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收獲知識與技能的主陣地,而巧妙的導語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簡單談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計導語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方式;技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對于一節(jié)課的教學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將課堂導課重視起來,由于語文課文都有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課文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情境渲染法
情境教學是新課標教學要求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是頗受教師青睞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渲染出一定的氣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其自覺主動地投入課堂活動中,進而達到有效教學。
比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能夠?qū)ξ恼碌膶W習充滿興趣,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決心與精神,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這個電影的一個片段,學生通過視覺的刺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然后我再讓學生帶著這樣激動、緊張的心情進行課文的學習,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弄清楚前因后果,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接受程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課文主旨的理解也很透徹。
語文不僅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塑造學生的品格,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對于小學生來說,其不僅是收獲知識的手段,還是其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是他們成長為優(yōu)秀人才的奠基石。
二、聯(lián)系實際法
語文課文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生活中的實際現(xiàn)象,學生往往能感覺它卻不能理解它。由于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將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總結(jié),上升到理論的層面,就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實際問題導入新課,使學生懷著好奇心與新奇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與探索的熱情進行課程的學習。
比如,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通過分組實驗的方式驗證結(jié)論,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的結(jié)果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并判斷文中的內(nèi)容是否正確。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滿了新奇感,他們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課堂學習的氣氛十分熱烈。接下來我再帶領學生學習課文,他們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課堂教學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不僅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還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親切感與熟悉感,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三、故事激趣法
愛聽故事幾乎是小學生的共性,有趣的故事能夠?qū)⑿W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起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故事情節(jié)中,從而在課堂學習中將興趣轉(zhuǎn)變?yōu)閯恿Γe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
比如,在學習《長城》這篇課文時,我就首先為學生講述了“定城磚”的故事。有一位工匠名叫易開占,經(jīng)過他計算過的所有建筑的用工用料都十分準確。在修建嘉峪關時,監(jiān)事官要他計算修關所需要用到的磚的數(shù)量,易開占計算后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在工程竣工后,最后剩下了一塊磚,監(jiān)事官知道后十分高興,正想以此為借口克扣易開占和工匠們的工錢,哪知這時易開占說:“那塊磚不是普通的磚,而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將其搬走,那么城樓便會塌掉?!北O(jiān)事一聽此言,便不敢再追究。之后,這塊磚就一直放在那里。直到現(xiàn)在,這塊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學生聽過了這個故事,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定城磚,于是我便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些長城的圖片,他們看到長城的宏偉與壯麗,對課文的學習都充滿了興趣。
四、巧設疑問法
巧妙設疑是教師在教學中最常用的導課方法,其能夠?qū)W生的求知欲充分地激發(fā)出來,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時,我就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人故意侮辱你你會怎樣做呢?是忍氣吞聲還是反擊呢?你該如何保護自己呢?學生聽到這里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接著說:晏子是充滿了聰明智慧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晏子是怎樣回擊那些諷刺自己的人。學生便帶著興趣跟隨著我一起進行課文的學習。他們在有感情地讀課文時深深地體會到晏子的機智,體會到語言的巧妙,對課文的理解也很透徹,大大地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采用巧妙設疑法進行導課,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文的學習,他們會全身心地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文章的主旨,進而使教學效果得到一定的保障。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語設計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文章的特點,結(jié)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貼切合理的導入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一開始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進而實現(xiàn)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魏志紅.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導語設計的技巧探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2]安正俊.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之導入藝術[J].科技視界,2016(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