歌曲的情緒表達出來卻比較難,首先我們要了解歌曲的主要思想和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主題,領會歌曲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首歌曲主要是表達了對祖國的熱烈情感,在歌曲演唱中,歌曲的強弱處理是一個十分需要注意的方面,如果不進行強弱處理,歌曲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歌曲演唱中的空間感無論是從藝術性還是技術性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歌曲的引子部分,旋律的強弱是漸強的。閻維文在演唱在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時對于旋律強弱的處理就做得非常的好,他在歌曲長音的地方采用的是突強再漸弱的處理方法,這種手法通過對長音的渲染,通過高音的震動帶動空間的共鳴,使歌曲與空間高度融合。如圖例:
在歌曲的C段演唱家閻維文充分的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者的用意,C段歌曲全部都是弱起小節(jié),重點突出強拍的重音,閻維文在這里利用他那嫻熟的演唱技巧,將歌曲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完全表達了出來。作為歌唱者,我們一定要注意好歌曲強弱與空間感的結合,這樣才能帶動聽者一起領略到歌曲空間感的魅力。
(二)畫面感的演繹所需要的氣息調控
歌曲演繹的基礎是氣息,氣息的支撐就是呼吸的調整,那么我們在歌唱中要如何調整呼吸,把這種呼吸運用到歌曲演繹中呢?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氣動則聲發(fā)?!蔽艺J為歌唱的呼吸應該從生活出發(fā),歌唱時的呼吸要像平時生活中那樣,放松自然不做作,但是也不能太松弛,還是要有適度的緊張感,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來調整。
如上圖,在這首歌曲的A段中描繪的是一輪金燦燦的太陽從東方的海平面上緩緩升起的畫面,在這里我們需要用一種輕松但堅定的呼吸方式,氣息既要有一定的力度,又要能堅持緩慢的輸送。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太陽初升的畫面感。在歌曲的尾聲部分,我們要控制氣息力度的大小,要將氣息的“支撐點”找到,要將氣息穩(wěn)穩(wěn)地控制住,氣息才能緩緩地呼出,配合漸弱的手法,才能將歌曲結尾時的畫面感體現(xiàn)出來。
四、在歌曲演唱中如何結合歌曲藝術特色來演繹歌曲
我國的藝術歌曲中,有愛國主義歌曲,有民族歌曲還有勞動號子等等,不同的歌曲其演唱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抓住歌曲藝術特色與歌曲演唱相結合的方法,就能將不同風格的歌曲都演繹好。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如何結合歌曲的藝術特色演繹歌曲。
(一)“身臨其境”的感受歌曲本身
一首歌曲當我們拿到手里的時候,首先我們要歌曲進行深度的剖析。充分的利用歌曲中的元素和主題,將歌曲從頭到尾的解析一遍。將歌曲的曲式分析寫出來,將歌詞和旋律里面有特點的部分記下來,重點分析這些部分,因為往往這些部分就是這一首歌曲的精髓所在。不管是什么風格的歌曲,在掌握了歌曲基本信息之后,就是將自己設身處地的帶入到作者的世界里面,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的感情。結合歌曲的時代背景,將時代的思想融入到歌曲當中。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屬于愛國主義歌曲。愛國主義思想在歌曲創(chuàng)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歌詞的創(chuàng)作中凝聚了大量的愛國主義情節(jié)。詞作家總是會將一些元素運用到歌詞里面,例如:
作者將“太陽”“月亮”“藍天”“大?!钡冗@些詞語,用于描繪祖國的壯麗和輝煌。
歌曲的演繹需要依靠歌唱者的聲音,寬廣的音域、飽滿的嗓音駕馭起歌曲才會比較輕松。演繹這首作品,除了技術上的準備外,最為重要和關鍵的是要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并充分調動自身所積累的感情素材,去感同身受作者的真摯感情,要用心靈去歌唱,將作者對祖國的深深仰慕之情表達出來。對歌曲的感受是需要將歌曲的藝術特色、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透徹后,通過長時間的練習來達到的。就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而言,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是我們對祖國的敬仰之情。通過體會歌曲歌詞來感受,比如在歌詞“東方的太陽,你永遠照耀在我的身上”在這句歌詞中,我們演唱的時候一定要將氣息拉住,保持住這個長音的力度,達到與空間的高度契合。在歌曲的強弱處理上,一定要與歌曲本身的發(fā)展趨勢相結合,做到每一個音都處理好。
例如上圖中歌曲表現(xiàn)出的是一幅人民群眾沐浴在祖國的光芒下的畫面。在“共有的家鄉(xiāng)”這里有一個四四拍轉四二拍,“家”字還有一個上波音,這個樂句上歌曲的伴奏減弱了,唯獨留下歌唱者似傾訴的聲音,用一個急劇的減弱來突顯結尾漸強的強收。注意好歌曲的每一個細節(jié)上的問題,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聲情并茂”的演唱
歌唱的藝術是要靠優(yōu)美的聲音和豐富的感情共同表現(xiàn)的。 歌曲演唱時聲音與情感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好的“聲”是表現(xiàn)歌曲情感的前提,是基礎。這里的“聲”指的是良好的聲音條件和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技巧。一首歌曲的演繹必須是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漂亮的音色的。沒有“聲”的“情”就好似無根之水,無本之木。注定達不到好的效果。反之,一首歌曲如果演唱者不能理會歌詞的背景、含義和所要表達出來的思想,過分的注意聲音而忽視感情的話,歌曲便不能真正的演繹出來,歌唱者表達出來的歌曲會顯得索然無味。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聲”,表達了他對歌唱時只注重“聲”而不注重“情”的擔憂,同時也是說明了他對“聲”和“情”的重視,表明了古今以來歌唱者都要強調“聲情并茂”?!耙月晜髑?,寓情于聲”也是古人對于聲音和情感的的總結。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首先我們要協(xié)調好聲音與感情的側重點,在舞臺上演出時我們總是會出現(xiàn)心跳加速氣息不穩(wěn)的情況,而導致演唱失敗。這其實并不是我們沒有投入感情,而是我們還沒有駕馭感情的能力。因為我們基本功還不夠扎實,忽略了基礎的練習,所以我們要權衡好二者之間的側重點,做好扎實的基本功訓練。為了提高聲音的表現(xiàn)力,我們需要對作品進行深刻的理解,一字一句都要唱出味道來。通過感情的渲染來美化聲音。要使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情感律動中,通過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來放松自己。除了前面的這些之外,我們還要積極的發(fā)揮想象力,將自身代入到作品中,每一部聲樂作品都不盡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展開想像,在內心對歌曲進行加工,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融入到作品當中,從而表達出作品的情感??傊?,聲樂作品的演唱在整體處理的過程中,要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感情要層次分明,一層一層向前推進。語氣要以內心感情的色彩和分量為靈魂、為神。以具體的聲音形式為軀體、為形。聲音的升降平曲、高低起伏在歌曲中的詮釋要做到內心有“情”,要從“情”字入手,根據(jù)歌曲的走勢,不同的情節(jié)用不同的情感,時而激動時而低沉。在演唱中,語氣、語勢、語調上都要有高低、強弱的起伏,這樣才能表現(xiàn)歌曲的主題思想和人物情緒,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也就是說,對一首作品越了解,分析得越透徹細致,就越能深刻認識、消化,表達。也就能準確精細的將藝術特色與演唱結合起來,唱出生動的歌曲。
結論
本文從歌曲《東方的太陽東方的月亮》的藝術特色研究出發(fā),通過對歌曲的曲式結構進行分析,詳細的探究了歌曲的空間感與畫面感的構建和形成。研究結果表明在歌曲演繹中,首先對歌曲進行藝術特色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歌曲的情緒表達中有非常之多的小細節(jié)是不能夠通過簡單的看歌詞看旋律發(fā)現(xiàn)的,必須是在對歌曲的藝術特色以及曲式特點有了較為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得來的。通過結合歌曲藝術特色來對歌曲進行演繹便能達到將歌曲細微之處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在研究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本文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在畫面感的研究中,就旋律描繪畫面感方面的研究,筆者存在許多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該從旋律的調式進行方向方面進行探究。在此筆者認為在未來歌曲演繹中,值得繼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利.閻維文歌唱藝術研究與對中國民族聲樂的貢獻[D]. 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1.
[2]張小東. 閻維文的演唱分析[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1.
[3]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 [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
[4]朱玲.走進音樂·中國聲樂作品欣賞[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5]李萍.聲樂理論教程[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6]王旭麗.中國現(xiàn)代民族聲樂的文化特征及價值[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7.
[7]吳果.21世紀中國民族唱法的發(fā)展現(xiàn)狀[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8]廖莉萍.中國民族聲樂演唱藝術審美初探[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9]荊晶.從審美文化的視角透視當下中國民族聲樂的現(xiàn)狀[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10]邢方方.聲樂作品與聲樂演唱的關系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