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嬋
摘要:建構主義理論是國際教育改革的一種新的主流思想,引入建構主義理論進行高中語文的課程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理解語言課程中的知識精髓。
關鍵詞:高中語文;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在教學上的具體運用就是建構主義教學法,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法很顯然不適應這種動態(tài)的教學法。那種老師高高在上、自顧自把整堂課進行下去的無視學生自主行為的教學法,與這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法大相徑庭。毋庸置疑,該動態(tài)教學法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也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更充實地完成學業(yè),增長新知。所以,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可以有效地強化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應該引起重視。
一、建構主義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即結構主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亞杰認為,是所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再加上兒童自己的意識使然,才促成了兒童對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充分認識和了解。這樣的一個認知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應于具體環(huán)境,兒童自身的認知結構是吸收還是改變的過程,也就是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不斷往復變化中,兒童的認知的結構才能有具體的發(fā)展。這便是建構主義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其具體內容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1、情境設置。即要順利完成學業(yè)所需要的環(huán)境的設置,有利于更好地為學生獲得知識提供必備支持,其中包括掌握一定的知識、鍛煉必要的生存技能以及增加豐富的社會經驗,這些都是圍繞著順應學生個性化的條件而進行的,不單單是純粹的一個概念。
2、相互協作。所組成的學習小組可促使小組成員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其中,個體的成員服從小組整體,小組則對個體進行一定的制約鞭策。
3、互動交流??梢哉f是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時重要的方法,鼓勵暢所欲言,鼓勵正常交流。知識在這種互動過程中得以順利獲得,教學任務得以正常完成。
二、建構主義教學法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
1、創(chuàng)設想象空間,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語文教學中真正可以體現其樂趣的,是想象力的注人。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學生能夠形象化地理解課文內容,把那些單純的文字化成具體的畫面來深人理解、體悟、領會,從而獲得無限的趣味。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簡單背誦,就沒有趣味的產生,也無法進一步參與到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特別情境中以及其所營造的深層次的蘊涵里,這樣的語文教學顯然與真正的語文教學原則背道而馳。一定要引導學生進人一定的情境中,在課文內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連、體會,充分展開想象和聯想,以自身的生活經驗和認知來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嶄新印象,從而更鮮明地得到藝術的熏陶和歷練。
2、架設溝通橋梁,營造寬松的語文課堂學習環(huán)境。就語文課堂教學而言,這是提供給師生的一個有益機會,雙方可以藉此進行充分交流。在這個時段里,知識的攝人與情感的滋生,同促共進,彼此助益,成為一個很好的互動過程。引導得法,學生會在這個過程里意識到老師的一片苦心,也能充分激發(fā)自主性,深人到課文所有的情境中,以及特有的情感氛圍中。以致潛移默化,得到升華,進而也就會進人J渝決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保持持續(xù)的學習激情。這就是說,語文老師有引導學生進人情境的義務和責任。如何激發(fā)學生最大的熱情,踴躍投人到和那些銜古接今的中外眾多高貴靈魂的深人交流與對話中,投人到對最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的有益汲取中,是至關重要的。惟其如此,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思想素養(yǎng)培養(yǎng)才能同步進行,語文教學任務才能完美完成。
三、建構主體參與為主導的高中語文案例體驗教學模式
1、通過案例體驗教學模式設計,建構高中語文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在問題解決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建構主義主張“在問題解決中學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發(fā)現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源泉和動力,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高中語文體驗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設疑、質疑、釋疑的過程,也是培育學生語文思維方式、提高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過程,是一種融入主體參與、“基于問題學習”的知識傳播與學習模式?!盎趩栴}學習”是建構主義所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
2、鼓勵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激活學生求知欲望。案例體驗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根據基本原理分析具體問題,通過案例討論使主體參與案例情景之中,該模式主體參與程度高,學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體驗語文的具體內涵。在高中語文案例體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還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鼓勵、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深入探索問題,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啟迪學生智慧,幫助他們挑戰(zhàn)自我,享受探索的快樂,從而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將知識的理解引向深入。
3、以合作學習為主要策略,在主體參與中建構知識。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教學是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策略與學生共同建構知識。根據高中語文課程語言性強的特點,教學以師生間多向交流活動為主,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促進學生對高中語文知識的理解,循序漸進地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從而形成共享的、學習過程的主動建構。案例式體驗教學是經實踐證明一種有效的主體參與教學模式,但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并不取決于教師是否選擇了該模式,還取決于知識傳授者對案例教學模式的理解以及“課程場”的建構,案例教學僅僅是可供選擇的教學模式之一,而不是全部。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各有其局限和優(yōu)長,只有以主體參與程度為標尺,才能衡量出高中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